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现实中"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是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普遍现象,这要求教师重视丰富学生生活,指导学生观察,扩展学生阅读,在课前和课堂上对学生指导,强化矫正。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现实中“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是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普遍现象,这要求教师重视丰富学生生活,指导学生观察,扩展学生阅读,在课前和课堂上对学生指导,强化矫正.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讲评上再把审题、立意、谋篇等通病一一揭开,似乎做得很到位了,下次学生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然而真正的“主角”呢,对老师批改、讲评似乎很少“有”动于衷,讲评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下次还会照例出现。疑惑之余,引发深思: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讲评中,教师只指出病因是无法去除病灶的,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学生,甚至是小学生,作文“假”的成分太多,这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了。“假”作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作文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质的正确培养。怎样减少,避免“假”作文的出现呢? 一、作文命题要符合小学生的实际 在小学,命题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命题脱离学生生活,超出了学生认识事物、表现事物的能力,因而导致了“假”作文的出现。写人,要求是先进的;写事,要求是有意义的,农村小学生很少或没有去过公园,老师却让他们写《公园游记》。这样,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只好在作文里“掺水”了。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生作文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暂时的停滞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作文“缺氧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作文兴趣锐减,作文水平停滞不前,作文内容单薄平淡,不是重复过去写过的内容,就是胡编乱抄文中语句缺乏感染力。作文“缺氧现象”常出现在四、五年级。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从客观上看,是因为作文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作文水平的提高则需要一个过程。当学生掌握了作文最基本的写法后,易出现暂时的停滞现象。从主观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生活。阅读、作文之间的密切联系重视…  相似文献   

6.
2006年高考中,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类型均出现在考卷中,特别是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Ⅰ、Ⅱ卷中,着实让师生感到意外,因为许多学生的训练功夫都下在了话题作文上,一旦接触了似曾相识的材料作文,难免有无处下手的。某省高考评卷现场,阅卷主任拿着上百份抽样作文惊讶不已,因为这其中关涉材料的文章寥寥可数,以至于不得不重新调整评分标准,以适应这“后话题时代”的到来。三者命题、材料、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思想、有新意的作文,必须打破学生的作文定势,激活其思维。首先是在作文指导上激发兴趣,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在选材立意上激活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多纬度看待和审视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表达。其次是在评改上,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尽量挖掘其闪光点,不要吝啬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作文部分大多为开放型内容,话题作文占主要的比例,笔者一直关注学生作文的反馈信息,通过对学生作文的反馈的信息的探究,围绕话题作文内容来谈学生在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本文从学生的话题作文的命题、学生在话题作文中出现的主要误区、如何去写好话题作文等三个方面去阐释作者在教育教学上的心得体会,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话题作文,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2006年高考中,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类型均出现在考卷中,特别是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Ⅰ、Ⅱ卷中,着实让师生感到意外,因为许多学生的训练功夫都下在了话题作文上,一旦接触了似曾相识的材料作文,难免有无处下手的。某省高考评卷现场,阅卷主任拿着上百份抽样作文惊讶不已,因为这其中关涉材料的文章寥寥可数,以至于不得不重新调整评分标准,以适应这“后话题时代”的到来。三者命题、材料、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命题作文是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中国自有科举考试便有了命题作文,从《赋得古原上草送…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笔者总觉得学生在作文审题时,对信息的取舍点有个误区,即一种心理的障碍,就是认为只有优秀作文集中出现过的内容才是典型的、可取的,只有作文能力强的尖子生才能选择好的材料,而自己是一个很平常的学生,平时作文写得又不怎么好,因此,根据中心选取材料当然就不可能做好。一句话,他们选取信息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捕捉可能存留的有关他人的写作信息上,而偏偏对自己的生活积累视而不见。而学生的这种心态,也正好反映出了作文教学中最容易忽略的两大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老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的很大偏差。学生从小学到中…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教师对考场作文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大多数人认为,所谓"考场作文",就是在考场上及时作文,要求学生必须要有高水平作文的"急才""快才"。事实上,中考作文目的并不能单一的定位在考查学生单位时间内快速作文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都应当定位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述、表情达意的基本功力上。  相似文献   

12.
突破作文定势激活学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思想、有新意的作文,必须打破学生的作文定势,激活其思维.首先是在作文指导上激发兴趣,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在选材立意上激活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多纬度看待和审视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表达.其次是在评改上,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尽量挖掘其闪光点,不要吝啬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给定一个素材让学生去分析之后再写成作文,几乎所有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全是一个面孔,一个模型。我曾提出“学生有较多的零花钱”的问题,让学生们讨论,然后写成作文。结果学生基本上写的都是学生手上有了较多零花钱就会不好好读书,会养成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出现这种千篇一律状况,我认为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思维禁锢了学生,学生自然是亦步亦趋。还有一种普遍存在的作文难写的情况,他们即使有一定的生活素材,可一动起笔来,便抓耳挠腮,咬磨笔杆,难以成文,挖掘不出生活中蕴含的内…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共同的苦衷,那就是:指导细一点,学生作文出现雷同,指导粗一些则又写不出;“范文”引路,学生写的东西就模仿范文。应该怎样看待学生作文的雷同现象呢?我以为,对于那些刚学习作文的学生来说,因为老师指导得具体、详细而出现雷同,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对于训练学生作文并无大害。记得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最害怕作文,拿起笔来无从写起,即使勉强凑几句,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后来换了一位老师,他指导作文很细,不仅帮大家开辟出一条路,还把至关重要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就象茫茫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思想、有新意的作文,必须打破学生的作文定势,激活其思维。首先是在作文指导上激发兴趣,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在选材立意上激活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多纬度看待和审视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表达。其次是在评改上,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尽量挖掘其闪光点,不要吝啬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的开放已成为一个趋势,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自命题作文等等一些开放式作义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试卷上,应用于考试中。受此影响,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由过去的命题作文转向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有的甚至干脆连话题也不要,用学生自己的日记和练笔代替作文,还说是让学生张扬个性,自由发挥。满以为这样做学生有了自由展示的空间,能够我手写我心,能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也会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17.
在现在的中学作文教学中 ,最突出的问题是过分地注重作文形式的训练 ,而忽略或轻视学生思想的培养 ,这技巧、那例说之类的作文技巧性训练书籍充斥了书店、课堂 ,把作文教学弄得天花乱坠、异彩纷呈。学生在作文形式上是极尽追求之能事 ,新技术 ,新“话语”日益昌盛繁荣 ;教师评价作文更是只注重形式 ,强调结构的完美、语言的靓丽。整个作文教学 ,一言以蔽之曰 :放逐了真思想真感情真体验而代之以虚华的形式和怪妙的技巧操练。因此缺乏生活和思想底气的学生 ,作文大都出现的是假气、小气 ,乃至俗气。也因此 ,有专家早就指出 :学生作文一般都有…  相似文献   

18.
近年的中考作文,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展示才情的舞台。但在考场作文中,仍然出现审题不准、偏离文题的现象,甚至不受文题的约束而另起炉灶,造成写作上的失误。因此,掌握几种常见作文题型审题的技巧和方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因经历少、阅历浅等诸多因素使作文出现“定式作文”,即把以前看过的作文“拿来”借用,或者自己有限的经历事件重复出现在不同作文中,从而使学生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老一套”。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在创新写作教学实践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起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苗金德 《湖南教育》2002,(12):47-47
199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一次出现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篇作文的切入口与众不同,你有多大能耐,它就能为你提供多大的舞台,真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话题作文出现后,材料作文从此退出了占据高考舞台四五年的历史,在各种语文报刊上无法觅到它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连篇累牍的话题作文,谈话题作文的应试技巧、谈话题作文的种类、谈话题作文的方方面面。老师在课堂上翻来覆去讲的也是话题作文,学生乐此不疲的也是话题作文,一时产生了“话题作文”的热效应。话题作文文体基本不限,学生可以自由地挥写。擅长记叙的,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