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显著特点,现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释名》的独特训释体例为探索双音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1.1献概况。汉语测听表的编订目前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汉语测听表的编选》、《听力学基础与临床》和张家禄、顾瑞等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汉语测听表的编选》对汉语测听表的字表、双音词表、短句表的编订作了说明,并给出了字表和双音词表(以下简称1966年表),没有给出短句的实例。《听力学基础与临床》给出了双音词表和短句表的实例,但没有给出具体编订方法。其中字表采用的是张家禄的编订成果,双音词表采用的是顾瑞的编订成果,但由于条件所限,我们无法看到这两的相关献。  相似文献   

3.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中古词汇系统的一部重要的语料,据统计书中共有偏正式双音新词316个,多于联合式,占双音新词总数的47.1%。这些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体词性语素为中心的偏正式双音词;另一类是以谓词性语素为中心的偏正式双音词。《洛》书中偏正式双音新词增多是与人类思维的发展渐趋精密的特点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中古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重要语料,据调查出现671个双音新词,这些双音新词无论从结构或词形和意义上都呈现出新的特色。文章在对双音新词穷尽调查的基础上,主要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双音新词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诗》毛传单音词经过双音化,到郑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受同步引申的影响,双音化之后的词以并列式双音词为主。次序不固定是双音新词的特点之一。划分并列式双音词,需要多参照一些标准。  相似文献   

6.
王晓林同志编著的《中学古诗文古今双音词语对照辨析》一书,将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常见的古代双音词语255条,并与现代汉语的同形双音词语进行对比辨析,是中学师生语文教学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以衬音助词加实义单音节词的方式构成衬字双音结构,该结构又与相对应的叠音状貌词存在密切联系。结合《诗经》文本实例和数据统计,从表意、句法、音律等方面,对《诗经》状貌词中衬字双音结构与叠音词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专书词汇研究可使我们对专书所处时代的语言词汇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为大型辞书编纂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因此,研究《史记》双音动词可使我们了解代表秦汉时语言面貌的《史记》的一些词汇状况,而以其研究成果与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历时汉语辞书比勘,则可发现此等大型辞书在编纂时大量吸收《史记》双音动词词汇,如本文所讨论的同素并列逆序双音动词;但亦发现存在一些可商榷的问题,如词条失收、书证滞后等。  相似文献   

9.
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尔雅》作为我国第一部训诂资料汇编,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双音复合词,经过统计,《尔雅》共有双音复合词729个,其中联合式复合词72个,偏正式复音词575个,动宾式复合词67个,主谓式复合词14个,动补式复合词1个。  相似文献   

10.
探讨汉语词汇双音化大多是从语音制约、语义细化、词汇化、语法化等角度着手,通过语音、语义、语法3个层面来阐释,这是可以而且必需的。然而对于语音的促成作用、语义语法模式的制约作用、语用要求与使用频度等问题关注不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考察《水经注》名物词的实际,提出汉语词汇双音化的4组制约与促成:双音化作为优势语音结构,对汉语构词产生着强力制约;汉语词汇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稳定的语义模式,大大制约着新的双音词的产生;构词语素之间的语法结构类型的反复利用,深刻影响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双音化是语用的客观选择,长期的语用反过来加速了词汇的双音化。  相似文献   

11.
双音复合词作为词汇研究的重点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以《现代汉语词典》C字母下的双音复合词为研究材料,以偏正式和联合式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重点,比较两种构词方式的特点。把"名+名"形式的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分为表领属和属性两种语义关系,并对双音复合词的语素义和词义进行分析,得出5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合成词大多是从先秦文言直接承继而来,所以,先秦文言对双音合成词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以《说文解字》的训释为材料,在其词义系统中可探究一些双音合成词的内部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释名》共有874个联合式双音词。联合式是《释名》最重要的双音词结构方式。从词性、语义、词序等角度观簪,《释名》联合式双音词呈现出一定特点,透露出汉语双音化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4.
所谓反义联合双音词语 ,指的是由一对反义词或词素 (它们之间或为矛盾关系 ,或为反对关系 )构成的双音合成词或双音短语。这种合成词或短语一用到句子中 ,就有着十分丰富的表意功能。有趣的是 ,这种现象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大量存在着。因此 ,研究这种反义联合双音词的表意功能 ,既有利于在阅读时准确理解文意 ,又有利于在写作时准确地遣词造句。反义联合双音词语的表意功能有如下诸种 :一、表并列关系①寒暑易节 ,始一返焉。 (《愚公移山》)②审堂下之阴 ,而知日月之行 ,阴阳之变。 (《察今》)例①中 ,“寒暑”表示两种自然气候…  相似文献   

15.
韦昭注对《国语》的训释展示了汉语词汇从单音走向多音(主要是双音)的发展轨迹,具体表现为在直训中把单音词训释为双音词;在串译的过程中把原文的单音词变成双音词两个方面。韦昭注中的双音训释词从构词方式来看,主要是同义、类义联用式复合词。从原文和释文的对比来描写汉语的双音化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孟子》并列式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着重关注构词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将词素的词性、词素的语法搭配关系、词素之间以及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三个研究角度相结合,从表层结构深入到内部语义,以全面展示《孟子》并列式双音复合词的面貌,并对其构词能力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孟子》并列式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着重关注构词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将词素的词性、词素的语法搭配关系、词素之间以及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三个研究角度相结合,从表层结构深入到内部语义,以全面展示《孟子》并列式双音复合词的面貌,并对其构词能力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佟慧君先生在其编的《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的序中认为,双音单纯词(按:即双音连绵词)不能反序。这个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比丘尼传》是南朝梁释宝唱所写的一部比丘尼传记,是中古时期比较有价值的语料。文章选取《比丘尼传》中的复音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并浅谈汉语双音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宏篇大作。从汉语词汇史角度看,它是大型辞书编纂所选秦汉语料的必选专书,因而《史记》在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编纂修订上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文章以《史记》双音动词为例,从新词新义、增补词条、提前书证等方面展示《史记》在《汉语大词典》编纂修订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