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内涵发展,内涵建设的出发点是"人的培养",而目标则是学校育人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自觉。德育既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又是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建设文化特色,丰富教育内涵,提升德育成效,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因此,基于学校海洋文化特色建设下的德育实践创新必然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命题。学校德育应该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体现办学意志,反映学校文化,彰显价值取向。一、"海洋文化"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这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学校建设工作当中,学校领导要以强化教育作为学校的研究目标。创新德育的一种教育模式,也是可以促进学校的德育在创新发展这一块的力量。全校师生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朝着一个奋斗的目标,一起同心协力,把德育的教育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与实际生活相割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良好的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校际间的个性化区别,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是前提,追求和谐统一、润物无声;学校课程文化的构建是主线,既有专科课程模式,又要有学科渗透模式,更要贯穿起隐性课程模式;德育文化的建设是关键,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陶冶学生道德情感,内化学生道德行为。师资文化建设是必要条件,着眼于教师修养、教师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与精神世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 ,经济全球化 ,观念现代化 ,文化多样化 ,教育国际化 ,我们处在一个百舸争流的创新世纪。创新世纪呼唤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推动着由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此 ,我们必须在教育创新中审视德育创新 ,必须在教育的国际化背景中审视德育创新。一、对高校德育创新的再认识我们说 ,高等学校的德育创新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问题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 ,德育创新就是一个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为此 ,我们必须结合当前的全球国际化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5.
李小松 《辅导员》2013,(18):32-33
<正>德育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提高德育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是学校德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德育如何渗透进现有学校文化理念当中?如何在学校文化中体现德育的育人效果?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在深入解读、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下,将常规德育工作做实,在传统活动与项目上创新,增强德育工作、德育活动的规范性、系统性、新颖性、趣味性,才能使其独有的教育性、引导性、渗透性得以显现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红伟 《辅导员》2013,(27):32-33
德育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提高德育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是学校德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德育如何渗透进现有学校文化理念当中?如何在学校文化中体现德育的育人效果?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在深入解读、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下,将常规德育工作做实,在传统活动与项目上创新,增强德育工作、德育活动的规范性、系统性、新颖性、趣味性,才能使其独有的教育性、引导性、渗透性得以显现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七彩园艺·七彩教育"是学校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七彩园艺"是教育载体,"七彩教育"是教育目的。学校文化建设初期,从七彩园艺综合实践活动入手,并逐步展开具有园艺文化内涵的相关活动。成立"七彩教育研究所"之后,学校进一步从自编读本、综合实践课、阳光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校园环境建设、德育创新等方面,继续把学校文化建设引向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8.
高职德育教育务必体现出时代性,要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德育教育内容以心理素质教育是突破,职业道德教育是重点,德育理论及实践的提升是保证,推进高职德育创新。道德内化的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基础,其是主渠道是显性德育,需要重点建设的渠道是隐性德育。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始建于1927年,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学校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加强德育工作制度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在德育中的内化作用,围绕德育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理想主义者的笃定和热情,走出了一条不同凡响的文化德育之路,形成了"生活润心,文化铸魂"的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10.
学校课程建设就是落实办学思想和教育理想.将学校文化落地变现的过程。这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具有挑战性而意义广阔的问题:推动学校文化课程化。实现学校文化课程化,关键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建构学校课程文化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根本途径。怎样将学校文化植入课程.并相应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这里以校本探索为例,展开六个点位的探讨。一、为什么要将学校文化课程化如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德育一样.当下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如将学校文化文字化、彩色化、口头化,以致形式化、形象化,学校文化缺乏认同与内化,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力和生命力。学校煞费苦心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因缺失文化引领而陷入无序状态。破解“两张皮”现象,我们的核心主张是:学校文化课程化。建树这一观点至少有四点理由:一是学校文化植入课程才有教育力量,这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教育特性。二是学校文化只有落地课程接受检验.才能证明其导向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三是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以优质的课程建设和高水平实施为依托,而这种依托取决于学校课程领导力。四是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必须以渗透学校文化的课程文化建构为根本途径,脱离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也就生长不出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德育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提高德育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是学校德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德育如何渗透进现有学校文化理念当中?如何在学校文化中体现德育的育人效果?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在深入解读、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下,将常规德育工作做实,在传统活动与项目上创新,增强德育工作、德育活动的规范性、系统性、新颖性、趣味性,才能使其独有的教育性、引导性、渗透性得以显现和发挥作用. 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富有实效,围绕学校"生活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要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家庭、社会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遵循品德形成规律 ,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 ,通过内化和外化 ,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 ,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和结果 ,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3.
北安三中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27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120名教职员工,是北安市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中学.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核心,积极构建人文德育课程,加强学校德育阵地建设,推进德育工作改革创新,实施有效德育,为实现学校人文特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有效德育总体思路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发展为重"的教育战略,整合德育资源,完善人文德育环境,开发和建设人文德育课程,强化人文德育常规,开展人文德育科研,创新德育载体,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享受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实现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工作应构建课堂中渗透德育、加强校园建设,强化德育内化机制.加强学校德育科研建设的学校特色德育体系.从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高度出发,高立意、低起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通过渗透、熏陶,内化和提升,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特色德育系统.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德育是灵魂。课堂教学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声乐》课程在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方面有着自身独特而明显的优势。高校声乐教师应运用道德内化理论,进一步提高育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充分发挥课程优势,以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杨光 《天津教育》2011,(2):36-37
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们探索学科德育、构建课程结构、建立运行机制、建设课程环境、优化课程模式、发展课程文化,使德育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日趋完善,"让德育走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收到良好实效,学生在德育课程的自主参与中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品德心理结构理论,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探讨德育实效性与德育知识理解、情感内化的关系,以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并对知识理解、情感内化和行为外化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德育实效性受个体对知识理解和情感内化程度的影响显著,且情感内化在知识理解和行为外化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对德育实效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提高德育实效性,深化德育知识的情感内化,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情感建构;加强德育供给侧改革,教育内容由宏观抽象说教拓展到微观生活实践;建立良性的家校联动机制,保证德育在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学校特色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应构建课堂中渗透德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 化德育内化机制、加强学校德育科研建设的学校特色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思想教育乏力和文化建设薄弱的现象。德育是学校文化的固有功能,学校文化中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校风等三个要素各有其不同的德育功能,彼此之间又相互协调,交互为用,社会和人这两个制约德育目标的客观因素通过网络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对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树立充满时代气息的学校文化精神,开放办学,开展贴近学生的文化生活,巧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是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何晓梅 《生活教育》2012,(20):74-76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管理的创新,南通市郭里园新村小学从学校文化品牌、学校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特色、德育活动方式等方面加强建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校师生享受着快乐的教育和教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