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年以来,广东职教园区建设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功能综合的大型职教园区、资源整合的区域型职教园区、片区整合的专业组合型职教园区三种建设模式。广东职教园区建设采取了政策引导与政府推动、超前规划与科学设计、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产业对接与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创新等策略。未来广东职教园区建设,需要正确处理"整体与个体"的矛盾、形成和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4,(2):67-69
从产业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上来发现园区规划及其功能配置不尽合理,且经济总量偏小,针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园区产业链和项目引资结构,园区管理体制和软环境建设等问题,必须大力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在产业集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等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殷村职教园区作为常州最近开发建设的一个中职园区,让常州在经历了科教城蓬勃发展十年之后,对其职教又多了一份新的期待。面对全国中等职教园区数量繁多的现状,常州殷村职教园区如何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服务于地方教育和经济建设,那么最初的设计和规划就是关键之笔。殷村职教园区以"东方剑桥"体现了"殷村"的特色,以"田园式"体现了"新式农村"的构想,以"学游居结合"体现了"4A级生态休闲旅游区"的特点。殷村职教园区即将组合到一起,园区中各学校和基地应从机构、专业、师资融合三角度出发深度融合、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自设立起始终将"科技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作为自身发展目标,但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及产业集聚效应不足、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等。松山湖科技园区应通过加快园区聚集整合与产业化建设、强化园区内企业的关联性、提升园区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园区开发模式等具体措施来推动松山湖科技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园区经济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成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平台。因此,应当针对园区经济在发展中凸显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规划和创新园区管理机制,使园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推进连云港市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资源重组,符合江苏省高校布局调整战略,是连云港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体现了各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立足实际,着眼未来,进行整体规划,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构建全市高等教育"一体两翼"(即一所大学和两所本科学院)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传统农业一直占主导地位,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农业模式也开始向着现代化农业的法向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正式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现代农业园区的高投入个高效益开辟了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现阶段,我国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的经验还比较缺乏,因此研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途径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本文主要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寻找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优化投资结构 推进连云港新型工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市工业战线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主攻临港重化工业、"四新"产业等重点领域,着力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投资结构趋于优化、重大项目引领发展、专业园区成为主力、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连云港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发展瓶颈逐步解决、内需拉动日趋强劲、重大项目增添后劲.今后,连云港市的工业发展还应进一步培育重点产业,加大项目储备,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全民创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工业发展良好的软硬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农业园区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之一.本文以"智慧、田园、休闲"为主题,以规模高效型农业和小农特色型农业为基础,以智慧农业为手段,通过对芜湖市土淘金项目核心区进行现场调研、实地勘测等方式,以象征智慧的江豚形象为设计灵感,进行合理布局,着力打造出"一心五区"的整体架构;即智控中心、源趣艺坊、阡陌椒房、田园牧歌、临水香榭和情缘莲坞.通过研究发现,影响智慧农业园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规划布局与信息化建设,因此,智慧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应注重专项规划设计与园区内信息化项目建设,更大程度地对现状进行提升,使得园区可产生良好的科技、经济和生态效益,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当前,辽宁确定了以工业园区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工作方针。通过对辽宁省县域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其县域产业园区早期规划和产业集聚的系统发展提出政府与市场结合、拓展县域经济空间、加速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的新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总结鸡西大学所走过的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新的时代条件赋予了发展新的时代内涵.在当今实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科学发展是在理性思维指导下,以尊重客观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和应用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发展;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和平发展是以和平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共赢性为基本特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掠夺造成了生态危机,使得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其解决需要人类从生态伦理的角度与自然和解。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理念上的四大变革:从物本主义发展观到以人为本发展观;从唯经济发展观到社会全面发展观;从自发发展观到协调发展观;从不可持续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新发展小学教育实验的理论是在吸收各种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中存的问题,对发展性教育观进行了新的构建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所倡导的发展已经不再停留在以往学校教育主要注重的知识教学、单一智力发展,而是要在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多元智力的同时,实现学生情感、素质以及人格的发展,旨在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向自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从而达到以“人的发展”的思想来全面建构小学教育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A panel board containing mi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was devised as a teaching aid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learn about the subject. Forty-seven students, divided into small groups, had to fill in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on the panel board. At the end of the activity, each student answered a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Forty-four students (93.6%) affirmed that the panel board helped them to consolidate learning and 38 (80.9%) said that their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matter was aroused by the 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解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了简要历史回顾,认为在毛泽东领导下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在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江泽民开创的西部大开发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三者之间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承启合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植根于丰富的历史经验,主张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原理的重大贡献,是对当代发展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分别制定的“两步走”、“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容、途径、依靠力量、指导方针、时间、出发点、动力、目标、战略重点、意义、理论基础等多方面的分析,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对我们的种种启示,有利于我们认识三者之间一脉相承的内蕴以及开拓、超越、创新的内在关系,有利于我们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决心,有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将发展视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发展和丰富,相继提出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