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要参加省里的数学赛课了,如何准备这堂课呢?我可有点着急。梁校长出面了,精心组织学校的数学骨干力量,并且亲自挂帅,共同研究、探讨课的设计方案。内容是“平均数”,怎样设计才能体现当今课程改革的要求呢?大家一起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请专家讲解数学教学的改革动向,反复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在三番五次的修改后,出炉了第一稿方案。但是,总觉得没有体现当前课改中的课程思想。大家在讨论中,明确了教学中的课程观———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设计课时就要从这些因素入手,才能符合课…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沟通     
在学校工作中,你也许会碰上这样的事:有的老师和蔼可亲,很少训斥人,学生很尊重他,他所教的科目成绩很高;有的老师总板着脸,一脸严肃,经常训人,工作很辛苦,学生不听他的话甚至和他顶撞捣乱,教学成绩也不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对此很长时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多方探求,  相似文献   

3.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项工作为什么在镇级学校一直难于落实到位,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老师们常常不经意地就“授之以鱼”了,这就自然变成作业要加量,假日要补课,要不学生哪有这么多“鱼”呢?又怎么应付考试呢?其实,学生的很多负担是我们老师造成的。一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要学生在课后去完成,造成恶性循环;二是老师教学不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启迪学生思维,不能培养学生能力。只是一味地满堂灌,自然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辅导》2012,(16):46-48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问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相似文献   

5.
本期“100个怎么办”的主题是:班上同学不接受科任老师怎么办?提问者是这样提出问 题 的--我是初二年级班主任。这学期,学校安排一位刚从外地调来的中年男教师教我们班的语文 课。由于他普通话讲得不大标准,有较明显的地方口音,有同学就在课堂上摹仿他个别词汇 的独特发音和声调。又由于这位同事的衣着也不讲究,同学们越发喜欢教同头课的另一位 年 轻、漂亮、性格活泼、“有现代感”的女老师。几个“领袖人物”竟跑到教务处要求调 换语 文老师。我知道,这位老师的工作态度很认真,业务水平也不低,只是刚从县里调到 省城这 所重点学校,一时不大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教育对象。作为同事,我理解他初来乍 到的压力 ,也相信他能尽快调整自己获得同学们的认同。但眼前怎样才能安定同学们的情 绪,让他们 认真上好语文课,同时又能帮助这位新同事减轻心理压力,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和新的学生呢 ?本期发表的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也许还能从中引出更多的教育主题, 譬 如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沟通的能力?怎样让批评也充满“美”的力量?怎样提高教师的自身 素质?等等。希望能以此促进大家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6.
光阴似箭,转眼间已到了学期末,总复习又成为了教学工作的重心,教师们都很重视这短暂而宝贵的“冲刺阶段”,课上忙着给学生讲解重点;课后忙着改复习卷;放学后还要辅导后进生。学生也是埋在题海中,累得疲惫不堪,部分师生甚至把总复习这几天称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总复习给师生带来的压力可见一斑。那么,如何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身到总复习中,使总复习的课堂始终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期末总复习的效率呢?这就要求老师在总复习之前要认真拟定复习计划,以学定教,精心设计教案,研究复习策略,使复习工作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素描吾师     
王东升 《教育文汇》2005,(10):57-58
把赵老师比作蜡烛、春蚕,实不为过。赵老师从不知道什么叫累。他可以兼带语文、英语甚至数学三门课;不仅如此,学校无论哪一科缺老师,他都能顶替。他没有业余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不但每一本作业都认真批改,而且几乎每星期都要对学生考试,试卷也同样认真批改。他给学生批改作文,眉批、总批都写得满满当当,光是批语就比学生的作文还长。  相似文献   

8.
陈爱平 《考试周刊》2010,(17):223-223
教师的讲课能让学生侧耳倾听,这是每位教师都在孜孜追求的一种境界。为了让学生课上认真听讲,我曾伤透脑筋。学生上课为什么不认真听讲?究竟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倾听呢?这些都引起过我的思索。我认为要让学生倾听老师讲课,教师要先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是双方面的,是要相互尊重的,是要有一种良好的氛围的。  相似文献   

9.
我儿子上学校体育课在跳木马,老是跳不过去,老师说他可能是胆量问题。我们和老师都鼓励他,而且保证不会有安全问题,可是他就是不敢跳,最多坐在木马上。老师在学校不可能单独总指导他一个学生,我们做家长的在家里怎么帮助他呢?  相似文献   

10.
记得儿子没上学前,总缠着我给他讲故事,讲得累了,烦了,就丢给他一本书,他自己倒也翻看得津津有味,口中还念念有词。上了学以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他喜欢看的图书全都束之高阁。总有朋友逗他,在学校最喜欢什么课?他会说是数学;再问,是体育;还有呢?就是英语。总没有语文。问为什么,回答是“语文没意思”。于是,朋友又拿我打趣“:你这个语文老师,是怎么当的?”我无言以对。哪一位语文老师不想教好语文?可是,我们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去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11.
数学复习课难上,数学总复习课更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心声。对教师,要复习的内容实在太多———一学期的知识要在短短的时间里“扫过堂”,讲得口干舌燥还总觉不到位;对学生,教师讲的内容自己都学过,听不听无所谓。可一旦测验结束,教师感叹:难道连这也忘了吗?学生恍然:这些知识老师怎么不复习?显然“供”与“求”的矛盾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落差。学生到底缺什么?教师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复习目标、设计复习内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认真总结和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我对复习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采用“自…  相似文献   

12.
要上好课,必须要备好课。备课是老师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和设计。备好了课,老师就能成功地组织、引导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就会有序进行。在课堂上,学生能成为主体,思维活跃。学生学得愉快,老师引导得轻松,师生关系和谐地融为一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备好课呢?笔者认为重点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在中专英语教学和其他专业课的教学中,我们较多地强调了专业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机械,枯燥,难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那么,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呢?第一,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不能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如果学生喜欢这门课,对它有兴趣,觉得需要它,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你不教他,他也会自己去学习,去钻研。英语课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并认真组织教学内容,采取…  相似文献   

14.
张永新 《职业技术》2006,(20):82-82
课堂导语对上好一常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职业高中的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太大,老师们直白开课,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后面的教学肯定做不好,甚至做不下去。所以课堂教学的导语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要设计好课堂导语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相似文献   

15.
《草》是于老师二十多年前上的课。这个课例不知被多少人赞美过,写文章引用过。它的确是大家公认的古诗教学的经典。这节课好在哪里呢?好在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形象。于老师巧妙地运用板画演绎了一堂令学生永生难忘、也令听课的老师和理论家们津津乐道的古诗教学课。  相似文献   

16.
薛友 《考试周刊》2012,(74):137-137
眼下中学政治教学的处境正如鲁迅描写的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处境一样:“掌柜是一副凶面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所有政治老师都在思考:为什么我认真备好的课就是吸引不了学生呢?为什么学生一上政治课就容易打瞌睡呢?现在的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种现象又如何改变呢?如何采用科学、  相似文献   

17.
雷相明 《今日教育》2006,(10S):32-33
[问难] 回想起儿时上作文课的经历。可能大多数人都不见得有什么愉快体验……一直以为这种痛苦是学生单方面的.没料想和老师接触深了,才发现许多老师都怕上作文课。 曾经采访过一位作文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他坦言:作文课很难把握,教师一般不会让外人去听他的作文课.学校献课也绝少选择作文课……作文课就像教学的“软肋”,老师、校方总是要小心藏着、掖着。 这是怎么了?作文教学就真的让我们如此心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小学低年级教学研讨课上,做课老师在开课后对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在下面想,学生能答出来吗?这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事实也确实如我想,学生读完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出来,确切地是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再三问,才有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大喜过望,“你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不小心弄脏了,她在上面画了一只小狗。”“你说得真好!”老师又接着问:“结果怎么样呢?”“获得了一等奖。”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相似文献   

19.
最近,听了两位教师上的《油菜花开了》一课。老师都很认真,但学生活动状态和学习结果差异比较明显。这些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先看看两个教师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20.
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班的学生能够茁壮地成长。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具备热爱、严肃、认真这三个条件,以下便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一、热爱——是沟通师生之间的桥梁作为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在这里我觉得爱是双向的,就学生来说,如果他感觉不到你对他的爱及关怀,他又怎么会爱你呢?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热爱、关心、体贴学生。我已担任了六年五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着再过一二年就要毕业的学生,每次接任时我心里都感到忐忑不安,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这些学生又要进入毕业班,再由毕业班老师接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