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与互动交际相关的要素有语言知识、文化知识、非语言交际知识、交际畏惧、语境等。英语课开展互动交际,培养英语能力,可以进行课堂互动、课下与课外互动、人相互动、运用交际策略等各种途径,切实提高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诸多国内外思辨能力量具皆将预设作为衡量思辨能力的重要指标,因为二者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预设理论在语义分析中所获得的提示成果为语言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从而达到提升英语学习者语法衔接预设和词汇衔接预设的能力,并在英语语篇分析和语篇产出中培养学习者思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辨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衡量大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标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匮乏,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高校英语学习者进步的主要原因。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的过于重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影响了高校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的对高校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从高校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培养问题的提出出发,介绍了高校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现状,以及高校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缺失的原因及表现,最后得出了提高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是所有英语学习者的愿望和目标,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能力处在第一位,学习者需要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但在之后的学习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应强化交际策略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百宁 《教育与职业》2006,(11):111-112
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中介语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应从强化语言交际策略意识入手,将交际策略贯穿于大学英语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实践中,提出了教师语言意识概念和思辨能力概念,语言意识与思辨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教师语言意识和思辨能力的提高,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英语教师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者,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英语教师语言意识与思辨能力进行了探讨,讨论了提高高校英语教师语言意识和思辨能力的策略,旨在对高校英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于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与合适性.学习者常常只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在交际中因话不得体而致使交际中断.本文从语用学的观点出发,考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现状,提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方法,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交际能力的定义是衡量语言学习者是否具有交际能力的尺度。基于当前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的现实,国内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培养必须体现英语作为国际间通用的交流媒介的特征,必须包含具有与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以及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认知、判断及灵活应对与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确保跨文化环境下交际畅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传统的教学法未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必须在教授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英语的互动过程得以实现。交互式语言教学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商阳 《考试周刊》2013,(50):13-1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指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对当前事物意义进行建构,对于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语言教学模式有巨大的影响。交际型英语互动课堂是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课堂,强调课堂的交际性和互动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英语交际法都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可以看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交际性英语互动课堂模式改革是相互契合的,对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和交际性人才培养有深远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对人类的语言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思维支配语言,并且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而在EFL学习过程中,英语思维方式却常常被忽略,因此造成了学习过程中的诸多困难。本文以关联理论的语境观——"认知语境"为基础,通过对EFL学习者认知语境的分析,阐明了EFL学习者认知语境的主要来源,并通过英汉思维方式的对比揭示了英语思维方式在EFL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就如何在EFL学习者的认知语境中建构完善的英语思维方式提出了若干建议,旨在帮助学习者们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英语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12.
《理论付诸实践》2012,51(4):281-289
To be literate in the 21st century means much more than learning to read and write; it requires advanced skills like collaboration, critical problem solving, and utilizing multiple sources and means of communication. Learning a language, an aspect of becoming literate, demands that learners not only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yntax but also use languages, to engage critically in our societ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ives of new English learners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 focusing on how school literacy and language practices impact children's thinking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ir literacies. We suggest practices that can positively shape student identities and call educators to construct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help students become agentive learners capable of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3.
英语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维进行文本再创造的过程。作为一种语言输出能力和交际能力,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视觉思维策略(VTS)是引导学生进行视觉识读、发散思维和语言交流的过程,是针对学习者的思维及语言能力进行的综合训练。视觉思维策略应用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旨在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语言交流能力以及英语写作能力,为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讨论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能力目标和课程定位、中国人的英语能力以及中国人英语学习的目标语等,接着讨论大学校本英语水平考试设计中的几个核心能力构念,即语言能力的可分性、语言能力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等.认为,如果考试设计成员对这些核心理念或者能力构念模糊不清、观点不明,就会直接影响考试设计的质...  相似文献   

15.
从中西思维差异看英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文化差异导致思维差异的存在使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造成误解或发生错误。文章通过讨论思维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文化差异导致思维差异的存在使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造成误解或发生错误。文章通过讨论思维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7.
CBI核心教学理念是将语言学习和学科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学习学科知识自然地获得语言发展能力。CBI主题模式为我国陷入困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通过分析CB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英语教学的实践优势提出了CBI教学法运用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紧迫性,并且对实际运用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为下一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行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相关的现代英语教育理论,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模式,并采用课堂录像的方法,对“学生主体”教学模式课堂中师生各自的话语量、师生语句的类型数量在一节课(40分钟)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学生主体”课堂模式能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用目标语进行双向交际和意义协商的机会,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朱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9,(14):201-202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是一种系统性的语言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中心,其主要目的便是完成"任务",而其所凭借的手段在于"任务"的设计与执行。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重视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将学生视作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任务型教学模式区别于其他交际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是指在英语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一大好处便在于,其教学过程更具动态性,其间伴随着介于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英语语言教学的趣味性,使英语语言教学不再拘束于过往乏味、枯燥的模式,从而使得英语语言教学更加高效、高质。  相似文献   

20.
安雪花 《海外英语》2011,(11):121-122
越来越多的学者、教育人士关注大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时通常采用篇章背诵和词汇记忆等方法,而对文本本身没有质疑和挑战,这便给大学外语教师提出了一个课题。该文将借鉴Freebody和Luke提出的四个层次的阅读能力,探讨如何通过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提高学生批判阅读和批判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