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常悟 《生态文化》2012,(6):34-36
老张家和老王家住在同一个胡同、同一个院子里,这一住就是几十年。老张夫妇只有一个儿子。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夫妇俩在教育上特别下功夫,虽然工资低,自己省吃俭用,可家里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钱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从小学到中学,从英语到奥数,从补习班到提高班,  相似文献   

2.
吴炜 《生态文化》2005,(4):62-63
狗娃是一只猴子,是我心中常挂念的一只猴子。三年多来,它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提起狗娃,那还得从三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早晨说起。那天山农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猴子送到林业局林政科。小东西浑身长着灰色的绒毛,皮肉红红的。可能是因为有些怕生,嘴里不时发出“吱——吱”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10,(3):63-63
虽然我在英国做了很多年的新闻主播,但我对之前任何一条我报过的有关中国的新闻都没有特别的印象。我想,我此前和大多数英国人一样,对中国的了解流于表面了,总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很远。英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总是那几个题材,只有当  相似文献   

4.
《职业圈》2008,(25):92-92
“从个人到城市,从企业到国家,这是一个向上的年代,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彼得定律说,一个人到最后—定会被升、升、升到自己不胜任的位置上去。但如果你的版本不保持升位,只有一种选择一被淘汰。为什么你的上司总能升迁到不能胜任的高位?为什么竞争对手总是比你棋高一着,能够保持品牌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看云     
天有多高?云离我们有多远?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每次仰望天空,看过那一直不断翻卷的云彩后,总要带着满脸的疑问这样互问,各路神仙们脚踏祥云往来于天地间的传说早已经在我们的小脑袋瓜里折叠成一页页画面。在我们的眼里,蓝天白云间总有他们的影子在飘浮。童年的幻想总是变成幻象让我们把天空里的神秘设计出万花筒般的光彩来。于是,当脸朝天空,望得脖子发酸时,我们就会指着自己认为最好看的那朵云说:“这朵云彩是我的,我要踩着它去摘王母娘娘的仙桃。”“我要那朵大白云,我要它托着我,上天去摘几颗星星,放在家里照亮,晚上就不用点油灯了。”“我…  相似文献   

6.
兔子 《文化博览》2006,(8):56-57
爸爸是个挖煤的,绝大多数傍晚,他都是全身黑不溜秋地回来,然后把手上的衣服、皮带重重地摔在椅子上,这表示他不高兴。我一直不知道他为什么愤怒,后来终于找到了答案:我长得太白。因为有一次,妈妈给他盛饭的时候,他斜眼瞅了我一会儿,嘟嚷道;"这么白?"我也觉得自己太白,不像挖煤工的儿子,我以为自己是捡来的。我12岁那年,妹妹降临人间。妹妹属兔,爸爸就叫她"兔崽子"。临出门的时候,他总是把妹妹抱过去啃半天,"兔怠子""兔崽子"地叫上几十遍才肯走;傍晚从矿上回来,把东西一揉,就叫道"兔患子呢"。其实我比妹妹大整整一圈,也属兔,可他从来没叫过我兔崽子。只是在合称我们兄妹的时候,才说一句"这两个兔息子"。这明显是搭配。我没什么怨气,因为妹妹实在太可爱了。她哭声响亮,笑容甜美,总是在大家感到乏味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题记:母亲常说“你已经是吃16 岁饭的人了。”我固执地晃着自己的脑袋:“不,我15岁!” 这个暑假,骑在15岁的尾巴上,我总是想干些不同的事——全异于T恤牛仔裤的——花花的短裙。一 趴在这个城市某个游泳池的壁沿上,看见的只是蓝的晶莹的一洼溶解着漂白粉的液状物和它里面晃动的分不清男女的腿。我让自己浮在液状物上,仰着脸望天。很早以前我就能这样了,家门前有一条河,是长着水草铺满石头的那种,而且  相似文献   

8.
人在江湖     
人一生下来,便处于众人的包围之中,并开始与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联系。而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论做什么,都要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好与这些人的关系?正确的方法,也就像一位少年所说的那样,要“做一个让自己高兴,也让别人高兴的人”。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重要的问题。我们与那位少年年龄相仿——16岁,一个刚开始步入社会的年龄。如何从一开始就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如果处理好了,它会避免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而一位老者的话说得更好:“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不要强人所难。而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却没有做到,他们总是单一地从自己的视角去看问题,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摩别人的心理,从不倾听别人的意见,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伤了别人自己还不知道。相反,懂得这一点的人,往往容易成功。NBA著名组织后卫斯托克顿说过:“我总是细心地观察自己的队友,当了解了每个人的特点后,在比赛中,我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而不强求他们做他们难以做到的事,结果比赛打起来十分流畅,每个人也都尽力发挥了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9.
《职业圈》2004,(12):9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贵刊的读者,也是一名落魄者.现在我都30多岁了还是一事无成.我曾经也做过一些生意,但是一次次都失败了.我卖过小百货、学生日用品,还搞过水产养殖,每次总是血本无归.生活做不下去我又去炒股,今年的股市行情却让我欲哭无泪.我一个大男人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家里人都讥笑我"烂泥扶不上墙".听到这些我心里特别难过.可我能怎么办呢?几年前因生意失败老婆离我而去,现在只有自己带着一个11岁的儿子艰难度日,这种活法让我消沉.可我还要生存,下一步该怎样走呢?看来别人做生意财源广进,我却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做的项目.选项咋这么难呢?怎样才能找到商机呢?  相似文献   

10.
我和狼     
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狼,总是不经意地溜进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由久远的模糊的影子逐渐清晰,化为我心灵深处一种按捺不住的激情。 从我有记忆时起,狼就进入了我的生活,除了家禽和家畜以外,我接触最多的动物就是狼了。在我们周围的盐碱地和荒草甸子上到处有狼的踪迹。离我家七里地,就有一个小狼山,成百只狼在那里栖息,整个山包都被它们盗空了。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给我讲狼的故事。一到夜晚,伴着月光,奶奶那沙哑的声音响起,缓缓对我进行着人类那种原始本能的生存教育。我从小就了解狼的属  相似文献   

11.
好人累     
同样是一辈子,好人总是比坏人累。好人为别人做好事,总担心做不到位,做好了,觉得理当如此,做得不好,就会老大地过意不去。好人待人坦诚,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从没半点保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惟恐对不住朋友。好人无意间伤害了别人,比被伤害的人还难受,在他的心目中,这一辈子只有待人好的责任,没有向人索取的权利。好人干工作总是追求尽善尽美,有一点差池都不能原谅自己,把完美做事视为自己的本分,把偶然的差距视为自己的过失。  相似文献   

12.
“让事实说话”,这是对外传播的一条基本原则。怎样做到“让事实说话”,看似简单,实则大不易。正如沈苏儒先生在他的《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所说,“只有掌握了这一原则,才算领悟到了对外传播的精义,才能达到对外传播的最高境界。”作为地方外宣期刊的编辑、记,在十余年的采编实践中,对这条原则有着自己的遵循过程和一管浅见。  相似文献   

13.
瞧这爷俩     
早晨起床,儿子缠着我问,小宝宝从哪里来的。我小时候深信自己是从床底下刨出来的,然而看看脚下的楼板,只得改口:"网上下载的!"匆匆忙忙地送儿子到学校,儿子不愿进去,迟到了要对全班同学讲出合理的理由。我想了想,只有一个原因既合理又诚实:"就说系统昨夜遭黑客袭击,今早启动不正常。"中午儿子沮丧地回到家:"老师总是为难我。语文老师问,什么  相似文献   

14.
报春花     
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拂面而过,冰雪融化了,开始叮咚叮咚地唱着欢乐的歌。刚刚萌芽的小草,嫩绿嫩绿的,泛着清香。报春花开了,红艳艳的,十分火爆,十分壮美。每到这时,我总是在花丛中流连忘返。家乡的美景,永远深藏在我的心间。许多年来,我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各地漂泊。城市里繁华的街道、闪耀的霓虹灯,常使我驻足停留。只有喧嚣过后才感觉到客居他乡的落寞和空虚。为此,我总是脚步匆匆。直到一年前,我在这个城市一个小公园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丛报春花。也是初春时节,整个公园里也只有那一丛报春花,那么孤傲地绽放着。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丛,带给我…  相似文献   

15.
罗汉  李湘 《生态文化》2011,(1):12-13
我无数次倘佯于右江洒谷两岸及侧翼山岭。这条河的前世今生,我是那么熟悉。这条河的两岸,是广西难得的还留存着神秘气息的去处。山高林密,水曲气荡,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从史前文明到现当代的风云激荡,都深深让人向往。这是一条意味深长的河,让人遐思无限。  相似文献   

16.
快乐的喜鹊     
一日走在阡陌间,路小且窄,又坎坷着,崎岖着。但两旁的杨树,高大着,粗壮着,直冲天宇,大有与天穹相接之势。 突然,一阵“喳喳”声从身后追到身前。抬头一看,是一只喜鹊,正从大杨树的枝权上飞旋而下。“喜鹊叫喳喳,好事到我家”,人们从古到今就盛传着这种说法。眼前这只喜鹊在我前面不远处低翔,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好像怕我这城里人不识得眼前的乡间土路,迷失在农田里走不出去似的。我自然是满心欢喜,为喜鹊,也为我自己,因为,谁不想有“好事儿”像天上掉馅饼似的突然就落到自己头上?再说了,本来走在乡间的土地上,四周静悄悄,只有风儿吹过时,枯草才摇头晃脑,光秃秃的枝干也才摇曳那么几下。虽然色彩单调,但这自然的朴实,自然的本色,毫无做作的凌乱,  相似文献   

17.
别匆忙启航     
有一天,海边来了一对情侣,他们热烈地讨论着人生是不是一次航程. 男:"我们从不同的地方出发,然后在这一刻相遇,搭上了同一条船.我们会碰到风暴,遇到暗礁,还会遭遇鲸鱼.别怕,我会保护你,哪怕牺牲我自己."  相似文献   

18.
谈企业文化     
郑伯勋教授说过,沙因先生的定义之所以被公认,是因为尽管组织文化的探讨至少有五大传统十二个观点,说明了此领域复杂多元。但我觉得有用仍是评估这些传统和观点的重要指标,只有在功能论基础上,我们才能讨论组织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助益和功用。而显然,沙因先生的论著正是此中佼佼者。很多人论述企业文化总是喜欢在意识形态里转来转去,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曲解“组织文化”,而不去真正想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谈企业文化     
昊艳 《职业圈》2011,(9):29-29
郑伯勋教授说过,沙因先生的定义之所以被公认,是因为尽管组织文化的探讨至少有五大传统十二个观点,说明了此领域复杂多元。但我觉得有用仍是评估这些传统和观点的重要指标,只有在功能论基础上,我们才能讨论组织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助益和功用。而显然,沙因先生的论著正是此中佼佼者。很多人论述企业文化总是喜欢在意识形态里转来转去,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曲解“组织文化”,而不去真正想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牵挂     
小时候回家晚了,父亲总是会唠叨两句.工作在外,父亲在信中总是嘱咐要注意这注意那.而我,对于父亲的唠叨和嘱咐总是极不耐烦.如今,我做了父亲,女儿在外婆家,我也总在电话里不停地唠叨和嘱咐,说要注意这注意那.这时,我才知道,那些唠叨、哕嗦,原来是牵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