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海水包含有一些悬浮物质和____.当阳光照射到海面时,有些光会被反射回天空,其余的则被海水吸收。2 海参靠肌肉伸缩着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___米。3 海底有山峰,也有_____。这里蕴藏着  相似文献   

2.
五色海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浩瀚无垠的海洋,由于受到阳光、气候、植物、盐度、泥沙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蓝、红、黑、白、黄五种不同的颜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主要呈现蔚蓝色。海水和普通水一样,本质是无色透明的,那么,大海的蓝色是从何而来呢?原来是从阳光中来的。太阳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线,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颜色也不一样,海水对于各种光线的吸收是有选择的,不同深度的海水,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光线里的红橙色光长波,海水吸收得多,但反射得少;对短波部分的蓝青色光波吸收得少却反射得多。这样,映入人们眼帘的海水就成了…  相似文献   

3.
地球,其实应该叫做“水球”,因为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到71%,而陆地面积仅仅占到29%。地球上浩瀚无垠的海洋,由于受到光、气候、植物、盐度、泥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蓝、红、黑、白、黄5种不同的颜色。 蓝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主要呈现蔚蓝色。海水和普通水一样,无色透明,那么,大海的蓝色究竟从何而来?我们知道,太阳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线,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颜色也不一样。海水对于各种光线的吸收是有选择的,不同深度的海水,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光线里的红橙色光长波,海水吸收的多,但反射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是有趣的,比如,你到海边去旅游,看到的海水一般都是蓝色的。但是如果你去亚欧大陆中部的黑海,看到的海水却是黑色的;如果你去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看到的海水则是红色的。海水到底是什么颜色呢?其实海水本来是无色透明的,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海水大多是蓝色的呢?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当七色光射入海水中时,红、橙这两种波长较长的光首先被海水或海洋生物所吸收;随着海水深度的不断增加,黄、绿光也相继被海水和其他海洋生物所吸收,最后剩下的是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当蓝光和紫…  相似文献   

5.
海水和普通的水一样,无色透明。那么,大海的蓝色究竟从何而来呢?我们知道,太阳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波长各不相同。海水对于各种光线的吸收是有选择的;不同深度的海水,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海水对光线里的赤橙色长光  相似文献   

6.
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是指频率为 300MHz-300kMHz的电磁波,即波长在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来说,它们会吸收微波  相似文献   

7.
船舶尾气净化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净化技术,它能同时对柴油机的多种排放有害物进行净化。文章结合船舶自身特点,提出了"等离子体 海水吸收"处理船舶柴油机尾气的新方法,重点探讨了"通气喷嘴电极 海水液流膜极板"新型电极系统及净化反应器,以实现以湿空气为自由基源物质,通过直流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结合海水吸收脱除烟气中的NOX、SOX、HC、PM等物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颜色的学问     
由于物体具有对光波不同的反射和吸收特征,所以我们的世界便呈现出异常丰富的色彩。物体的颜色,除了与本身的光谱特性有关外,还与照明光源有联系。白布之所以是白色,是因为它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具有同等程度的反射特点,而且白布也只有在白天太阳光或其他白光照射下才显现为  相似文献   

9.
在标准大气压下,我们认为海水的密度是不变的.但是对于不同海区海水密度有不同的值,这取决于海水中的含盐量,因此海水密度是没有确定值的.波罗的海的盐度最低,海水密度也最小;红海盐度最高,海水密度也最大.在大河出海口处海水盐度甚至接近淡水,密度较小.但也可能因为河水裹挟泥沙的原因使得海水密度增大,还可能由于海水不同深度的原因,海水密度会产生差别(强大的水压致使水分子稍紧凑些,密度增大,所以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的),而且某些地区海底还存在"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该物质不稳定,可分解产生甲烷,致使海水中出现大量气泡而密度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自然现象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常认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跟在真空中相同.(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先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人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跟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人…  相似文献   

11.
生活的颜色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各种颜色,实际上就是物体反射光的颜色。光是一种电磁波,照射到物体上后,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质地,光线照射后,其吸收、反射能力各不相同,因而显示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颜色。因此,我们感觉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物体光波反射率和光源的光谱。太阳发出的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青、紫6种标准颜色组成的。光照到物体上后,被反射的光色就成为物体的颜色。颜色可以给人进、退、凹、凸、远、近的不同感觉,这种感觉就称之为距离感。颜色具有膨胀感和收缩感,也就是说,如果物…  相似文献   

12.
张妹玉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5):28-30,50
在光通讯分光器件中,光被分光后,总是存在一部分光无法被利用,成为对系统有害的杂散光,要求被完全吸收,同时要求其不能由于反射沿原光路返回,影响前级元件的性能.这就要求制备一种近红外黑膜,既要完全吸收光波,同时又不存在反射光.在以Cr金属膜为基础,在工作波段1 100~1 650 nm之间,设计了一种低反射近红外吸收膜,并采用离子束辅助蒸发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此黑膜,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其透光率与反射率,透光率达到-32 dB以下,表面反射在1 100~1 650 nm之间小于0.5%.采用3M 600P胶带对薄膜的附着力进行了测试,薄膜附着力良好.实验结果表明该膜系完全达到高吸收和低反射的黑膜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漫谈微波     
微波是指频率为30 MHz~300 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波长在10 m(不含10 m)到1 mm之间.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由于具有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氯化铵晶体究意是白色还是无色,各种教材说法不一.教学中,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尽相同.那么,对氯化按晶体颜色不同描述的原因是什么呢?事实上,颜色是大脑对投射在视网膜上不同性质光线进行辨认的结果.结果物质选择地吸收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光时,就会呈现出与之互补的那种光的颜色.如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绿色光,呈现的是绿色光的补色光一紫红色.当可见光照射到物体上,反射的光是各种不同波长的光以适当比例混合的光时,或者进入我们视网膜的是两种互补色光的混合光时,我们感觉到的则是白光或白色.如果入射光全被通过,而不被…  相似文献   

15.
无机化合物的颜色是由化合物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吸收、反射、辐射可见光引起电子跃迁产生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同同时受离子极化和配位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的镉,通过加入几种基体改进剂消除共存物质的干扰,该方法快速、准确、方便,对试样的回收率为95~104%之间。  相似文献   

17.
1鉴别物质 由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所以不同的物质一般情况下有不同的密度,因而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特性来鉴别物质.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的物体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黄色会给人耀眼的感觉;绿色、青色会使人觉得平静、舒适。每一种色彩对光的吸收和反射都不一样,比如红色的反射量是67%、黄色是65%、绿色是47%、青色是36%。这也就是为什么红、黄色比较刺眼,而绿、青色比较和缓的原因。由于绿、青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比较适中,所以人易适应。青草和绿树可以减少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的反射,能减少强光引起的刺眼的感觉。所以,多看看绿色能休息眼睛。为什么看绿色能休息眼睛?$北京新源里中学初一@冯帅  相似文献   

19.
周莉 《物理教师》2014,(1):60-61,73
折射率的定义为n=√εμ,其中ε和μ分别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对一般介质而言,e和μ都是非负常数,则其折射率是正值.但人们后来发现还存在着负折射率的物质.并且,若考虑介质对光能的吸收,折射率还可以表示为复数.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空气的温度和高度不同,折射率会随之变化,表示成函数的形式.折射率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取值也分别不同,有各自物理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密度是物理学中一重要概念,也是物质的一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掌握密度的知识,同学们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密度的概念由于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一般不同,即物质都存在着疏密程度之分,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