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俗话说:做人,德是立身之本,就像花草树木都有根,根扎得不深就长不好。人的根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无根的花草树木,就不会长成栋梁之材。所以育儿先育德,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杨玉蓉 《新疆教育》2012,(18):157-158
俗话说:做人,德是立身之本,就像花草树木都有根,根扎得不深就长不好。人的根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无根的花草树木,就不会长成栋梁之材。所以育儿先育德,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做人,德是立身之本,就像花草树木都有根,根扎得不深就长不好.人的根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无根的花草树木,就不会长成栋梁之材.所以育儿先育德,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可以使幼儿的品德行为得到培养,心理得到健全发展。一、品德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1.幼儿品德行为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幼儿品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主动的发展。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集体保教的机构,对幼儿品德行为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进行的德育过程,既要适应幼儿的发展,又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既要充分发挥环境、教材和自身的良好作用,又要尽量联系幼儿已有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5.
德比才重要     
菜根谭【原文】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魍魉不猖狂?【译文】品德应是才能的主宰,才能则是品德的奴仆。一个人如果只有才能而无品德,就像家庭没有主人而奴脾当家,这样怎会不胡作非为、放纵嚣张?  相似文献   

6.
孔繁如  李会  金灵花 《动漫界》2022,(20):70-71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从娃娃抓起.德育关系着幼儿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德育的理念贯穿人类学习的始终.在幼儿园各类指导用书中,幼儿品德培养也都处于教育工作的首位,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方面也都向"德"倾斜.参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具体思路,我园制订了德育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7.
大健康教育以全面提升幼儿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致力于促进幼儿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以及道德等方面的整体与协同发展,培养具有健壮体魄、健全人格和健康能力的个体。大健康教育的实施要遵循以文化为根、以儿童为本、以品德为魂的原则,聚焦幼儿身体、习惯和品德的发展,全方位、全主体、全过程地开展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古人云:"教之道,德为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可见品德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是首要的。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成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培养,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将来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奠定基础。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多方面的,诚实则是良好的品德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诚实品德呢?一、让孩子知道诚实的重要性卡尔·威特说:"一个人拥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他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在新时期中教育部门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以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教育方向,对幼儿群体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幼儿是个体发育的启蒙期,也是各种价值观和认知理念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教育工作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促使幼儿向品德良好、人格健全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31):165-166
3~6岁是塑造幼儿良好品德的重要时期,而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在某幼儿园对教师开展"端午节"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观察与记录,教师会有意识地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发展需求设置活动目标、制定活动内容,计划性地将抽象的品德具体形象化,引导幼儿建立品德认知结构、获得品德情感体验、规范品德行为表现、培养品德意志形成。  相似文献   

11.
儿童品德主要是指儿童教育的品德素质,包含勇敢、坚强等方面,在幼儿初期展开品德教育,是教师根据儿童品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对儿童施加正确的影响,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未来形成良好的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应及早的重视孩子的品德起步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孙竹青 《考试周刊》2014,(52):120-120
"德才兼备"是对当下新一代接班人最基本的要求,有德便有才是对德的最高评价,既然"德"在"才"之前,就应该认识到德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品德,达到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德育工作在幼儿时期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教养观念与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幼儿教师,要利用幼儿模仿性强以及可塑性大的有利时机,强化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其中,品德的培养,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素质的幼儿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也就没有幼儿的良好素质。因此,幼儿园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尽管幼儿教师素质有其丰富内涵,但其核心不外乎两个方面:对幼儿的关爱和尊重;对幼儿教育规律的认知和遵从。 一、以慈母的胸怀给孩子以博大的爱 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落,由于他们体力、智力、品德及审美各方面均未得到充分发展,对社会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很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成年的社会成员必须担负起关心和爱护儿童的职责。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团体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阐述了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品德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倍受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当前流行的“手指速算”、“快速阅读”、“快乐英语”等等,使我们许多老师和家长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忽视了对幼儿早期的品德教育。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质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难以形成。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我们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从早期开始,并利用多方位的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扩大幼儿的道德认识,培养丰富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如何来做好品德教育这项工作呢?下面我就具体来谈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周旋 《成才之路》2014,(9):33-33
每一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位完全相同的幼儿,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欣赏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幼儿,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说:“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培养幼儿健全的体魄和高超的才智,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高尚品德。所谓品德就是道德品质。幼儿德育就是指向幼儿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幼儿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知识经验贫乏,是非观念差,缺乏正确的识别能力,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从小加强品德教育,就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从小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日后要加以消除和改正就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