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方法各异 ,联想是其中之一。“联想”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想象、培养创新思维有其特殊功效。“联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它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 ,或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还是一种重要的发现方法 ,例如 ,由能被 6整除的数 ,就联想起一定能被 2和 3整除 ,因为 2、 3都是 6的质因数。因此 ,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 ,引发学生广泛联想 ,拓宽思路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运用因果联想 ,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因果联想是指具有因果关系的两类事物之…  相似文献   

2.
一、相关联想即由一个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的一种联想。例如由红领巾联想到少先队员;由一张发黄的照片联想到过去的岁月。二、相反联想即由对某一个事物的感知联想到与之特点相反的事物的一种联想。例如,由充满无限乐趣,令人无限向往的“百草园”联想到了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三、因果联想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式。例如《荔枝蜜》的结尾,作者了解并喜爱蜜蜂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四、相似联想即由一个事物想到在某一特征上与之相似的另一个事物的一种联想,它必须有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比喻、…  相似文献   

3.
学生作文,常常苦于思路闭塞,没啥可写。解决这个问题,秦牧以为应“发挥联想的能力”。联想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联想的形式颇多,诸如类比联想、虚实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点面联想,等等。我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重点学好用好前两种。一、类...  相似文献   

4.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教会学生“联想”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泛和灵活.“联想”的方法很多,本文介绍五种主要联想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联想记忆法,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的记忆方法。由其奇特联想是世界上公认的“记忆秘诀”,也是一种记忆的“诀窍”。奇特联想法是利用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把有关事物、词语或知识串连到一起,在大脑中形成一连串的物象的增强记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把某些独立的知识点,通过联想,串编构成记忆的网络教给学生,不但有利于迅速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记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在类比联想中求创新类比联想又称类比思维 ,它包含两大成分 :一是联想 ,由一种事物收起对另一种事物的回忆 ;二是类比 ,在不同的事物之间找出相似或相同的一面 ,即异中求同。类比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创造性 ,运用类比思维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独特的 ,理解问题的方法也是新颖的。教会学生掌握这种方法 ,要求教师一是应善于运用类比思维讲解教材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类比思维去理解、去解决 ,对类比得当者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是要善于启发 ,疏通开拓学生联想思路 ,尽可能避免“无类比性”现象的发生。例如 ,由气旋联想到河流中的旋…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有许多心理活动,其中联想与可逆联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功。联想与可逆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可以这样讲,如果小学生没有联想,就不能掌握数学知识;没有可逆联想,就根本不能发展思维。联想是指学生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若用“A”表示“一件事物”,用“B”表示“另一件事物”,用“→”表示“联想”,我们就把“A  相似文献   

8.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相关、相似。通过联想由某一事物生发开去.以拓宽思路。从平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由“叶子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舞女的裙”:  相似文献   

9.
所谓联想,就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比较常用的几种联想方法有:类比联想、对比联想、追忆联想、推测联想、连锁联想、象征联想、事理联想等七种。现逐个介绍给大家,以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一、类比联想类比联想是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与之同类的人、事、物的联想。...  相似文献   

10.
所谓联想思维 ,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思维的引发点是“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其形式是由此及彼 ,如同架桥 ,彼此连接 ,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如图一 :甲—→乙—→丙—→丁 ,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属单向性发散思维 ;如图二 :甲—→乙—→A丙—→B丁—→C,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多种事物 ,属多向性发散思维。前者是联想思维的基础 ,后者是它的发展和深化。联想思维的方法有同物联想、对比联想、比拟联想、形似联想、神似联想、因果联…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培养其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 ,中学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不但十分重要 ,而且必不可少。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 ,既可改变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 ,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 ,又能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创造性 ,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仅就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联想能力的重要性联想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在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联想能使我们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多种关系 ,能使我们想起与其相关的人或事物。从某一事物出发 ,通过“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 ,可以发现事物间表层和深层的…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联想?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是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有效途径。联想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一因事物形成的相似而产生联想如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句,由漫天的大雪联想到春日雪白的梨花,严寒的苦景顿时变得春意盎然;又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由翻滚的浪花联想到冬天的雪花,展现了风云变幻的历  相似文献   

13.
李丽琼 《湖南教育》2004,(17):31-31
接近联想。接近联想也叫相关联想,它是指由一事物或概念想到与其相关或相近的事物或概念的思维活动。例如,复习高一“商品和商品经济”时,引导学生由商品概念联想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由价值自然联想到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以及价格等;由价值必然联想到货币、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以及影响商品价格的多种因素。接近联想能够开阔学生思路,扩大其思维信息量,促使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范围去认识事物特征,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要素的内在联系,掌握更具体、更全面的知识,从而…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联想在作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运用得当,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表达生动、形象,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作文中,应该怎样去联想呢?下面结合课文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一、相近相关联想法。即由某一事物去联想与它在某一方面相关或相近的其它事物。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由看到水绿联想到翡翠,使人们对水绿有更深刻的印象。又如,我们看到天上的彩虹就会联想到江河上的桥梁;由看到照片,会联想到照片的来历及“我”与照片上的人的友谊等。…  相似文献   

15.
<正>一、比较和联想的内涵分析(一)比较教学法的内涵比较教学法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同时向学生呈现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内容,并使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辨别两事物间的相同属性和不同特征。(二)联想教学法的内涵联想教学法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表象的链接而展开思考,按照一定的标准由一种事物推延到另一种事物,由一种意境联系到另一种意境,利用事物和意境的相关性,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情  相似文献   

16.
朱敏 《地理教育》2006,(1):66-67
联想思维是指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将前一事物称为刺激物或触发物,后一事物称为联想物."联想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的最简便和最适宜的钥匙".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既有助于学生通过联想理清地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灵活、便于运用的知识网络,强化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把学生从作文恐惧症中解救出来是语文教师的研究之重。我在教学实践中 ,几经探索 ,摸索出了“物意”联想作文教学法 ,变刻板陈旧为信马由缰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自由表达 ,让他们在“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境界中激发创作灵感 ,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文。  一、“物意”联想作文的内涵及依据什么是联想 ?简单地说 ,联想就是由眼前的事物触发而想到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也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 ,它有多种形式 ,如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等。联想是一种常…  相似文献   

18.
万安 《现代语文》2005,(6):27-27
如何创新作文,首先要学会联想。一、相关联想“相关联想”指一种实际上的直接的关联,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时间上的相关,空间上的相关,字面上的相关,人与物的相关,人与事的相关等等。大家学过的《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睹物思人引起相关联想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又如《石钟山寻古》,作者由眼前的石钟山联想到朱元璋与陈友晾的大战,曾国藩曾在此血洗太平军,联想到苏东坡夜探石钟山考证山名,还联想到后人罗洪先、彭雪琴实地考察得出的新结论,这些都是由“石钟山”引起的相关联想。二、同类联想“同类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进而想到其它性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和基本功,也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造力和阅读能力。 一、教会学生分辨联想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含有丰富的联想,是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优秀范例、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并体会其作用,具体方法是: 1.找明显的文字标志。不少课文在实在事物和联想之间,有明显的文字标志。一般用“想”、“回忆”、“仿佛”、“好像”、“觉得”之类的词引出来(“引用…  相似文献   

20.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在心理活动中联想占有重要地位。联想是创新的翅膀,创新是联想的运作与结果。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意识,使其学会联想方法,养成联想习惯,能使学生激发灵感、发现问题、大胆求异、开拓思路、举一反三,对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