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微孔板法用于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的临床价值及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GIT960快速药敏法(MGIT法)和微孔板法对298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MTB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其耐药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98例痰液标本中有人结核分枝杆菌293例,牛结核分枝杆菌5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GIT法测定结果比较,微孔板法检测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97.4%;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2.3%,Kappa值分别为0.689及0.6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诊断延误与合并HIV对MTB耐药性影响显著(P0.05)。结论:微孔板法检测痰标本中MTB耐药性与MGIT960快速药敏法有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 (FQNs)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很重要的一类抗菌药物 ,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细菌性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然而随着 FQNs类药物使用量的增加和不合理应用 ,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目前 ,几乎所有常见的临床分离致病菌中均有 FQNs耐药菌株出现 ,部分菌株对 FQNs类药物的耐药程度很高 ,足以导致治疗失败。本文就国内临床分离致病菌对 FQNs类药物的耐药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如下。1 细菌对 FQNs类药物耐药性的发展诺氟沙星是国内最早用于临床的 FQNs类药物 ,最初用于临床时很少有细…  相似文献   

3.
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势必加强其防御能力,抵抗抗菌药物的侵入,从而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细菌的耐药性。由于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传播、扩散,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形成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我国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与食品来源的菌株的差异。方法:检索2007年1月至2017年7月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有关临床标本和食品样品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检测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提取数据,以不同来源菌株对单种的耐药率为效应量,应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涉及294株腹泻标本来源和226株食品来源分离株进行耐药率的meta分析;根据纳入文献,腹泻标本和食品样品分离株主要对6种抗生素具耐药性,其中对5种有耐药性的抗生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钠、链霉素)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国,副溶血性弧菌对于主要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未经肠道获得明显增强,但抗生素滥用对出现副溶血性弧菌耐药增强的隐患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次主要对医院感染细菌的分布情况与药敏检测的结果进行调查研究,对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指导,减少或避免耐药菌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送检的感染性标本,采取细菌培养鉴定的方式对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325例患者的423份细菌标本中分离出340株革兰阴性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在所有微生物感染中占比最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为21.18%,肺炎克雷伯菌占比为24.41%,此外,致病菌通常分布在新生儿科呼吸道的标本中。结论:在临床上,熟练掌握细菌的动态变迁,对耐药性持续进行检测,保证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达到抗菌的目的,抑制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3)
目的:建立盐酸美西律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对各试验菌株做回收率试验,以验证所建立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果:采用常规法试验,样品对试验菌回收率均低于5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试验,仅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回收率大于50%。采用薄膜过滤法试验,各试验菌回收率均大于80%,且控制菌生长良好,可基本消除盐酸美西律片的抑菌作用。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可有效的控制其药物质量,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10):F0004-F0004
严子禾,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现任无锡市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院管理协会检验管理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诊断分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临床病原微生物的早期诊断以及细菌耐药和感染控制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包括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  相似文献   

8.
临床工作效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检验质量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提高临床检验质量问题,在检验项目选择、标本误差控制、失控情况的处理、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等方面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3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深化分析仪对不同样本进行生化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不同采血部位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不同血清分离时间,Cr、ALT、CLU及AST均有所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具有很大影响,采用正确的方式可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预防感染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选取了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ICU病房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84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其分布及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菌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菌珠为68株(81%)。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头孢唑林、氨曲南、呋喃妥因,分别为95.2%、94%、92.9%、90.5%、90.5%、92.9%。通过监测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实施有效预防及控制措施,防止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老年人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减少静脉炎发生率的对策,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跟药物浓度高、PH值过低或过高、药物毒性作用等药物本身因素有关外,还与输液速度、药物相互反应形成结晶以及封管方法、穿刺工具的选择、老年人血管特点、护士的穿刺技巧等有关。结论为防止老年人出现输注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静脉炎,可以采取如:调节药物PH值、稀释药物浓度、提高护士操作技巧、掌握药物相关的理论知识,密切监测药品的不良反应、严格控制微粒的形成,适当调节输液速度,给予正确封管。发生静脉炎后及时判断并予局部热湿敷、西药或中药外敷、红外线照射等措施可以促进静脉炎较快的好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检验科纳入检验质量管理中的4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免疫检验方法进行,研究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持续质量改进技术的成效率、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质量改进有效率、临床患者满意率、检验者质量管理成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人员的素质因素所占比率比较高(P0.05)。结论在检验质量管理过程当中,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与药品检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就能影响药品微生物学检验的测定结果。为了使试验结果与真值更为接近,误差更小,在药品检验中,也应对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各因素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药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都对人工培养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在药品检验中必须注意加以利用,抑其害而扬其益。  相似文献   

14.
王环庆 《金秋科苑》2013,(13):121-121
本文就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展开讨论,首先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进行介绍分析;然后根据其具体特点结合其检验的内容从各个方面对如何确保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实验结果与质量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检验方法、检验环境、设备与人员以及实验中须用的标准品与对照品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就目前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检验人员、仪器设备、培养基与试剂、采样、样品接收与预处理、检验质量控制、参考菌株及保存、检验报告与结果质量等方面,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检验人员、仪器设备、培养基与试剂、采样、样品接收与预处理、检验质量控制、参考菌株及保存、检验报告与结果质量等方面,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使患者标本采集、检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检验科的整体管理水平,减少漏洞,为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就目前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检验人员、仪器设备、培养基与试剂、采样、样品接收与预处理、检验质量控制、参考菌株及保存、检验报告与结果质量等方面,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院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 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4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分离出的21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有156株(71.9%),前4位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及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6.6%、88.1%、81.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是一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临床实验室,负责主办昆明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是昆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授权培养点,是云南省临床医学免疫学实验中心、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及云南省医学检验教学示范基地。科室人员53人。硕、博士11人,硕士生导师4人,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和青年委员各1人。科室设有生化、免疫、血液、微生物、基础检验、分子生物学、急诊检验7个专业组,拥有一支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形成了医、教、研并重,以教学带动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以科研促进科室建设发展的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