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亲切地问秋秋:“秋秋,昨天是你生日,请你讲讲你是怎样过生日的好吗?”秋秋顿时活跃起来,回答说:“我吃了好多好多蛋糕,还点了六只蜡烛。”老师接着说:“小朋友过生日时,爸爸妈妈要给你们买大蛋糕,今天,要请小朋友画生日蛋糕,你们想一想生日蛋糕是什么样的?”老师的话音一落,就有好多个小朋友把手举了起来。老师请了三位小朋友到黑板前面来画蛋糕。蒋小飞画了一个有花边的蛋糕,蛋糕旁边还有一把叉子和一把刀子。小海画了一个圆形蛋糕,还画了五支蜡烛,蜡烛头上画了光环,表示在燃烧,他指着画说道:“我五岁,点五支蜡烛。”小松在  相似文献   

2.
使命     
很久以来,我最喜欢的礼物便是蜡烛。那些形态各异、有些还可以散发出清香的蜡烛始终是我的最爱。节日时,我都会收到朋友们送的蜡烛。我的蜡烛从来都没有被我点燃过,全都摆在桌上、窗前、橱里作为装饰。我不喜欢看到一支精美的蜡烛就这样被火“毁掉”,更不喜欢看那小得出奇的火光在微风中“苦苦挣扎”的样子。点蜡烛在我眼里似乎是一种摧残。尽管人们说烛光是浪漫的,可我却认为点燃蜡烛的那一刹那,便是开始残杀这一生命。我一直认为我这种做法很“崇高”,直到那一次圣诞。还是和往常一样,有了很多精美的蜡烛,然而,在我的一个好友给我的礼包中…  相似文献   

3.
小学六年制语文第十册《草船借箭》一文中有句话:“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句中“擂鼓”的“擂”课文中读音标“léi”。读“léi”表示研磨的意思;读“léi”表示打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擂鼓”的“擂”应读léi。  相似文献   

4.
文力 《初中生》2012,(23):9
该画取自“外国漫画”(其实是以“外国漫画”为搜索词于网络搜索所得)。 最先注意它,是因为它使我想到了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仔细地,再看,再想,觉得它画得虽简单,寓意却深远。画家极力将蜡烛演变为人形,而且是一个女人形体。他绝非调侃,而是想演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从幼到老或由生而死的全过程。是蜡烛,就要点火发光;是人生,就要历经坎坷、饱受磨难。短短几十年,且从出生起,人生就烙上了躲藏不过的宿命烙印。它使我们想到了我们的姐姐、母亲、奶奶,她们为生计为家人付出得太多,何尝不正如一支正熊熊燃烧着自己且越烧越旺的蜡烛呢?  相似文献   

5.
一个老公公     
今天,我要教大家一边唱着歌谣一边画一位老公公。说实在的,当我初次看见这老公公时,觉得他不仅年纪很大而且长相很可怕,半人半鬼的。我还从来没画过这么难看的头像呢!不过现在我对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大转变啦,我觉得他有点可爱了,因为我知道它是由一首歌谣边唱边画而成的。今天就教大家吧,可要听好哦!第一句歌谣是“一个老公公”。这句是让我们写一个“公”字“,公”字“”“、”表示老公公的左眉毛和右眉毛“,公”字的“厶”表示老公公的鼻子。第二句是“借我两粒蛋”。那两粒实心的蛋是画在老公公的两边眉毛下,不能超过他的鼻子,表示他的…  相似文献   

6.
晚饭后,妈妈给我和爸爸出了一道题,想让我俩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来。题目:有长短两只蜡烛(两只蜡烛同样时间燃烧的长度相同),它们的长度和为56厘米,将它们同时点燃一段时间后,长蜡烛同短蜡烛点燃之前一样长,这时短蜡烛的长度又恰好是长蜡烛的23,点燃前,长蜡烛有多长?我和爸爸看完题目后,爸爸认真地说:“我只需要十分钟就行了。”我听后也不甘示弱,说:“我只要五分钟。”妈妈笑笑说:“别吹了,算出结果来再说。”话音刚落,我和爸爸就比划开了。最后我以2分23秒的优势战胜了爸爸,爸爸妈妈直夸我聪明。让我们来看看爸爸的算法吧:设点燃前长蜡烛…  相似文献   

7.
一、请你比一比1.请你比一比,哪团线长些?长的请画“○”。2.下面的三种蔬菜,哪种最重,在下面画“菁”,哪种最轻,在下面画“○”。3.请你在___上填上“多”或“少”,□里填上数,○里填上“>”或“<”。比bǐ比bǐ,,二、请你按顺序连线,给你一个惊喜三、请你分分类(3分)1.下面几种动物,哪些是鸟类?是的请用“○”圈起来。2.请你把下列物体中相同的一类用线连起来。四、数一数,填一填去动物园还有()站。五、猜一猜,在你认为对的答案下面画“菁”我吃了9个我吃的个数和你差不多1.102478还hái 差chà 很hěn 多duō!在zài 你nǐ 认rèn 为wèi…  相似文献   

8.
“啪”,又停电了。“能源短缺啊!”,我一边在心里嘀咕着一边找出蜡烛点上,继续做着家庭作业。当我做完作业在整理书包时,发现蜡烛把附近的白墙壁熏上一大块黑印。“咦,这黑烟哪来的,难道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我对此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正巧爸爸回家了,我打算从爸爸那找到答  相似文献   

9.
“不计辛勤—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为人师表,劳苦功高”……这些常是人们对老师赞美的语言,可这也是发自我内心的肺腑之言啊!人们也常把老师比作“蜡烛”,我赞同这种比喻,而且很喜欢烛光的温馨。不仅仅是因为蜡烛的“献身”精神,更重要的是它照亮了我的心。亲爱的老师,我要为您点上生日蜡烛,来表达我的一颗学子之心。物换星移,寒窗九年.我早已能感受到老师“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的赤诚之心;  相似文献   

10.
脑筋弯弯转     
有情在快乐1.【难度指数】★★★★汤姆问迈克:什么饭不能在晚上吃?”迈克想了想,很快回答出来了,你能猜出迈克是怎么回答的吗?2.【难度指数】★★★★小强对小江说:“我可以画一条线,让你几天都走不完。你相信不相信?”小江不相信,于是小强拿起笔就画了一条线,小江果然走了几天都没有走完,你知道小强是怎么画的吗?3.【难度指数】★★★花花过10岁的生日,父母为她点着了10根蜡烛,她一口气就吹灭了6根蜡烛,请问,还有几根蜡烛?4.【难度指数】★★★有一个盲人,每到晚上出去的时候都要提一盏灯,从来都没忘记,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提灯吗?5.【难度指…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活动,内容是“空气助燃”。为使杯子能完全地将燃烧的蜡烛扣住,杯外的空气进入不到杯内,我准备了三只比较短的蜡烛。实验中,一位细心的幼儿问我:“赵老师,为什么不用长点的蜡烛啊?”听了他的话,我立刻说:“那你来试一试吧!”他点燃一根...  相似文献   

12.
“啪”,又停电了。“能源短缺啊!”,我一边在心里嘀咕着一边找出蜡烛点上,继续做着家庭作业。当我做完作业在整理书包时,发现蜡烛把附近的白墙壁熏上一大块黑印。“咦,这黑烟哪来的,难道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我对此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正巧爸爸回家了,我打算从爸爸那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数量词时,往往遇到动量词和物量词误用现象。教学中这一节也是难点,怎样区分二者呢?浅谈如下: 其一,从意义上辨别。 物量词是表示事物的单位。有个体的,如“只、个、台、枝”;有的是表示集体的,如“些、点”;有的是表示度量衡的,如“丈、尺、里、亩”。动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下、趟、场、遭、番”等、如;你拿一幅画给我看一下。根据意义,这里“幅”是物量词。“下”是动量词。因此,数量词“一幅”作“画”的定语,“一下”作“看”的补语。 其二,从位置上加以辨认。 依上例“幅”用在名同“画”的…  相似文献   

14.
天真与幽默     
大楼里的电表发生了故障,房间里一团漆黑。正在看电视的儿子便大叫起来:“爸爸! 我要看电视! 房间里太黑了,我怕!”“别嚷嘛,我来点支蜡烛。”我说。蜡烛点燃了,房间里又有了光亮。“爸爸,把蜡烛拿到这边来,我要看电视哪!”儿子又在嚷了。我爱人在一旁没好气地对我说:“你看这孩子真傻,以为点了蜡烛,电视也好看了。他呀,尽讲七颠八倒的话,将  相似文献   

15.
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从一间黑屋里传来了一阵说话声,原来是一个电灯在嘲笑一支蜡烛:“我说蜡烛老弟呀,瞧你那又瘦又小又丑陋的身躯,你不觉得脸红吗?你看看我,又白又大,多漂亮!”蜡烛谦虚地说:“电灯大哥,我虽然不如你美,但我也能为人们照亮呀!”“哎呀,行了!你能照多亮?主人一打开我,整个世界都亮了。哪像你,就照着一点点地方,还哭哭啼啼的,瞧你那委屈的样子,哼!没出息。”电灯说。蜡烛连忙解释道:“不,你误会了,我是蜡,遇到火会熔化,但我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心甘情愿为人们服务,决不感到委屈。”蜡烛声…  相似文献   

16.
“蜡烛精神”过时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2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的一位老师打来电话,谈及他们那里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问了一个问题:“‘蜡烛精神’过时了吗?”经过了解,她问这个问题的原由是:一位全国知名的课程改革专家在培训班上谈到新课程期待的“新教师”角色时,认为广为人知的“教师是蜡烛”这个隐喻不妥,今后不宜再提了,并建议用“长明灯”来代替“蜡烛”。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因为尽管将老师比作蜡烛的事情我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认为它过时以及该用“长明灯”来代替,我确实不知道。后经过多方查询,发现该位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烛光     
雨在窗外淅淅地下着。我坐在书桌前,紧张地温习着功课,因为明天要考试。忽然电灯灭了,周围一片漆黑。“妈,怎么停电了!”我愤愤地喊道。“我这就去点蜡烛。”正在洗碗的妈妈一边答应着,一边忙着划亮火柴,点燃半截儿蜡烛。妈妈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挡着风,忽快忽慢地向我走来,小心翼翼地把蜡烛放在我的书桌上。顿时,我的眼前亮起来了。我看着那半截儿蜡烛,不高兴地对妈妈说:“今天晚上肯定不会来电了,就这点儿蜡烛,怎么够用?您快去买几根,买不到也要去借几根!不然,今天晚上我怎么复习功课?明天怎么考试?”“好,我这就去……”妈妈说着轻轻地点了…  相似文献   

18.
来自“Q版”小女生的心理画:元博姐姐,我是纪木梨,高二学生,其实我是个很纠结的女生,很多次想写故事砸姐姐的邮箱.就是没勇气写下来。今年看B版小博突然发现有个好玩的栏目——“心理画”,笔下面就出现图画了=w=~呵呵呵~那个小人是i我的。版哦~居然还被同学看中,画了好几个不一样的送她了。看来我挺有才的。{貌似有自夸成分…咳...  相似文献   

19.
自我感觉一直以来都与“鸡兔同笼”颇有缘分。这是一道数学名题,却困扰了我整个小学生活,而今身为人师,苦恼依然——因为我正在对我的四年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辅导。“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头有5个,腿有14条。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这道题我换汤不换药已经教三遍了,但仍有学生不明所以:为什么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鸡,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兔呢?要知道这些学生还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呀!对此,我惟有苦笑。机缘巧合,前不久我有幸听到了特级教师徐斌老师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数学课“鸡兔同笼”。当时一看到大门口黑板上的这个课题,我着实吓了一跳——他竟敢上这内容?然而现在,我只想说:数学,就这么简单!”亮点一:怎么画最简单?”——学画数学画在让学生充分估计了笼子里鸡、兔可能有的只数后,教师问:“我们在美术课上画过鸡和兔吗?”画过!”在学生们的齐声回答声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出了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鸡和兔。接着教师话锋一转:现在我们来画画数学画,不过数学画不用这么麻烦,怎么画最简单?”话音刚落,教室里便热闹起来,小朋友围绕“简单”二字做起了文章:“用‘○’表示头”、“用‘|’表示腿”、“有两个‘|’表示鸡’、“有四个‘|’表示兔”……不久鸡和兔...  相似文献   

20.
那夜的烛光     
临睡以前,女儿赤脚站在我面前说:“妈妈,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我有点生气。这小捣蛋,简直不知人间疾苦,每刮一次台风,有多少屋顶被掀跑,有多少地方会淹水,铁路被冲断,家庭主妇望着几元一斤的小白菜生气……而这小女孩却说,她喜欢台风。“为什么?”我尽力压住性子。“因为有一次刮台风的时候停电了……”“你是说,你喜欢停电?”“停电的时候,我就去找蜡烛。”“蜡烛有什么特别的?”我的心渐渐柔和下来。“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你说我看起来像个小天使……”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吧?我终于在惊讶中静穆下来,她一直记得我的一句话,而且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