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新乡市郊区4个乡镇的45个村庄农田土壤耕层重金属铅(Pb)抽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乡镇农田土壤耕层中重金属铅含量不同,同一乡镇同一村庄的不同地块重金属铅含量也不相同.4个乡镇的土壤耕层铅含量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牧野乡>和平路办事处(乡)>小店乡>电源产业园乡,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7.92mg/kg,16.61 mg/kg,14.31 mg/kg,13.58 mg/kg,在45个村庄中铅含量最高的是牧野乡朱庄村的一块耕地,含量为28.22 mg/kg,而铅含量最低的是电源产业园乡前河头村的一块耕地,含量仅为7.09 mgkg-1,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规定的铅含量≤350 mg/kg,所测土壤均未受到铅污染.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土壤重金属 (铅、镉、汞、砷、铬 )污染 ,选择芜湖市郊区农田进行土壤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问题以汞污染最突出 ,铅次之。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未受到镉、砷、铬的影响。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可能与当地长期使用含汞农药有关。一些土壤受铅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所致。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评价土壤重金属(铅、镉、汞、砷、铬)污染,选择芜湖市郊区农田进行土壤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问题以汞污染最突出,铅次之。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未受到镉、砷、铬的影响。汞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当地长期使用含汞农药有关。一些土壤受铅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所致。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矿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汽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原因,导致铅污染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土壤铅污染不仅影响土壤微生物、土壤中酶活性以及其它相关理化性质,而且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以至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考虑到土壤铅污染的广域性及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如何修复铅污染土壤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面临的重要课题。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有效的修复手段,逐渐发展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之一。自然界中大多数植物对铅的吸收能力很低,普通植物一般Pb含量为10mgkg-1干重。目前,国内外已见报道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有400多种;但是,铅的富集植物被发现的并不多,仅有5种。当前关于铅富集植物的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已被广泛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的铅污染及其磷酸盐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铅在土壤中的污染现状、人为来源、铅污染修复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修复方法中的磷酸盐修复方法。磷酸盐是铅污染修复中一种较好的固化剂,对于铅污染的改善非常有效。磷酸盐修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铅的生物利用度和减缓铅从污染的场所中迁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仁怀市各乡镇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仁怀市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铅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仁怀市各乡镇土壤pH处于弱酸性至中性之间,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为29.81—64.70mg/kg,平均含量为41.40mg/kg;土壤中重金属铜含量为22.49~93.44mg/kg,平均含量为44.02mg/kg,处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之间,仁怀市抽样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锡矿山锑矿区水质、固体浸出毒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降尘量及化学成分等监测项目,提出了特定的监测方案。将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于环境监测实践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监测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矿区污染控制这一前沿性课题的兴趣,为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柠檬酸和草酸对茶园土壤中铅的化学形态的影响,采集无污染茶园土壤,喷施180mg/kg的硝酸铅,平衡后再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或者草酸,分析土壤中水溶性铅和交换态铅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或者草酸对于土壤中水溶态铅和交换态铅的含量有降低作用,其效果与酸的类型和浓度有关.草酸对于土壤中有效性形态铅的降低作用优于柠檬酸,输入酸对于水溶态铅的降低作用强于对交换态铅的降低.当酸浓度达到0.2mmol/kg时,其降低作用最佳,之后随着输入酸浓度的升高,反而会增加土壤中有效性形态铅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大地含有丰富的铅,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超标农药的 应用,大量的铅进人环境和大气,污染了食品和饮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环境污染是对儿童的最大危险。 环境,污染无处不在: 1食品污染。爆米花、松花蛋及喷洒了杀虫剂的水果都含有铅。而铅的半衰期长达14年,也就是说在不继续遭受铅污染的条件下,骨骼内的铅要经过14年,才能排除一半!因此,人体中的铅浓度通常是环境中的5倍 2大气中的铅。我国大气环境中铅高达5500万吨,主要为工业与交通污染; 3环境媒介中的铅。地球上每年会产生40万吨铅尘,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这…  相似文献   

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堆肥中铅、铬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王水-高氯酸消解垃圾堆肥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遵义市垃圾堆肥中铅、铬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遵义市垃圾堆肥中铅含量未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而铬的含量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高.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回收率均大于90%.  相似文献   

11.
以调查宿州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数据为基础,按照有关标准和方法,对宿州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宿州市土壤中Cu,Zn,Cr,Cd,Hg,Pb,As 7种重金属含量都存在着一定幅度的变化,矿区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Hg,Cr为重度污染、Cd,As轻度污染水平,耕地除Hg,Cr有部分超标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达标;28.57%的土壤属于安全等级,32.86%的土壤属于警戒线,7.14%的土壤属于轻污染,2.86%的土壤属于中污染,28.57%的土壤属于重污染;67.14%的土壤属于低风险等级,5.71%的土壤属于中等风险等级,强风险等级土壤占15.72%,很强风险等级土壤占11.43%,而属于强风险、很强风险等级土壤都是矿区土壤,耕地均属于低风险等级;土壤中7种重金属对污染的贡献大小顺序为:Hg>Cr>Cd>As>Cu>Zn>Pb.  相似文献   

12.
了解豫灵土壤污染现状和筛选重金属富集植物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对豫灵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7种植物铅、镉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灵冶炼厂周边土壤中Pb、Cd的含量严重超标,分别为821.574mg/kg和62.207mg/kg。采集的7种植物样品对Pb、Cd的吸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苦荬菜、茵陈蒿和播娘蒿对Pb、Cd的吸收能力均较强,植物体内Pb的含量分别为423.95、358.275和303.5mg/kg,Cd的含量分别为54.60、49.425、55.175mg/kg。茵陈蒿和播娘蒿属于杂草,适应性强,利用其对矿区土壤进行修复,不经人工干预即可正常生长,成本较低,因此可作为该污染区土壤修复的选择物种。  相似文献   

13.
绵阳市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球化学元素背景值与绵阳浅层土壤元素背景值,按照地积累指数法与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标准,对绵阳市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背景值得到相似的评价结果,研究区九岭镇蔬菜基地Zn为轻度污染,主要来自人为活动直接贡献;Cd为轻度污染,考虑为人为直接活动以外贡献;金峰镇蔬菜基地Cr、Cd为警戒水平,主要来自人为活动以外贡献;刘营镇蔬菜基地Zn、Cr为警戒水平,部分地区Cd为警戒-轻度污染,主要来自人为活动以外贡献.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区居民食用蔬菜重金属含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州城区各居民菜场主要蔬菜进行采样,分析其中的Pb,Cd,Cr,Ni,Cu,Zn重金属含量水平,结果显示,Pb、Cr、Cd为广州市蔬菜的主要污染元素,其超标率分别达到22.2%、38.9%和13.9%。根茎类蔬菜的污染程度大于叶菜类和瓜果类。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评价,发现广州市蔬菜的污染比例在50%以上,其中28.9%为轻度污染。Cr与Zn、Cu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Cu、Zn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在由于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多,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对垃圾场底部及其周围的土壤、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通过对污染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垃圾堆放场周围200m范围土壤被严重污染;在垃圾场底部垂直方向,随着深度的增加垃圾渗滤液的含量逐渐的减少,在6m处含量收敛于背景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湖南花垣和苏仙两矿区野外踏查,数据检测Pb、Zn、Cu、Cd在两矿区相应植物土壤及植物中的含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矿区均受到Pb、Zn、Cd的污染。Pb元素在苏仙矿区是重污染,Zn对花垣矿区为中度污染,Cd对两矿区污染均为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表明两矿区均为重污染。通过富集系数、转移系数、滞留率分析,发现14种优势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和富集特征,其中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富集型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灯心草(Juncus effusus)、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毛萼莓(Rubus chroosepalus)、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为根部囤积型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为规避型植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喀什市城市道路表层土壤中Pb的含量及污染状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进行取样调查与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喀什城市道路表层土壤中Pb的含量均超过了新疆土壤环境的背景值(19.4mg/kg).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分析发现喀什市主干道表层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Pb污染,污染等级为轻污染与中污染.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城郊零散菜地土壤及青菜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了南京市城郊零散菜地土壤和青菜配对样品各18个,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其中铜、锌、铅、镉的含量,结果表明:南京市城郊菜地土壤中Cu、Zn、Pb、Cd全量高于农区菜地土壤,Cu、Zn达到显著差异,重金属含量在土样之间有较大的变异性,反映了人为活动已对南京城郊土壤重金属产生了明显影响。城郊土壤上种植的青菜其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高于农区,尤其是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Pb、Cd含量与农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大大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9.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of soils, derived from sewage irrigation, mining and in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various agrochemicals and pesticides, and so on, has been of wide concern in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The Shenyang Zhangshi Irrigation Area (SZIA) in China is a representative area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of soils resulting from sewage irrigation for about 30 yea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cadmium (Cd) and copper (Cu) contamination in the SZIA. Th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ZIA in 1990 and 2004; Cd and Cu in soils was analyzed and th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Cd and Cu in soils were modeled using Kriging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ng-term sewage irrigation had caused serious Cd and Cu contamination in soils. The mean and the maximum of soil Cd a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e levels in second grade standard soil (LSGSS) in China, and the maximum of soil Cu is close to the LSGSS in China in 2004 and is more than the LSGSS in China in 1990. The contamination magnitude of soil Cd and the soil extent of Cd con- tamination had evidently increased since sewage irrigation ceased in 1992. The contamination magnitude of soil Cu and the soil extent of Cu contamination had evidently increased in topsoil, but obviously decresed in subsoil. The soil contamination of Cd and Cu was mainly related to Cd and Cu reactivation of contaminated sediments in Shenyang Xi River and the import of Cd and Cu during irrigation. The eluviation of Cd and Cu in contaminated topsoil with rainfall and irrigation water was another factor of temporal-spatial variability of Cd and Cu contamination in soils.  相似文献   

20.
对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Cu、Pb、Zn和As的含量、空间分布及来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Cu、Pb、Zn的平均含量低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As高于背景值;Pb和Zn的含量空间分布受交通污染源的影响,Cu与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排放有关,As则来源于农药产品的使用;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为轻污染水平,以As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