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80年来宁波帮研究经过4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1949年是第一阶段,宁波帮研究资料少,比较零星分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是第二个阶段,宁波帮研究有一个曲折发展过程,既出版了一些研究资料,也打上“左”的时代印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末,是宁波帮研究第三个阶段。80年代初对宁波帮研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自1984年下半年起,在邓小平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指示鼓舞下,各地学者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世纪,宁波帮研究进入第四个阶段,以纪念邓小平发出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指示20周年为契机,开展深入研究,研究论文明显增多,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性专著陆续出版。  相似文献   

2.
80年来宁波帮研究经过4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1949年是第一阶段,宁波帮研究资料少,比较零星分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是第二个阶段,宁波帮研究有一个曲折发展过程,既出版了一些研究资料,也打上“左”的时代印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末,是宁波帮研究第三个阶段。80年代初对宁波帮研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自1984年下半年起,在邓小平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指示鼓舞下,各地学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世纪,宁波帮研究进入第四个阶段,以纪念邓小平发出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指示20周年为契机,开展深入研究,研究论明显增多,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性专陆续出版。  相似文献   

3.
东汉文论经历近百年的发展,不论在研究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以时间为序,东汉文论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1949年为第一阶段,东汉文论随着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而发展。1949年至1979为第二阶段,此时大陆的东汉文论研究发展缓慢,海外有新成果出现。1979年至今,是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4.
“革命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所呈现的重要文学现象,自20年代以来,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从文学史研究的具体进展看,“革命文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1949年至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这三个阶段,因历时条件不同,研究的问题及重心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后期是1949年之后食谱出版的第一个高峰阶段。经过70年代的孕育、80年代的发展、90年代出版的旺盛期,到20世纪末,中国食谱的编写出版出现了蜂拥而上的势头。对这30年的食谱出版情况作系统分析,发现与前时代相比,各地名师加入撰写食谱作者队伍和特色食谱展示等景象喜人,但出版的食谱质量仍存在问题,其质量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6.
有关晋商与边疆经济社会变迁关系的研究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末民初对票号成败的描述;第二阶段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对票号资料的收集与研究;第三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对晋商及其资本的探讨;第四阶段为20世纪最后20年,有关晋商与边疆关系的研究在区域和研究方法上的进展;最后一个阶段为21世纪初,研究领域和研究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有关晋商与边疆经济社会变迁关系的研究,在史料扩展、研究视角以及理论方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学人翻译了31885册外国文学作品和1580册外国的文学研究著作,出版了2391册本国人研究外国文学的著作;5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中后期为三个明显的高峰,1911前后、1931-1932、1937之后、1949-1952、六七十年代、1993-1995为六个低谷。整个20世纪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清末11年出版841册外国文学作品;民国年间年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6069册、外国的文学研究著作466册,本国学者撰写外国文学研究著作329册;新中国成立之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24975册、外国的文学研究著作1114册,本国学者出版了外国文学研究著作2062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的可区分为1901-1923年、1924-1949年、1950-1963年、1964-1978年、1979-2000年五个阶段,以1924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出版,标志着古典阶段的结束和现代阶段的开始;以1993年北京古佚小说刊行会影印发行《金瓶梅词话》,标志着现代阶段的正式启动;以中国大陆,日本、台港、欧美(美、苏、法、英)四大研究圈的形成,标志着现代阶段的全面推进;以版本、写作年代、成年过程、作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文学地位、理论批评、翻译出版、文化传播等课题的形成与展开,标志着现代阶段的研究水平。而中国的《金瓶梅》研究,经过漫长的80年历程,终于在上世纪最后20年登峰造极,当仁不让也当之无愧地走在了国际“金学”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对吴佩孚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吴佩孚的研究,大陆方面1978年以前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1920年至1949年为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1920年代和抗日战争时期;1949年至1978年为第二阶段,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也是吴佩孚研究最低迷的时期。1978年以后的研究,取得了喜人成果,主要表现为:史料大量发掘、著作大量出版、论文大量发表、学术研讨热烈等。至于海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台湾地区及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吴佩孚研究趋向而言,一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许多新的课题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二是史料不断挖掘和利用;三是研究视角更趋多元化。至于评价方法,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宏观与微观、爱国与卖国、共性与个性、一时与一世等关系的把握上。  相似文献   

10.
红山文化是整个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一种考古学文化。由于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朝阳市喀左东山嘴祭坛和建平牛河梁坛庙冢的发现,学术界认识到,红山文化在见证中华五千年国家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1935年红山后遗址正式发掘算起直到2015年,红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史,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始于清末,终于1949年。这个阶段为红山文化的发现探索期。第二阶段始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约终于20世纪70年代末。此间是红山文化作为独立的考古学文化获得正式命名及其文化谱系编年得以初步确立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是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的第三阶段。此间是红山文化研究被正式纳入中华文明起源这一重大研究课题的时期。如今,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研究成果的取得,中国早在距今5000年前就已经进入初级国家文明阶段、红山文化代表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观点,遂渐成共识。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崭新时代,表现出了相当激进的进化论思想。对于这一时代而言,它与过去的关系不是一种继承的关系,而是一种彻底决裂的关系。"十七年"农村小说中呈现出的历史态度无疑是对时代氛围的反映,但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它并不能与传统完全分道扬镳。在这里,我将抽取两个方面来阐释这一问题:一是农民与自然的关系,因为自然(土地)无疑是最能反映农民本源的东西;二是乡村传统道德模式的变化,基于个体的道德标准到基于集体的道德标准的转化过程使我们有可能窥见历史与现实之间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and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which have existed since 1949 in higher education among East, Middle and West China. The study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causes, regional differences, social changes, and their co-related interac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beneficent social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various regions will determine the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Hebei Shifan Daxue Xuebao (Jiaoyu Kexue Ban)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 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2007, 9(2): 5–18  相似文献   

13.
论语派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重要的文学流派。学术界对该流派进行了大量研究。1949年至1979年的研究以政治思想为评价标准,论语派被目为“帮闲文学”,遭到批判。1980年代的研究中较多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语派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1990年代,研究重点转向论语派的文化立场和文学思想,在作家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新世纪以来,由于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新方法的运用,论语派研究在作家作品、期刊、流派的整体特征等方面都获得丰硕成果。论语派研究领域仍存在可供深入开掘的空间,我们应运用新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寻论语派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创新的前奏(1922-1937):党对民族“自治”理论的认识及初步实践。建党初期党的早期领导人借鉴了俄国党的民族“自治”理论,提出了党的民族“自治”理论;长征中把民族“自治”理论付诸实践,创新了县、乡两级自治政权:(2)创新的进程(1937-1949.10):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抗日战争期间党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解放战争期间创新了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创新的标志(1949.10-1956):建国初期党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全面创新并付诸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对中间路线的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围绕中间路线问题展开了论争,可将其分作两个阶段,1946年底至1947年11月期间为前一阶段,1948年初至1949年新政协会议召开前夕为后一阶段.前后两个阶段各具特点.论争不仅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为建国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在事实上消解了中国民主运动在上世纪40年代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诗史的编撰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末,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开辟创造期(1927-1948);二、统一化时期(1949-1978);三、更新繁荣期(1979-1999)。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反映了现当代学史家诗学观念与诗史撰写思维方式的演变、转化和更新的过程,展示了中国诗学与诗史撰史的无比丰富性和复杂性,表明诗史研究和撰正在走向全面、精细和深入。  相似文献   

17.
冰心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类文体,其中散文的创作成就最高。对于冰心的散文研究,前人多集中在建国前以及新时期以后,而对于作家在十七年丰富的散文创作却少人问津,这对冰心的散文创作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若从思潮的角度去观照冰心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会发现冰心对时代语境的自觉顺应与不自觉的游离。  相似文献   

18.
渭南方言的调查研究可追溯到西汉扬雄的《方言》。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调查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调查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这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着推广普通话和方言普查进行的。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论著的数量也明显增多,揭示的方言现象日益丰富,但是还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