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瑾 《对外大传播》2005,(10):28-30
对冯骥才先生的采访,是在天津小白楼他的工作室里进行的。在约见冯先生的过程中,笔深深感觉到冯先生太忙了。据冯骥才说,他几乎每天凌晨一两点才入睡。可每次笔打电话到工作室时,在电话那头,总能听见他宽厚、响亮的声音。 “在我发表的小说中,大概以《三寸金莲》争议最为激烈。”但是这部小说被翻译成七种字,有英,有越南,有俄。冯骥才的书为什么总是被国外出版界所关注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跟我的小说背景有关,我的小说都有中国化和地域的背景,外国人看你中国的小说看什么?他看的是你的味道,属于中国的味道。《三寸金莲》当年引起争议的内容中,最主要的就是有读认为我在宣扬与赞美‘三寸金莲’,实际上这是读对小说的误读。《三寸金莲》不是那种以暴露中国历史传统上落后的东西来博得外国人眼球的东西。日本有学评论家认为(《三寸金莲》是讲化的束缚力,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三寸金莲》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儿,可我认为,小脚里藏着一部中国历史,但是现在被裹着得可能是眼睛,也可能是脑袋。” “除去《三寸金莲》,我还写过一本小说,叫《感谢生活》,这本书也被翻译成不少种字,《感谢生活》写了一个做陶瓷的艺术家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个人命运和爱情经历,书强调了中国民间化的美。因此,我觉得是因为我的书里有了化内涵,才有了它受外国读的喜欢。第二呢,是我的小说里有中国人的特点,《俗世奇人》里就介绍了很多有性格的入,这本书被翻译成法、俄、日本,它和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不同,这些入只能存在在天津码头上。即使这些人可能不在了,但是化会留存下来,他们的气质还在,依旧个性鲜明地活在读的心里。”[编按]  相似文献   

2.
在银行门口,遇到一个人,总觉得面熟。我在银行里存好了几百元钱,乐癫癫地出来,又看到他靠在一辆丰田车上抽烟,我还是觉得他面熟。我便试探着问,他说,是我呀,我也觉得你面熟,就不敢叫你。他是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在同一家工厂里呆过。但我五年前从工厂辞职出来,就不知道他的境况了。  相似文献   

3.
父爱的表现无论有多荒唐,但总让人有着老情人般的亲切。我在念中学那会儿,总是受到女友父亲的威胁。我知道,他总怀疑我会对他女儿做出什么越轨的事儿。每次他开门一看见是我,就立刻装出一副和蔼可亲而实际上却凶神恶煞的表情。在握手时,他将我紧紧捏住,就像要把碳原子硬压进钻石一般。  相似文献   

4.
我和老公原来都在机关上班.他在进出口贸易公司工作,接触人比较多,时间一长就不再满足过那种平淡的生活.他想出来闯一闯,创一番自己的事业.当时我劝他考虑好再做决定,可他对我说"难道你想让我一辈子在这里闷死啊!"于是我们一起办了停薪留职,来到天津开始了我们的创业.  相似文献   

5.
连岳:你好,我是一个心灵软弱的人。没谈过恋爱。这个星期,有个男生让我做他的女友,我一时冲动答应了。现在我才发现其实我们不适合。可是他一直很高兴。我知道我犯了很大的错误。我该怎么办?你能告诉我吗?请你告诉我。阿豆阿豆: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运气碰到容易冲动的女生。恋爱总的来说,是属于经验主义范畴,也就是说,要谈  相似文献   

6.
一群9至13岁的孩子,由家长领着,从北京、天津、山东、上海等地来到北京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经过严格的考试,再交纳30000余元的学费,自费学京剧。“我爸说,要是我京剧学好了,他给我买好吃的。”一个小家伙拖着长长的天津腔,讲得眉飞色舞。“我爸小时候是一个京剧迷,可他自己没唱出来。现在,他看我京剧学得不错,就找亲戚借钱,让  相似文献   

7.
孤独的老狼     
一日与网友们聊天,突然加进一个叫狼孩儿的人,大家就开他的玩笑,说你怎么起狼孩的名啊,是不是小时候被狼叼走过?狼孩儿说,什么呀,我爹叫狼孩儿,我觉得这名字挺酷的,就拿来当网名了。网友彩云飘飘说,你就不怕你爹知道了打你的屁股啊?狼孩儿说,我爹呀,给他写个一字,他顶多说那是一道,大字儿不识一个,整天就知道种他那一亩三分地,其余的啥也不知道。众网友们就说,那你快说说你爹为啥叫狼孩儿。狼孩儿说,这可是我家的隐私,不能说的。  相似文献   

8.
江舟 《文化交流》2013,(5):74-77
前不久,我参加省里一个翻译工作会议。会上,浙江工业大学英语老师张建青博士发言中有一趣事,说的是他的一位朋友在纽约孔子学院工作。有天,他问美国学生:"你们是否知道中国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中国大诗人寒山……"学生们摇摇头说。寒山,立即勾起了我对六年前的回忆。那时,我在《风景名胜》杂志社工作。有天,我去天台山那茂林掩映下的国清寺采访。当我步入那寂静的大佛殿时,忽见殿壁上贴着一张偈语,上写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张偈语,揭示了人生  相似文献   

9.
有位朋友对我说,看一个人出不出名,有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包括他的笔名),"如果在狗狗或百度里搜索一下,相关网页超过五万个,OK,他肯定是个名人。如果你超过这个数目,OK,我得恭喜你了,你可以拍着肚皮说,我终于混出来了,当然酒我是喝定了。"我不知道这个实践的方法是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我看来五万就像珠峰一样难以企及。但是我知道,三个多月以前,当我在网上搜索自已的名字只有十几个网页时,我的生活平静如水,从来没有人理睬、打扰我,当我在百度的搜索网页超过四千时,生活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看书,一个从区号看是深圳打来的电话找我,开始我以为是对方打错电话了,一接,对方显得很激动,问我是不是廖保平先生。我说是啊。她说她姓左,是我的忠实读者,刚读到我的一篇文章,说"你的文章正说了我想要说的话",然后她说她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我也就只好挂了电话。愣了半天,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意犹未尽。又有一天晚上,我在QQ遇到一个比我大近十岁的大哥,自称  相似文献   

10.
比领导还傻     
领导坐在台上,唾沫横飞,讲着一些人所共知的废话。下面的人,有的看报纸,有的打瞌睡。那些和领导一起坐在主席台的人,有的笔走龙蛇,"唰唰"记录,有的频频点头,以示认同。他们表情都很夸张。台下的人不禁纳闷:这几个人是不是弱智?你别小瞧他们,这帮人是在装傻。他们离领导太近,必须表现得比领导还傻。唐玄宗让安禄山见太子,安禄山见而不拜,左右的人催他行礼,他拱手而立,说:"我本胡人,不知道朝廷的礼数,也不知道太子是个什么官。"唐玄宗说:"他是储君,等我完蛋以后,就由他来管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