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总理府年初发表的调查材料说,在日本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成年人2小时33分钟、大学生2小时、高中生2小时27分、初中生2小时35分钟,看报纸的时间平均每天成年人37分钟、青年人19分钟、中小学生中几乎不看报纸的占20%;在一个月内看刊物书籍(指除连环画外的课外读物)数:初中生1.6册、高中生2.2册,大学生2.7册、成年  相似文献   

2.
[题目]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他加工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原来的6分钟减少到2.5分钟。采用新技术之前,李师傅每天能加工零件80个,问现在他每天能加工零件多少个?  相似文献   

3.
    
在对的时间遇见最帅的人,是一种幸福。在错的时间遇见最帅的人,是一场伤悲。一个见过我的女孩儿曾对我说:“如果世界只剩下10分钟的话,我会和你一同回忆你帅时的样子;如果世界只剩下3分钟的话,你要再摆一下你最最最帅的造型给我看;如果世界只剩下1分钟的话,我会对你说60次‘你真帅’。”还有一个女孩儿每天早晨都站在教室门口,痴痴地望着我,呆呆地呢喃:“世间本无沙漠,只是我每看到一次你帅的样子,天上便会落下一粒  相似文献   

4.
赵雅欣 《中文自修》2023,(17):15-16
<正>“5分钟带你读完《红楼梦》”“5分钟读完《老人与海》”,这样的标题在短视频的海洋里已渐渐形成一种潮流,响应者也越来越多。然而,人们对“通过看短视频读书”的现象意见不一。诚然,将短视频和读书结合很有创意。文学的普及对于提升公民素养有很大的意义,而短视频是当下最火热的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不用购买书籍,就能了解书籍的内容——通过看短视频读书确实降低了普通人接触文学的成本。且短视频时长很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便可“速通”一本书。在搞笑视频、网红炒作盛行的短视频平台中,“通过看短视频读书”被许多人戏称为“一股清流”。  相似文献   

5.
[病例1]李敏看一本文艺书,第一天看30页,还剩5/8没有看,这本文艺书有多少页? [病症]30÷5/8=48(页)。 [诊断]弄错了已知数量与已知分率的对应关系,误认为“30页”与“百5/8”是直接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让我们首先把书本知识比作海洋。在这样的海洋面前,常见的两种偏颇行为是:一、搭船过海;二、深入不出。前者指的是读书上的以“看”代“读”。不必讳言,眼下“看”书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少了。有人也许会提出疑问:难道看书与读书不是一个意思吗芽粗说,是一个意思。细说,不是一个意思。例如眼下,可“看”的变相“书籍”与日俱增,如电影、电视、电子游艺设施、卡通读物等。有人看过了许多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片子,就自认为已经看过了这些文学名著本身。还有的人,捧过一本读物,或是报纸、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用很短的时间来一番走马观花,略知…  相似文献   

7.
你的脖子能后仰几分钟?估计大部分人不到30秒就坚持不住了,脖子、肩膀酸麻甚至疼痛。那么你每天低头多少小时?除去睡觉的8小时,低头看手机,低头干家务,低头看电脑,起码有1O个小时。其实,类似的习惯造就了一大批关节不好的人,男女老幼皆中招。今天为读者整理出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护关节攻略,不费钱,不费事,只需要你每天抽出几个小小的几分钟。  相似文献   

8.
[原题呈现]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感受读书的快乐)中,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人教五上习作1)我非常爱看书,不管学习紧不紧,课外书每天是必读的。但妈妈总觉得应该多读课文,多做作业。她认为看课外书是消磨时间,读几个有趣的故事,对  相似文献   

9.
读书之宜     
读书是个永恒的老话题,从第一本书出现开始,就有了与读书有关的话题。古今中外,多少人因博览群书而终成一代风流人物,从而彪炳青史;又有多少人因无力读书、无心读书或者无暇读书而使本来可以成功的机遇白白流逝,造成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读书又是一个新话题。说它“新”,是指当  相似文献   

10.
一 现在说是35年前了。那是“文革”后期,我读中学,语文教材是“预报一刊”社论和毛主席语录、鲁迅的杂文。每天下午的第七节课是20分钟的、雷打不动的“读报课”。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由我站在讲台上,两手端着报纸,大声读着当时的各种通讯、时评、社论,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功课”,时间有一个学期之久。我眼睛看着报纸的语言,心里默视着前后连接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正>小红、芳芳、小明和小龙四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去接水,水龙头注满4个人的水桶所需要时间分别是5分钟、4分钟、3分钟和6分钟。只有一个水龙头,问怎样安排接水顺序可使他们总的等候时间最短?最短是多少分钟?  相似文献   

12.
1 对比与反思一位骨干教师曾宣称 :就“众数与中位数”的教学 ,用不了 1 5分钟便可搞定 ,保证人人考试过关 !而文[1 ]的教学过程显示 ,整堂课满满当当 ,并无多少空闲时间 .这里的时间差是巨大的 ,足以引人思考 .我相信 ,骨干教师没有吹牛 ,那么文 [1 ]的处理是否过于低效 ?我们看下面的两个事实 :事实 1 .历年中考成绩统计显示 ,有关统计初步的试题得分率一直很高 (据了解 ,西安市大多数中学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缩 ) .事实 2 .从初中生到高中生 ,乃至大学生 ,难得见到有人利用统计数据“说话” ,至于自己主动搜集、整理…  相似文献   

13.
报纸变变变     
在户外活动时,我和小班孩子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报纸变变变”。我手里拿了许多张16开的报纸,对孩子们说:“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报纸,许多报纸。”“对,老师手里有许多报纸,现在发给你们一人一张。”我一边说着,一边把报纸分发给每个孩子。发完了,我问:“刚才老师手里有许多报纸,现在都发给你们了,你们一人有几张报纸?”“一人一张。”我又问:“现在老师手里还有几张报纸?”“没有了。都到我们手里了。”我继续问:“假如老师把你们手上的报纸都收回来,你们手上还有报纸吗?”“没有了,都到老师那里去了。”“那么老师手里有多少报纸呀…  相似文献   

14.
葵花宝典     
《广东第二课堂》2006,(1):68-69
这个世界上,有非常多的人以读书为至乐!他们把书当成智慧的宝库、成功的阶梯和幸福的明灯。有些人更把读书作为每天必修的功课,“三天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甚至还有书虫把书奉为艺术品,奉为天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十月长假,我跟女友(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回到她家。她爸爸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他订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明年就有报纸看了”,他说。他把学报和报纸混淆了。“学报”是个词,有过接触的人一般不会混淆。但不熟悉学术刊物的人习惯“望文生义”,很自然地把“报”、“刊”分别对应于“报纸”和“刊物”。  相似文献   

16.
一、评价的次数要适量 [案例]频繁的掌声 一次听课,执教老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读书,看谁读得好!”学生纷纷站起来读书,老师不停地说:“你真棒!”“我们来鼓励一下!”小朋友机械地拍拍手,齐声喊道:“棒!棒!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掌声”、“喊声”不绝于耳. 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用于这种无效评价的时间有多少?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口头评价为主,且常用“你真聪明”表扬学生,认为这简单易行,容易“感动”学生.殊不知,教师专用口头语言评价次数愈多,对知识进程的影响就愈大,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愈强.  相似文献   

17.
[题目]在相同的时间内,师徒两人共加工168个零件,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分析与解]仔细读完题目后,你会发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能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用正比例解。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语言非常严密,应用题中使用的单位名称与标点符号应当准确、规范。但我听课发现,有些教师对此并不注意,用得随意,常常引起歧义。现举数例,共同研究。一、关于单位名称有三种情况应予注意:一是时间单位,作时间单位或用作时间换算,一般用“时”、“分”,如,1时=60分。而在应用题里,为避免与时刻混淆,通常改用“小时”、“分钟”。例如,苏教版第四册“时、分、秒的认识”中的应用题就是这样使用的:1.一个足球队每天训练3小时,5天一共训练多少小时?2.李师傅8分钟可以加工一个零件,40分钟可以加工多少个零…  相似文献   

19.
人生可以从一些短短的闲余时间中获得成就。那日才我人约只有14岁,年幼。忽,对于卡尔·华尔德人生那大告诉我的一个真理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嗣后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卡尔·华尔德是我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我:‘海天要练习多少时间钢琴?”我说大约每天三四个小时。“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的时间?”‘俄想这样才好。”“不,不要这样!”他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  相似文献   

20.
1 对现行作业处理方式的反思近几年来 ,由于研究工作的要求 ,在天津、江苏、山东、北京、河北、新疆、甘肃、湖北城乡中小学观摩一些数学课 .几乎无一例外的是 ,走进教研组 ,老师的办公桌上 ,总是堆着两堆“作业山” ,顺口问他们 :“每天判作业要用多少时间 ?”答曰 :“三个多小时吧 !”我粗略算了一下 :平均班容量按 45人 (一般在50— 60人 ,特殊的有达到 90— 1 2 0人超大班容量的 ) ,每本作业按 2分钟 (代数大致如此 ,几何要 3— 5分钟)计 ,教师的“标准工作量”是教 2班 90人 ,即每节课后批改作业时间约为 2× 90 =1 80 (分钟 ) ,即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