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骥德的曲学与佛教中道观有着密切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王骥德在论述"本色"问题时采用了中观思维方式,描述"本色"内涵时又融化了中道观的"无分别"理论;在阐释戏曲曲文咏物的作法等问题时则直接运用了佛教中观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  相似文献   

2.
梯次式管理评价的建构与实施,主要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开展的。梯次式管理评价最初是县教育局站在县域层面对全县中小学校探索推行的一种宏观管理评价。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梯次式管理评价思想逐步走进了学校中观层面和教学微观层面。其中,梯次式管理评价在县域宏观层面的系统建构,是梯次式管理评价得以成功推行的关键,为学校中观层面和教学微观层面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宗喀巴大师对中观学说的突出贡献为主线,概括了他对旧系藏区中观学说的批评的同时,逐渐建立自己独特的"中观无自性"、"名相成立"思想。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哲学观点描述,他提出"八难题学说"为中观二宗派分别的界限观点。  相似文献   

4.
李聿 《现代语文》2002,(8):31-32
目前人们分析教材时在宏观统揽和微观剖析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往往缺少中观层次的科学处理。众所周知,与老必修本高中教材相比,试验本在结构体系上更趋科学、合理;特别是现代阅读部分,破除了以体为中心的教材编写模式,改为结合能力训练目标和课本身的实际组织单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教育经济价值范畴是现代教育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石这个斫论断,并以现代教育科学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教育理论工作者头脑中正确反映的产物这个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命题为根据,通过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次,循序展开教育经济价值这个理论范畴,系统的揭示教育的宏观、微观和中观规律的内涵,及其与教育经济价值范畴的关系,从而对新论断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根敦群佩是近代藏族著名佛学思想家,人文主义者,其所著的《中观精要》反映了他对中观思想的独特解读,本文从事物认识的不可识、事物认识的无差别和自心的能动性三方面对根敦群佩所阐的中观哲学进行论述,肯定了根敦群佩中观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在藏族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中观经济决策体制改造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中观经济决策体制,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重要课题。改造中观经济决策体制必然要改革政府机构,即将政府目前承担的中观经济决策职能分离出去,由按市场经济要求组建的大企业的中央决策层来承担。改造中观经济决策体制必然和组建现代化大企业和投资银行群体相联系,否则,将造成中观经济决策职能载体缺位,而导致中观经济体制改造失败。  相似文献   

8.
系统论把中观哲学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从这个角度看,系统论开拓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中观哲学有相对性、灵活性、中间性、过渡性、边界性等特点,研究中观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哲学史上看,中观哲学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组建开放大学体现了国家及区域发展顶层设计创新中对远程教育的重构。中国远程教育系统将发生何种根本性的变革?本研究运用系统方法、比较研究等方法,从社会学、中观经济学、区域研究等视角提出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宏观、中观系统理论。研究着眼于中国远程教育深层次矛盾及其问题求解,描述中观远程教育系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机制,勾勒了中观、宏观远程教育系统功能的边界、联系和统一,提出了宏观系统的软控制和新"五统一"、中观系统"又软又硬"控制等建议,通过建立国家和省域开放大学,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纵向一体化、分层对接、混合联邦、分工分权、大学和系统自治等机制来解决我国远程教育框架性矛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觉囊派判教中对"中观"思想判释的阐述,重申了中观思想以方法论的原则在觉囊派判教思想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认为判教与中观的互动促成了觉囊派教义思想的最终成熟。  相似文献   

11.
在欧阳修的身上,学者、文人、官僚是三位一体的,因而欧阳修的学术、文学与政事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和复杂。讨论欧阳修的经学与文学,有助于较好地把握欧阳修的文学面貌和学术成就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考察,作者指出,欧阳修的经学成就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疑传惑经以尊经崇道;二是弃章句重义理与推人情、重人事。欧阳修的尊经崇道的经学观念和重义理、推人情、切人事的解经方法,深层地影响到了他的文学观念及创作,主要是在以下3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关于文与道,欧阳修既强烈要求文以明道经世,也注意到了文学自身的特性;二是关于平易畅达和怪癖生涩,欧阳修倡导并维护了平易畅达的文风,而对怪癖生涩之风严加贬斥,这与他解经注重人情、关切人事紧密相关;三是“简而有法”与“穷而后工”,欧阳修提出的这两种主张,分别与他对《春秋》和《诗经》的看法有着深层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思想还是从学术层面而言,儒学在魏晋仍然具有无可置辩的话语霸权,因此儒家诗学也毫无疑问成为影响魏晋诗学的主要元素。汉儒关于诗歌美刺的社会功能、比兴讽谏的艺术特征、情志合一的生成理论、崇尚雅颂的审美蕲向都对魏晋诗学产生了直接影响。但是,随着儒学的式微、玄学的勃兴、佛教本土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魏晋儒玄释三家并峙的文化格局,从而使经学与诗学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或经学衰微,以儒学为底色的诗学比较兴盛;或经学繁荣,而以儒学为底色的诗学又处于退隐状态。只有西晋初期经学与诗学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清代四川经学著述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无论从经学家还是从经学著作方面观察,经济、文化发达的成都、重庆、资州都是前“三甲”;而就这三个地区的内部各县而言,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在晚清时期也出现了经学研究的风气,如酉阳州。虽然晚清四川经学出现了相当大的转机,但从总体上看,清代四川经学与江、浙、皖等省的差距还是比较显著的。究其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四川僻处西部,学术信息不灵,新的学术方法、学术热点的传入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是从清代四川经学研究的状况看。缺乏开一代新风的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14.
萧望之是西汉元帝的老师,宣、元之间的儒臣。萧望之的政见多从国家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要求皇帝要有宽广的胸怀,具有一定程度的超越性;但皇帝的为政,须从当时局势出发,采用灵活的政治策略,着手解决实际的问题,很难超越现实。在外戚、宦官等利益集团的排挤下,萧望之最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在与权臣的较量中失败,被迫自杀。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学大师荀子在继承孔孟“诗言志”诗学观的基础上,对其提出了具体要求,扩大了“诗言志”的内涵,使“诗言志”的诗学观更加具体、丰富和明确,从而奠定了儒家的文艺哲理本质观。  相似文献   

16.
从孔子到孟子的德性理论的发展,其间经历了何种变化,一直是困扰着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郭店楚简的出土,这一状况得到了改观。郭店楚简中儒家类献展示了原始儒家德性理论发展的重要一环,孔子的心性理论得到了深化,孟子的身心一体论也有了理论前提,儒家的德性修养论初步得以系统化,德治主义的理想初现理论的光芒,为孟子深入阐发儒家德性理论准备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儒家传统思想下塑造的女性形象无疑对现今社会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现况有着根源性的影响。儒家在女性观上的缺失为儒家封建思想落下了难以在现今文明社会立足的口实,由此,重塑儒家女性观便是迫在眉睫的。  相似文献   

18.
"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他们或是"先儒后贾",或是"先贾后儒",或是"亦贾亦儒"."贾"与"儒"的结合,便是徽商为"儒商"的内在根据.徽商以儒学指导"贾行",以儒家"仁"、"善"思想和"以义统利"思想指导商务活动."儒商"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儒家"仁"的学说与现代公司的公众利益;第二,儒家义利观与现代公司的互惠互利;第三,儒家的"人和"思想与商务管理的"双向对称".  相似文献   

19.
"尚情"是儒家道德哲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儒家道德哲学把"情"放在与心、性、理(礼)同等的地位,这不仅丰富了这些形而上的道德哲学概念,而且也为儒家道德哲学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且,儒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待"情"的不同态度和对"情"的功能的不同发挥彰显了儒家道德哲学随时代脉搏而跳动的历史特色。从这一维度上看,从先秦到汉唐再到宋明理学,儒家道德哲学的发展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态势,随之,"尚情"思想也呈现出如此态势。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针对中唐儒学义理被淹没在章句训诂中的情况,重申原始儒学的经世致用特征;柳宗元剥落笼罩在儒学头上的天人感应、鬼神迷信等神学外衣,弘扬原始儒学的人本精神;柳宗元倡导“大中之道”,端正了儒学学风;柳宗元统合儒释、融合诸家,拓展了儒学视野。由此,柳宗元对儒学的复兴、理学的诞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