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姣 《文教资料》2009,(9):10-12
汪曾祺是一位语言风格独特的作家,尤其重视语言,在对语言的应用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集中代表了他的语言主张,尤其是主张语言的"内容性",他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这种见解也实践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他的小说清新淡雅,含蓄蕴藉,同时又充满民俗风情,有一种散文诗的美感。本文以《受戒》为例来分析他的小说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汪曾祺是一位语言风格独特的作家,他对文学语言有独到的见解和精妙的阐述。他尤其重视创作实践中对语言的应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集中代表了他的语言主张,尤其是主张语言的内容性。他的小说清新淡雅、含蓄蕴藉,同时又充满民俗风情,有一种散文诗的美感。他的代表作《受戒》中的语象堪称小说灵魂之  相似文献   

3.
萨丕尔是语言学界的大师,他的语言思想对语言的定义、发展等重要论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语言学界对他的有关研究似乎不够重视,与萨丕尔相关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鲜有。本文从语言、种族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究他对"语言与文化"这一古老命题的看法,来揭示萨丕尔的文化语言观。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他是现今掌握语言最多的中国人,还有人说欧洲的古典语言他都会,他掌握的语言帝国疆域横贯整个欧亚大陆。简直像是"世外高人",他掌握的语言种类全部写下来需要半页纸,除了西方现代主要语种——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希腊语之外,他更着力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蒙是现代文坛上的一位语言大师,他的"季节"系列小说的语言是他语言特色的典型代表.有人称他的语言为"狂欢体"语言;有人称之为"拟骚体"语言;也有人称之为"语言流";而我称之为"王蒙式"的语言.本文主要从四字格的运用方面加以论述,试图对"王蒙式"的语言以简要的论证,从而更加了解王蒙.  相似文献   

6.
沃尔夫的语言——思维观虽然深受萨皮尔的影响,但他对语言的认识更多最早来源于他对科学和宗教的反思,由此激发他对语言研究的兴趣。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有三:反自然逻辑的思维决定观,支持语言制约思维;反语言进化论,提出语言相对论;反印欧语言为中心,主张各民族语言文化平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一名母语为韩语,英语为主导语言(Dominant Language),目前在上海上学,曾于香港这个以英语及粤语为主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并生活17年,英语水平高却自认不谙粤语的香港韩裔学生为研究对象。与他进行深度访谈,对他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问答方式对其粤语能力进行测试,分析并探讨他对英语、汉语、韩语、粤语的语言态度与他这四种语言能力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他对四种语言态度与他此四种语言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其语言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随环境、时间而变更,并反映在其语言习得成效及语言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伴随堂·吉诃德异想人生的是他异想式的语言,而顾城作为一位童话诗人,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诗歌的语言与堂·吉诃德的语言殊途同归。顾城诗歌的语言具有诗歌语言的普遍特征,但又不乏顾城式的呓语、错位、童话色彩等。可以说,他的诗歌的语言就是一座城,虽万般变化,但却都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不止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家和文学家,同时还是一位被公认的语言大师。司马迁在语言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对先秦传统的书面语言的集大成式的继承和发展,他最先进行古语的今译,他对民间语言的热心学习和广泛运用,他重视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和有意识地避免骈偶化,他对严格意义下纯散正文的保持,以及在这些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他自己的语言风格等等,使他在语言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他的文章成为历代文人追慕和学习的古文范本。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是个语言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很重视语言,他像“揉面”一样把作品“反复抟弄”,达到很高的艺术造诣。可以说他把白话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汪曾祺的作品语言简约、生动、传神.既有生活语言的清新、自然、鲜活,又有文学语言的绘画美和音乐美,韵味悠长,美不胜收。本文拟从他语言的口语化、文言与口语的结合、含蓄等几方面对其语言特色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莫言是新时期实力派先锋作家,在新的语言态度规约和导引之下,他对语言的表现力进行了多方面的开掘和探讨,他的艺术感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开辟了当代文学的新领域,也为当前的修辞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探索概括地说,不再仅仅关心语言的"说什么",而更注重语言的"怎样说",他对于语言审美空间开拓的向度有两个,即:语言浸出感觉;语言的"粗放经营"与集约式叙述.  相似文献   

12.
洪堡特是19世纪世界公认的语言哲学家,他的语言哲学思想深奥、精辟,不易整体把握。纵观洪堡特的语言著作,我们会发现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以精神为本原的哲学前提下的。精神是统领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总纲,也是解读洪堡特理论的钥匙。另外,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中渗透着他深深的民族情结,他的很多理论都是在对语言、精神和民族三者关系的深刻理解后的进一步推衍。理解洪堡特语言学思想中的精神和其中的民族情结,有利于对他的语言哲学思想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3.
王亚丽 《考试周刊》2010,(44):14-15
英语教师首先是教师.他必须具备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他又是一个语言教师.人类语言的特殊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使得他的工作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文性。英语教师所教的内容是外国语言,他必须具备更多的与教学有关的外国语言、文化、文学的修养和造诣。  相似文献   

14.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提出了与前人截然不同的语言概念,他分析了语言特性并为研究语言提供了崭新的方法,他的语言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后世语言学的诸多流派,促进了语言研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不是工具,是生命体验表达的内在需要.作家李锐把语言上升为"主体",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叙述方式传达着他对生存困境的体验和思考,实现他对语言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晚期强调走在通往语言的途中主要是通过诗意的经验获得的,并提出口号“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他分析和批判了日常语言观和形而上学的语言观,认为它们都未做到“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海德格尔强调经验语言,让语言自身说话,从而让语言回归其本性。他对语言的揭示叫作倾听的言说。道说让我们倾听并让我们到达语言自身的言说。人被大道用于化无声的道说为有声的人言,并且是大道的开辟道路使道说达乎人言。在他那里,语言被理解为道说,显示着世界与事物,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要义就是说不可说之神秘。  相似文献   

17.
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通过对英社党语言改革的描写,表现了语言的强大力量。小说展现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冲突。主人公温斯顿在对语言的思索和运用中维持自我意识,他的反叛意识从思维逐渐走进语言,再从语言走进行动,他的抗争展现了语言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从近几年的广东高考诗歌鉴赏来看,试题对判断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的考查占了很大比例。判断和分析能力是指人对事物属性进行判定,并做剖析、分辨的能力。如:我们说“他是一个学生”,这句话就属于判断性语言,那“他为什么是个学生呢?因为他……”那么这种语言多属分析性语言,  相似文献   

19.
说两种语言     
《父母必读》2009,(8):129-129
孩子每天听到的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他会不会很容易混淆?这会不会影响他的语言发展,甚至影响他上幼儿园以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戚萍萍 《考试周刊》2010,(16):39-40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而且他的语言观彻底改变了前人对语言的认识,他从对立统一的哲学视角对语言本体的关注及关于语言的系统性、符号性、社会性的论述,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二分法”的哲学视角,阐释了索绪尔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