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掠夺了中国东北大片土地.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并进一步向中国东北地区扩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1896年沙皇俄国诱逼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取得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并在没有经过清廷同意的情况下,中东铁路公司与当时的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总...  相似文献   

2.
书稿动态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一种,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继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又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英国和法国是这次战争的制造者和元凶,俄国和美国是英法侵略者积极的帮凶。特别是掠夺成性的沙皇俄国,以所谓“调停人”的伪善面目出现,趁火打劫,要挟勒索,并以武力威胁,侵  相似文献   

3.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是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而争夺亚洲及太平洋霸权,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结局是:日本胜了,沙俄败了。在世界历史上,像日俄战争这样的“特殊”的战争极为罕见,即交战的两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远离本土,跑到第三国的土地上打仗;而第三国政府竞不顾自己国家人民的死活,宣布“局外中立”。经过这场战争,战胜国日本取代了战败国沙俄,继续强行“租借”第三国——中国的土地,进而长期霸占。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史上,沙皇俄国是侵华诸列强中最凶恶的。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积极与中国政府进行接触,中苏关系开始解冻。抗战爆发后,国府西迁,苏联大使馆、苏联大使馆武官处、苏联塔斯社和中苏文化协会纷纷迁渝或在渝成立,直至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为止。  相似文献   

5.
周强 《湖北档案》2009,(11):43-44
19世纪下半叶,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国在欧洲遭受一系列打击后,开始调整对欧洲列强的外交政策。为了缓和与西方各国在巴尔干和近东地区的冲突,沙皇俄国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鼓吹“东进”的沙文主义情绪在俄国统治阶级内部开始蔓延。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后,沙皇政府趁机策动外蒙古呼图克图和封建王公“独立”,以达吞并蒙古之目的。“独立”后的库伦傀儡政权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财政困难,沙皇政府为维持库伦傀儡政权,主要是为巩固俄国在蒙古地区所取得的地位,多次向库伦政权提供巨额贷款,并派遣财政顾问。沙皇政府还借贷款之机,逼迫库伦政权签署俄蒙政治协约、商务专条、铁道条约、电线条约等,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攫取了种种特权,并以贷款为手段拉拢呼图克图、内阁总理大臣、司法大臣等外蒙傀儡政权的重要人物,使之依赖俄国,“忠心耿耿地”为俄国效力。这里选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集中反映了沙皇俄国以贷款方式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的情况,可供研究中华民国史、中俄关系史及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史地参考。文中注释,除写明译者注外,均为原编者注。文件中的日期,方括号外者为俄历,方括号内者为公历。文件的署名,无[ ]者为原件所有,有[ ]者,表示原件本无署名,刊印时由原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7.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1923年3月批准建立国史馆,其任务是储藏有关历史的一切材料、编辑民国史和中国通史.但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短暂、头绪纷繁、战事频仍,且并无实际接管全国政权,所以无缘对清代档案进行整理.北洋政府时期,尽管北洋政府对人民统治之残酷、掠夺之酷烈,较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外又面临列强的欺凌,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日本东京东洋文库查阅汪政府驻日“大使馆”档案时,意外发现汪伪政府驻日“大使”蔡培与意大利国驻日代办自林齐比尼等在东京谈判关于“交还”意国天津租界及“撤废“在华治外法权等协定草案之全部会议记录,这一珍贵的史料使我们得以清楚地了解汪意间交涉“废除”中意不平等旧约的过程。意大利天津租界位于天津各租界北部,东界京奉铁路,东南与原俄国租界毗连,西南临海河,酉北与原奥国租界接壤,根据1901年中意间不平等条约建立。始由意国政府派遣行政委员统治一切,1923年后,意国政府令设该地为自治区域,由居住该地的意国人选…  相似文献   

9.
一、创建中共组织的发起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俄国苏维埃政权面临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推进世界革命的双重任务。苏俄、共产国际最先试图与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建交谈判,打算帮助中国搞民主革命,结果遭到冷遇,遂通过广泛渠道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及进步知识分子联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17年10月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当那些昔日沙皇陛下的贵族、文臣武将、资本家和知识分子,不得不在布尔什维克和沙皇这二者之间进行抉择时,他们便仓惶地亡命海外了。那些能说一口流利外语并在国外银行中有大笔存款的贵族阶层去了欧洲,其余的则穿越茫茫的西伯利亚,逃入了中国。于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新名字———“白俄”诞生了。这是那些没有苏联国籍,没有苏联护照的俄国人的专用名字。从1918年初起,大批白俄开始迁居那时经济正处景气状态、且有着租界与华界并存特殊格局的上海。时至19…  相似文献   

11.
鸭绿江上游长白林业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进  吴生  周李 《兰台内外》2006,(1):63-63
长白的林业史是长白县地方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鸭绿江上游的第一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过去森林资源相当丰富,清末时期成为沙俄与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木材的主要对象。1 897年沙俄即通过其对东北的特权,在东边道一带与清政府合办鸭绿江采木公司,其采伐作业点深入到鸭绿江源头,长白山主峰脚下二十四道沟一带,铺设森林铁路及轱辘码道运输木材。1902年,饿驻朝鲜北部副领事马丘宁请求俄国沙皇批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民主时期的俄国新闻事业贾乐蓉编译前言:在俄国历史上,有过一个非常短暂的资产阶级民主时期,这就是1917年2月至10月。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掌握了国家政权,给予俄国各党派较多的民主自由权利,包括出版自由的权利。因此,在沙皇长期统治下的俄国,新闻...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沙皇俄国曾陆续派普提雅廷、彼罗夫斯基和伊格纳切夫出使中国。在论及此事时,近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说普提雅廷与伊格纳切夫分别于1857年3月和1860年出任驻华公使。这一说法,是值得怀疑的。 1828年中俄《恰克图条约》规定,一国因“紧急事件”需要派出外交人员时,应先以“公文知照”,经允许后方可入境,事毕即归,对方有责任提供各种方便及费用。此后,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在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期间掠夺被占领国文化遗产严重违反国际法。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刚刚被介绍到中国时.只是作为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的一种,在少数知识分子中流传。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等同志的宣传介绍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亦从此焕然一新。但是那些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进步书刊,在传播之初即被北洋政府视为洪水猛兽,扣上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日俄战争10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00年前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这场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中国人民将永世不忘。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就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之一。“九连城战役”是战争的一部分。在距镇西北约700米处的山丘上,有一个埋葬沙皇俄国阵亡军人的墓地,称“俄国坟”。与此东北约400米处的船坞山顶,还有一座侵华日军建造的“鸭绿江战迹”碑,两者遥遥相对,作为日、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罪行的无言证人,站在历史的审判台上,默默地对视着。1904年,日本帝国主义同沙皇俄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发生了一…  相似文献   

17.
动态与书讯     
由陈春华编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蒙古问题》一书,已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边疆史地丛书》,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系统地反映了沙俄趁我国发生辛亥革命之机,大举侵略我国蒙古地区,以及我国政府为捍卫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而反映这些史实的俄国外交档案,迄今尚属首次公布。该书所收文件译自苏联官方于三十年代出版的沙皇政府外交档案汇编及俄国外交部橙皮书等。其文件包括俄国外交大臣就蒙古问题给驻华公使、驻蒙古领事等的训令及来往密电,外交大臣呈沙皇的报告及内阁会议记录等,共三百多件。这些文件反映了沙俄精心策划外蒙“独立”,逼签俄蒙协约及商务专条、铁道条约、电线条约;向外蒙派驻外交代表、军事教官、财政顾问;在外蒙开办银行,组建军队等,把我国外蒙地区变成了俄国的附属国,以及对我国施加压力,逼迫我国签署了中俄北京声明文件、中俄蒙恰克图协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利权等历史事实。还反映了沙俄在策划外蒙“独  相似文献   

18.
10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霸权,在我国东北展开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时长达一年零七个月,战场遍及辽沈大地和东南沿海地区。腐败的清政府,无力抵御这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只好宣布“局外中立”,在中国大片国土上硝烟弥漫。虎争波及之地,田禾被毁,房屋被焚,庐墓为墟,百姓惨遭杀戮。战争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侵华战争与中国图书馆之损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国内外出版的史料和有关学者的著术,全面地论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在1931年至1945年期间对我国图书馆和文化典籍进行疯狂掠夺和摧残的事实,以及战后日本政府在归还中国图书文物问题上所持的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20.
北洋政府时期,旧中国依然处在频繁的战争之中,大量的田地被破坏,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荒地.基于这样的原因,北洋军阀政府开始酝酿将大量荒芜的土地开垦成良田,而<国有荒地承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是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