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机地图     
《知识窗》2008,(7):54-54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却找不到自己要去的地方,想要去住宿,却不知该选择哪家宾馆。即使在自己常年生活的城市,要去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该怎么坐车呢?现在,只要你手中有一部内置GPS定位和导航功能的手机,这些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人第一次走进一个陌生的城市,他却没有感受到不同,反而,这个城市让他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种感觉就像提醒他,他似乎在什么时候来过……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只要看到其中一个再进入另一个你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正许多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感到一件正在做的事情或者一个情景,似乎以前就做过或者经历过。比如,某人正在刷牙,突然觉得刷牙的动作、表情甚至场景与之前的某次一模一样;或者旅行到一个从未去过的街道,却突然感到以前来过这个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似曾相识"。第六感是潜意识的漂浮物"似曾相识"现象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相关的记载,直到19世纪早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09,(7):19-19
被人追杀,想要呼救却怎么都发不出声;从上百层的高楼掉落;挚爱的亲人突然离你而去……这些悲惨的噩梦可能你都经历过。而一个噩梦不只会影响你一天的心情,甚至还和你的健康息息相关。虽然梦境千奇百怪,但研究表明,尽管全球有60多亿人,却逃不出1 2种梦。其中人们最常梦到的是被追赶,随后依次是迷路、高处坠落、当众出丑和受伤。德国睡眠  相似文献   

5.
分身     
在这个世界上,你有没有看到过另一个自己?你有没有看到过一个人在你面前出现,同时又在另一个地方出现?被分身烦扰的历史名人历史上有许多有趣的记载描述某些人,许多是很有名的人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或者看到一个人同时在两个地方出现。  相似文献   

6.
徐风 《百科知识》2007,(7X):26-27
“似曾相识”的科学解释 我们有时会碰到一种奇怪的现象——眼前的场景似曾相识:经过一个地方,好像曾经来过;遇见一个人,好像从前见过;眼前发生的一件事,似乎从前经历过,每个细节都熟悉无比,甚至可以预测到接下来要发生的是什么。但是,实际上,这一切都不可能经历过。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07,(10):39-40
这种感觉也许每个人都经历过不止一次:你走进一间屋子或是和别人交谈,突然间一种奇怪的感觉油然而生,你觉得自己来过这里或是有过这样的谈话.  相似文献   

8.
你曾经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常常想要同时做许多事情,却总是不尽人意,错误接连不断地发生。是因为你比较笨,能力不足吗?  相似文献   

9.
科苑 《今日科苑》2007,(19):87-87
这是一种怪异的感觉,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地经历过:你走进一间屋子或是和别人交谈,突然间一种奇怪的感觉油然而生,你觉得自己曾经来过这里,或是有过这样的谈话,即使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心理学家把这叫做"似曾相识",尽管人们普遍都有这种经历,但一直没有人能够解释其中缘由。  相似文献   

10.
“改造”蚊子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科技成就,但我们还是刊登了此文,相信也会令一些人感兴趣和振奋,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有几人没有过这种经历:饱受小小蚊虫叮咬,恼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1.
不用电线该有多好 我们每个人恐怕都有过这样不愉快的经历:或者不小心被电线绊了一跤;或者在一匝电线中费力地拉扯。看看哪条线联到你正需要使用的电器上;或者手机。嘟嘟”直响.警告你电快用完了。赶快找个地方充电……在这些时候你或许会想:假如不用电线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12.
迟菲 《百科知识》2013,(2):17-18
春运在即,全国"临时性大移民"的拥挤景象又将在各大火车站上演。在拥挤的人群中如何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如果身处密集人群,又出现紧急情况,采取何种方式应对最有效?了解人群流动规律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地铁、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行走的时候,如果你有急事,想快点走,却被前面的人挡住,就很难加快速度。并且,越是拥挤,由于身体间  相似文献   

13.
刘京京 《今日科苑》2007,(9):101-101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拨打某人的手机,电话接通后,听到对方的背景声中有一个人正在大声讲话,接电话者则压低声音说:“我正在开会,你过2个小时再打。”于是,你只好在道歉之后挂断电话。一件小事,看似很平常,却有人利用它创造出了一种“手机撒谎软件”,帮人们以各种借口躲避“不想接的电话”,或伪造接电话时的场景,而且这种“软件”还大受欢迎。那么这个现象的背后体现了人们怎样的心理,它又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4.
忙死与忙活     
正为了生活,人人都很忙,"忙"几乎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但忙也有不同,有人"忙死了",有人却"忙活了"。读过一个关于星巴克老板舒尔茨的故事:有一次,舒尔茨到英国出差,发现在伦敦最繁华的地段有一问只卖便宜奶酪的小店。舒尔茨走进去问店老板,在这么繁华的地方经营这种小店,连房租钱都不够,为什么要做这种忙死人又亏本的生意。不料店老板哈哈大笑:"你别只看表面……我们的奶酪虽然便宜,却有很多代理商,我们用挣到的钱买了很多商铺。你所看到的外面繁华的商铺基本上都是  相似文献   

15.
“说曹操,曹操到”,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正在谈论或者你刚刚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出现了。生活中,有些人会相信预言性的梦,有人在算命先生面前等待宣判,我们还能听到一些人义务为某算卦者宣传说他的预言如何如何准。那么这些看似神秘的现象真的只能用“神秘力量”来解释吗  相似文献   

16.
美女城市     
《科学与文化》2006,(6):40-41
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会走过无数地方,但大多数,只是匆匆的过客。偶尔,会有一两个地方,你会停留,会回首,因为很多原因。但拥有美女的城市却绝对是每个人都想回首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业月刊》2013,(11):58-59
你一定听说过服装店老板在打折季节到香港“淘货”,收藏爱好者在旧货市场“淘宝”,可中原女孩杨琳的创富经历却让人大开眼界——专门在拍卖行“淘房”,且在短暂时间里就赚下了百万财富。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08,(11):112-113
A:我们有时会遇到一种奇怪的现象——眼前的场景似曾相识:经过一个地方,好像曾经来过;遇见一个人,好像从前见过;眼前发生的一件事,似乎从前经历过。每个细节都熟悉无比,甚至可以预测到接下来要发生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婚前十五问     
高天 《大众科技》2001,(2):19-20
婚姻是终身大事,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要过一辈子,所以马虎不得.已到婚龄的你生活经历是否能适应婚姻生活?你是否有足够的独立能力,是否有足够的成熟呢?请切实考虑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白天学习的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晚上出现在梦中,让你和数学题大战300回合;白天练习过英语对话,梦中你就可以非常流利地和外国人交谈,仿佛学习到"走火入魔"。通常我们会称这种现象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最近,科学家对这种现象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做梦真的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记忆新学的知识,梦中的你的确是在学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