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刊管理》杂志创刊。社长老史约我为刊中“名稿档案”专栏撰文,使我又回想当年…… 曾记得,有位新闻学研究者在《试论优秀新闻作品的历史性》一文中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在全国影响最大,可称范文的不碎的“易碎品”,当属《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60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6年)等篇。然而,到了1996年,不料想健在的“阶级弟兄”们事隔36年回访北京恩人,激起社会涌动跨越时空的真情,又为那篇报道谱写了动人的续篇!  相似文献   

2.
水汶 《兰台世界》2016,(8):125-127
关于《诗经·召南·采蘋》一诗的主旨,古人多认为与祭祀有关。然与何种祭礼有关,却是众说纷纭。《毛诗序》认为,《采蘋》诗表现了大夫妻能循法度,可以承先祖、共祭祀。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诗表现大夫妻能奉祭祀,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方玉润认为此诗与贵族嫁女的"三月教成"告祭宗庙有关。考察诗中"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之"尸""、季女",从诗中出现的祭品、祭祀地点来看,方说有理。《诗经·召南·采蘋》当是反映"三月教成之祭"的诗歌。  相似文献   

3.
张愉 《声屏世界》2006,(3):19-20
被称为北京2008奥运会预演的第10届全运会闭幕后,在品味体育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能感受到有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几乎从全运会开幕前一直贯穿到结束:“误判”、“假摔”、“让牌”……媒体在这场黑幕揭露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从新浪网的“钟玲事件”到《体坛周报》的《孙福明究竟输给了谁?》,中国的媒体掀起了一场关于“体育精神”的大讨论,新京报刊登了名为《除了运动员谁还需重塑体育精神》的评论文章。正如评论的题目所示,到底除了运动员,谁还需要重塑体育精神?大众传媒责无旁贷。大众传媒重塑体育精神要明确体育报道所要展示的体育精…  相似文献   

4.
黄鸿森 《传媒》2003,(3):48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3月21日刊出《我酷我怕谁》(标题颇“酷”,以下简称《酷》)一文。读后有点想法,写出来求正于方家。《酷》文说:  相似文献   

5.
从今年5月开始,国内媒体如《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以及新华网等,纷纷对沿海发达地区“民工荒”现象进行了报道,《民工荒?技工荒!》、《福建沿海民企遭遇“民工荒”》、《关注福建民工荒:农民工向不公平待遇说“不”》,一篇篇报道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在阅读同行们的这些报道时,我的心里很不平静。因为去年这个时候,我在《盐阜大众报》就发表了关于“纺织服装行业熟练工缺乏的透视”一组三篇系列报道———《警惕:廉价劳动力不再是优势》、《“孔雀”东南飞是喜亦是忧》、《培训合格劳动力,谁来埋单?》,从7月15日至24日,对本市劳…  相似文献   

6.
《赠给中学生的医学杂志》一稿(见2月13日新华社新闻稿)最后一段说:“第一期《大众医学》介绍了已故著名的中国免疫专家谢毓晋的生平,谢曾是本刊的第一位总编辑。”这其中的“本刊”是指的谁?从文字逻辑上推理,消息是新华社记者写的,登在新华社的新闻稿上,那“本刊”应该指的是新华社新闻稿。而实际上这里的“本刊”指的是《大众医学》。因此,我们在转述时就不能  相似文献   

7.
2003年的图书市场虽因“非典”的影响而略显冷清,但经管类图书在平稳有序中给人以佳作纷呈的感觉。从年初沸沸扬扬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基业长青》、《第五项修炼》,到年底街谈巷议的《水煮三国》,再到活跃整个年度的《从优秀到卓越》、《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等等,不难看出,仅占图书市场8%份额的经管书(本文中所指均不包括会计、税务等教材教辅读物)并不比名人传记逊色,经管类畅销书波澜迭起,频频冲击大众眼球的态  相似文献   

8.
陈汉辞 《今传媒》2005,(3):32-33
《拜富》本是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继《穷爸爸富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之后又一本畅销书,但是销售情况却不乐观。 那么,“沉默的羔羊”为什么会真的“沉默”?  相似文献   

9.
“光顾”,《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修订本469页)从这个释义中,我们当能明确:第一,“光顾”者(即句中“光顾”这一动作的发出者,亦即“光顾”的主语)应是被“敬”之人;第二,“光顾”者不能是自己(谁会称自己为“客人”呢);第三,“光顾”的场所应是某个具体  相似文献   

10.
一些青年新闻工作者凑在一起,谈起某些老同志采写的新闻作品,往往议论道:“缺少文采,干巴巴的。”“英雄割剧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杜甫《丹青引》)舞文弄墨的人,谁不希望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可是,新闻作品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文采”呢?有的青年记者以为,华丽的词藻多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不过如此》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卖了60万册,这个数字不得了,在近两年的图书市场里少见,以致现在连国家版权局都发文件帮它打击盗版。如果没有盗版干扰,这个数字会突破100万。小崔发了。好,现在我们就从《不过如此》起,实话实说一番。谁先来? 发言者A:我认为您的的语序似乎颠倒了。应该是“实话实说”在前,《不过如此》在后。试想,没有“实话实说”的垫底,能有《不过如此》的业绩吗? 主持人:(小眼一眯,笑)可能和其  相似文献   

12.
鲁迅曾说:“不生造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单纯追求辞藻华丽,以为生造一些形容词,就可使文章生辉。这是很不对的。  相似文献   

13.
一、媒介事件的全程回放 一位名叫“我为伊狂”的网友,于2002年11月16日下午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分别发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以下称为“网文事件”),文章立刻在网络间广为传播。该文从深圳“四大金刚”(即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华为和中兴公司)“迁都”传闻谈起,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最初只称为《诗》,或《三百篇》,春秋时期被儒家学者尊奉为经,以后称为《诗经》,一直沿袭至今。书中收入了上起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保存到现在的作品共305篇。这些诗按乐调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经》中除了“颂诗”可能是专门制作的外,风诗和雅诗则是通过“采诗”和“献诗”、“陈诗”集中起来的。《诗经》的成集到底是谁完成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孔子删诗”说。  相似文献   

15.
“俩”字是一个“老资格”的易被误用的字,请看下例: (1)《小俩口赶集》(《光明日报》1980年9月19日) (2)小俩口被称为新人……(《莫污染新婚之”新”字》,《工人日报》1982年1月12日) (3)普通话也不应该有“您们”(可以说成“您俩位”“您三位”等)。(《这个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9,(6):120-120
近来的舆论颇有嚼头。河北“艾滋女”事件,上海“钓鱼”事件,荆州船老大勒索捞尸事件,郑州警方公布小姐裸照事件,都不禁让人追问社会的道德底线何在。方宏进到底是诈骗还是不会念生意经?中国证券界“最危险的女人”、《财经》杂志的女主编胡舒立率一干精英出走,据说是杂志的资本方制约了胡舒立团队的新闻理想。《实话实说》说不下去了。舆论认为,《实话实说》不说实话,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下课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某地电视台日前在地方新闻节目中相继直播名为“谁是啤酒王?”、“谁是龙虾王?”的比赛场面,画面上虽十分热闹而壮观,却让荧屏前的观众不敢恭维。(见于江苏卫视5月21日、5月22日《1860新闻眼》)  相似文献   

18.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20):72-72
黄安:出新书为明星算姻缘 张艺谋这辈子再也不会结婚了,王菲李亚鹏相见恨晚,而经历过“性丑闻”后,张铁林的婚姻状况是否能继续维持下去?被称为“歌坛李敖”的黄安,在他6月出版的新书《谁搞垮了婚姻》中,将矛头对准了娱乐圈的绯闻男女们——大胆猜测了130位演艺明星的情感生活。 从《谁搞垮了演艺圈》到《谁搞垮了婚姻》,黄安和娱乐圈的艺人们较上了劲,他计划编著“搞垮”系列丛书,预计每年推出一部,誓将娱乐圈“搞垮”到底。  相似文献   

19.
媒体点评     
莫让“星腥刑性”充斥版面 某周报屡屡刊登格调低下的文章,如今年第10期就刊有这样一些题目:《家庭没有“妾”的位置,一怒杀情夫》、《花季少女的情仇爱恨》、《浴室里的鸳鸯双尸》、《被纸糊死的恶人》、《家庭妇女买凶杀自己》、《第三者的自白》、《荒唐的“妻妾协议”》、《“借种生子”的归属权》等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尚未听说谁死后能复活。但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使命的报纸,上面却有死人复活之说。虽已公之于世,却是隐藏于字里行间,不明真相者,不知其为死而“复活”。如笔者遇到的下例: “西晋名将陆逊之孙陆机”(1992年4月17日陕西邮电报第278期四版《古代传信趣闻》)。《辞海》注:朝代名“西晋”,起止于公元265—316年,共52年。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