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发展程度和经济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巨大的能源供应。煤矿资源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形式和来源之一。煤矿开采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乎着经济发展的状况,为了有效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快井下作业方式的完善和优化。矿井通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每年因为矿井内通风问题而导致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有数十起之多。对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通风的重要意义和有效控制途径展开了研究,深入的讨论矿井通风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对于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加强矿井安全系统管理。希望能够为我国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和煤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程度和经济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都需要巨大的能源消耗。现阶段,我国煤矿能源是主要的能源形式和来源之一。煤矿开采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乎着经济发展的状况,为了有效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需要从多角度入手加快井下作业方式的完善。矿井通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每年因为矿井内的通风问题而导致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有数十起之多。对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通风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展开了研究,并深入的讨论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之间的联系。对于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和煤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于煤矿作业而言,通风安全是促进煤矿长远发展的关键,因此一定要做好矿井通风安全的相关管理工作。本文将对制约井下通风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以陕西火石咀煤矿为例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希望可以为煤矿生产安全性的提升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确保井下生产作业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受到矿井作业环境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各种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在所有的安全事故中,瓦斯爆炸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类事故,解决瓦斯问题较为有效的措施除抽采之外,就是井下通风。因此,为了杜绝瓦斯事故,煤矿应当做好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通风安全管理对煤矿井下生产作业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通风系统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的保障环节及影响因素,如何切实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对提高煤矿抗灾害能力,提高矿井生产的安全性,是当前煤矿通风系统急需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探讨影响矿井井下通风可靠性的相关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可靠。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4)
矿井事故频发对煤炭行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矿井的安全成为人们热门的话题,国家政策层关注,执行层谨慎,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做,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矿井通风是安全的根源,通风系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可以保障煤矿开采中工人作业时的顺畅呼吸,在很大程度上也将瓦斯和粉尘降到了最低,将事故发生率压缩了,也是抢险救灾的基本手段,它与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为煤矿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瓦斯的煤矿开采和生产工作中,尤其是煤矿采掘的相关工程项目发展,更为注重使用科学的通风技术,为顺利开展煤矿开采作业以及作业人员本身的人身安全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因此在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之中,应根据煤矿采掘作业的具体要求,合理使用矿井通风的相关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而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性问题防控的能力和水平,确保采掘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并强化其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控理念。  相似文献   

8.
李银柱  梁志军  王超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171-171,126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源源不断地将地面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文章通过对新峪煤矿6117掘进工作面的风量进行计算,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措施,以期达到通风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17)
煤矿开采是一项高危工程,因为煤矿开采工作是在地下进行的,所以必须重视矿井的通风问题和安全问题,采矿工作是否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与矿井的通风技术和安全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通风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应用,才能提高矿井的安全性,才能降低煤矿开采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供电的安全性是煤矿井下作业的基本保障,有助于煤炭正常的生产。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保护通常采取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三种措施。在煤矿井下供电中经常出现漏电故障,这主要是井下供电环境恶劣所致。本文针对煤矿井下出现的供电系统漏电问题,提出通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加强线路检修频率等方式减少供电系统漏电,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煤矿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保障环节。因此,探讨加强煤矿井下通风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使通风系统在减少与控制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矿井生产的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矿井人员、财产的安全发挥出应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矿井通风,是现代煤矿井下开采所必须具备的安全技术措施。完善的矿井通风系统设备,是现代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矿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针对煤矿企业矿井通风系统的科学合理性能进行分析和探究,是现代煤矿开采的重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曹孝军 《科技风》2013,(12):138-139
在煤矿采矿作业中,矿井通风情况对采矿作业的安全和效率都有很大影响。从目前来看,在煤矿矿井采矿作业中,由于矿井通风阻力较大,加之采区风量明显不足,影响了煤矿采矿作业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为矿区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保障。本文以具体的煤矿矿井为例,分析了该矿井的风量分布情况和矿井的通风阻力,并根据采矿作业的需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通风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罗茜 《中国科技纵横》2010,(7):298-298,74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矿山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矿井通风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矿井的通风效果,为此掌握煤矿井下通风阻力的分布情况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常用的几种方法,分别阐述了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根据大安山煤矿通风系统实际情况选用整体控制较好的气压计基点测定法对其进行了通风阻力测定,通过通风阻力的测定,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全矿井通风阻力分布情况,为今后进行通风系统调整,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基础数据资料。最后依据测定结果对大安山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进行了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吴小娃 《科技风》2013,(14):153
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是确保煤矿安全作业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部分矿井采用安全性低、可靠性差、结构复杂落后的通风系统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只有优化通风系统,才能保障矿井生产安全。本文通过介绍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理论,并以实例分析优化系统方案,旨在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炭安全生产的实现,离不开其煤矿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我们要确保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以促进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风险的规避,以保证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煤矿作业过程中,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人员管理方面、设备保障方面,外部环境等,只有实行对这几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才能促进矿井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煤矿通风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矿井通风管理是矿井生产当中一项十分关键的管理工作。其管理的好坏对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矿井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对于系统安全的关键部分——通风安全评价,本文先是探讨了易于由矿井通风系统管理不善所引发的一些安全事故,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且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安全体系的管理,从而能够全面地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做出正确的评价,避免了以往评价当中的浪费资源现象。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
煤矿安全一直是煤矿开采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度不断加大,矿井通风要求就越高。矿井的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的基础,其安全性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因此本文就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的可靠性技术进行研究,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安全的保障的探究,以供煤矿工作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通风,是整个煤矿企业生产作业的头等大事,是整个矿企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所在。煤矿井下通风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威胁井Tx-作人员的生命健康,甚至酿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作为煤矿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并不断提高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以提高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利用三交河煤矿矿井通风管理信息系统对三交河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方案模拟,通过模拟解决三交河矿现存的主要问题,成功的建立了三交河煤矿矿井通风管理信息系统,使三交河煤矿矿井通风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对N2412工作面与整个矿井贯通进行了方案模拟,提出了贯通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够满足生产需要,而且该通风系统有富余的风量保证了采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