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苏省风电工程主要位于岸外辐射沙洲海域,对此区域地层中海上升压站高桩承台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海上现场钢管桩静载试验结果,建立高桩承台基础ABAQUS数值模型,开展高桩承台基础承载性能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表明:(1)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高桩承台桩顶荷载-沉降(Q-s)曲线具有明显的拐点,其极限承载力约为230437 kN.(2)3种不同桩型的钢管桩侧摩阻力随着埋深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桩身侧摩阻力随着埋深的增大迅速增大,然后趋于稳定,最后迅速减小.(3)对比Z1和Z5桩发现,桩径越大,侧摩阻力越大;对比Z5和Z6桩发现直桩的侧摩阻力是斜桩的1.6倍.  相似文献   

2.
人工挖孔扩底桩基础,由于施工人工挖孔桩的设备简单,无振动噪音,具有成孔直径太,单桩承载力高,传力直接,计算简单,施工快速.基础造价相对较低,桩身质量可靠,基础沉降小等特点,在城市高层建筑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上饶市财富广场就是采用了这种基础形式,以微风化作为持力层,桩端地基承裁力设为3000kpa,桩端嵌八持力层大于1000mm,基础坚实牢固,上部采莉框架-剪力墙结构,有很好的抗震性能.文章讲述了上饶市财富广场桩基工程的工程概况,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措施,着重介绍人工挖孔桩的成孔、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桩芯混凝土的浇灌等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桩身质量与桩身完整性 我们有时将桩身质量与桩身完整性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有区别的。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需要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之总和。桩身质量的明确需要主要有三种:(1)桩身材料的均质性;(2)砼强度等级;(3)单桩轴向抗压、抗拉承载力以及抗弯、抗剪的抵抗力。其隐含需要主要有两种:A群桩承台中邻桩承载力不够与邻桩失稳的支持力;B桩材的耐久性与抗灾性(如地震灾害)等。 而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明确需要主要是:桩身的匀质性;弹性波纵波波速;桩身有无缺陷(缺陷位置、缺陷形式、缺陷程度)等。而隐  相似文献   

4.
双排钻孔抗滑桩可假设为弹性桩。通过单桩刚度系数计算双排桩的刚度系数,然后根据双排桩的刚度系数与滑坡推力计算桩顶的变位与转角,再根据单桩的刚度系数与双排桩中的变位与转角计算桩身的内力。对一个滑坡实例,设计矩形截面悬臂桩和双排式一小直径钻孔抗滑桩两个治理方案,经方案比选后得出:采用双排式小直径钻孔抗滑桩方案,不仅可以承担更大的滑坡推力,在工程造价上可以节省18%左右。在桩孔开挖时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施工速度,所耗工期仅为人工挖孔的3/5左右。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捕集纯化工程中再生塔属于大型薄壳设备,具有运输、吊装困难、易变形等特点。从塔体开孔的方位、焊接角钢加强筋、薄壳失稳破坏等因素,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再生塔进行模拟分析。开口向侧下时,危险截面的位移和应力较小。沿筒身长度方向焊接6根等边角钢加强筋,在筒身中间位置焊接间距为5米的环向角钢加强筋,能够有效减小危险截面的最大位移和应力值,同时开口处应力集中值明显减小,有效防止了再生塔的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6.
齐凯  马宏旺 《科技通报》2019,35(10):157-161
p-y曲线法较好地反映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变形特性,是应用最广泛的水平受荷桩非线性分析方法。然而对于p-y曲线法中桩身单元数量和间距的最优设置,一般根据经验定性给出,缺乏足够的定量研究。鉴于此,本文通过有限差分法推导了p-y曲线法的非线性解答过程,并将解答方法编制成MATLAB程序;然后针对砂性土地基,在不同相对密实度、桩径和深径比的条件下,分析桩身单元数量和间距对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得出桩身单元数量和间距最优设置的拟合公式,为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于江苏竹根沙海上风电场项目典型海域水文地质资料,采用Flow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单桩基础局部冲刷数值模拟,分析流速和桩径对单桩基础局部冲刷效果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以下结论:(1)随着冲刷历时的增加,单桩基础局部冲刷深度在前900 s的时间内显著增加,随后冲刷深度增速逐渐趋缓,在冲刷1h时,冲刷深度为最终冲刷深的76%.(2)流速小于床沙起动流速时,随着流速的增加,局部冲刷深度缓慢增加;流速大于起动流速时,冲刷深度随流速的增加而显著增大.(3)冲刷深度随着桩径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增量有逐渐减小的趋势,6.0m桩径的局部冲刷深度近似为5.0m桩径的2倍.  相似文献   

8.
减沉桩是目前减小软土地区盾构隧道下穿引起上部隧道结构沉降影响的一种新型基础形式,其减沉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等尚不明确.利用PLAXIS 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开展桩长、桩与盾构隧道间距及桩的排间距对上部既有隧道减沉效果的数值模拟.结果 表明:(1)减沉桩的桩长和排间距对于减少下穿施工过程中上部隧道结构的沉降均有明显影响,而桩与盾构隧道间距的影响相对较小;(2)减沉桩的桩长越大时减沉效果越好,采用9m桩长时上部隧道结构的沉降在10 mm以内;(3)减沉桩的排间距越小时减沉效果越好,采用3 m排间距时上部隧道结构的沉降在7 mm以内,而排间距超过6m时减沉效果趋于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地铁隧道下穿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运堂  余书慧 《科技通报》2019,35(10):73-79,84
以多孔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获得气膜内流场结构,对比分析了简单孔式节流(有气腔)与环形孔式节流(无气腔)轴承内流场特性。结果显示简单孔式节流在气腔内部产生大量涡旋,并且涡旋随时间快速变化,轴承内气体流动不稳定,而环形孔式节流只在节流孔出口附近,产生微弱涡旋,轴承内气体流动平稳。分析了简单孔式节流气膜厚度、节流孔直径、供气压力等参数对轴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供气压力、小节流孔直径、薄气膜厚度、大气腔直径,有利于减小轴承承载面气压波动,轴承微幅自激振动越小,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0.
当场地土质很差,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或上部荷载太大,无法采用天然地基或要严格控制建筑不同部位的沉降时,常用桩基础解决这些问题。若考虑桩穿越软弱土层时能加固天然地基,则桩构成人工地基(如灰土、砂石等挤土桩);若考虑通过桩将上部结构荷重传给坚硬土层,则桩成为深基础。所以,桩在地基土中的工作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桩按承载性质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按所用材料分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材料(闭口钢管内填素混凝土)桩;按成桩方法分挤土桩(如打入预制桩)、非挤土桩(如灌注桩)、部分挤土桩(如打入式敞口桩);按受力条件分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横向受荷桩、组合受荷桩。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11.
针对更改卷烟牌号后生产过程中卷接机组水松纸夹末问题加重这一现象,采用鱼骨图法确认靠拢鼓轮吸风孔被挡住是造成水松纸夹末烟支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原因提出了改进吸风装置的对策,原来吸风孔位置和直径大小不变,在风孔上端沿烟槽方向开一条一定深度(2.5mm)和宽度(与吸风孔直径尺寸相同)的腰形槽,以增加风孔表面的面积.实施效果表明,“水松纸夹末”这一主要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钻孔是桥梁工程施工中第一步工序,由于是隐蔽工程,容易出现的事故也较多,在此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供大家互相交流参考。一、钻孔施工 1、钻孔前准备。当控制桥位的导线点、水准点校核无误,桩位放样完成后开始进行钻孔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场地:首先要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并打密实钻机底座,不准直接置于不密实的填土上,避免产生不均匀沉陷,场地有浅水时,要采用筑岛方法,使水中钻孔为旱地钻孔。(2)埋设护筒:护筒的作用是保证孔口不坍塌,隔离地面水,加大孔壁的压力,防止坍孔等作用。因此护筒埋设要满足以下要求,护简内直径比钻头直径稍大,比旋转钻头大20-30cm,当护筒埋置在旱地时需高出地面30cm,护筒及周围一定范围内换填粘土,并严密夯实,防止漏水。当采用正循环钻孔时,护筒顶端高出地下水位1.5-2m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制丝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批间稳定性情况及烘丝工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提高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批间控制稳定性,分析了目前南宁卷烟厂制丝烘丝工序工艺控制模式,利用过程能力指数CPK及合格率对制丝烘丝关键工艺参数批间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性系数及回归分析法对烘丝工序工艺参数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制丝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中,烘丝热风温度、热风风速、烘丝前HT蒸汽流量及排潮负压均为独立的系统控制,烘丝出口水分由筒壁温度进行控制,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批间稳定性主要受烘丝前HT入口水分及烘丝出口水分设定的影响;(2)从对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统计分析可知,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未达标批次中,烘丝前HT入口水分CPK,烘丝出口水分CPK、叶丝柔性出口水分CPK及烘丝筒壁温度合格率出现的未达标批次较多,上述工艺参数为烘丝工序工艺参数相关性较强,即参数之间关联性较强。(3)烘丝出口温度与烘丝出口水分散失量相关性较弱,烘丝出口水分与烘丝出口水分散失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烘丝筒壁温度与烘丝入口水分与出口水分差值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即烘丝入口水分与烘丝出口水分差值越大,烘丝筒壁温度越高,回归方程显著;烘丝入口水分与烟片处理段实际加水比例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天然溶洞是缝洞型低渗透性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通过压裂产生水力裂缝沟通井筒与储集体是提高该储层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TOUGH-AiFrac流固耦合求解器,研究溶洞大小、数量及位置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当溶洞内压较小时,溶洞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受其尺寸的影响较小,当溶洞内压较高时,溶洞半径越大对水力裂缝扩展影响越强;(2)当存在多个溶洞时,水力裂缝扩展主要受内压更大的溶洞的影响;(3)溶洞对水力裂缝的影响范围存在阈值,只有当水力裂缝扩展至阈值内受到溶洞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对调整压裂施工方案及优化缝洞型油藏储层体积改造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谢海涛 《内江科技》2014,35(9):43-44
为进一步提高钻井效率,宁东油田水平井简化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二开直接钻进至B点完钻,采用水平段下入筛管(或裸眼)+套管的管柱结构,应用管外封隔器(或水泥伞)将水平段与A点上部地层分隔开来并通过分级箍实现上部注水泥作业。应用3年以来,在缩短钻井周期上相比以前有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3年来固井的应用实验,总结分析了该工艺技术的工艺难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固井方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沙坪二级水电站施工导流采用分期拦断河床、明渠导流方式,围堰全年挡水,导流运行时间长、流量大,需要通过导流模型试验对导流各项水力条件进行研究。通过1:70整体水力学模型,对导流明渠过水后的水流流速流态,上游围堰、下游围堰及下游河床等部位的冲刷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原设计方案在设计流量下,上、下游围堰堰顶不能满足挡水要求,导流明渠出渠水流归槽较差,下游冲刷严重。结合实验结果,作出增加明渠底宽,降低从坝轴线处明渠底高程,扩大明渠进口宽度、顺直出口右侧,调整上、下游围堰位置等优化措施。试验表明:新方案明显改善了原设计方案下出现的水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平当树属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植物分类系统中,平当树属被归入梧桐科或木棉科,其正确的系统位置至今没有定 论。本文从外部形态,幼苗形态、脉系,叶和木材及种皮解剖,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数目等诸方面对 该属进行了研究。 在平当树属中,花排列成聚伞花序,果成熟时花被宿存;雄蕊15,5束,与5枚退化 雄蕊结合成雄蕊筒,花药2室;子叶2裂;等面叶,中脉维管束2,弓形,叶柄维管束2,圆形;气孔 器限于下表皮,不等细胞型或稀短平列型;外种皮5—6层细胞厚:内种皮3—4层细胞厚;导管分 子弦向直径54—83μm,长270—423μm,复管孔常由10—20个管孔组成,排列成显著的径列管孔 链,管孔很多,轴向薄壁组织极少,射线单列或2—3列,异型;花粉粒具3孔,球形,外壁具刺; 体细胞染色体2n=20,核仁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根据上述特征及其与梧桐科和木棉科的比较,作者认为平当树属应该属于梧桐科的Dombeyeae族,不宜移至木棉科。  相似文献   

18.
在神东矿区同—土壤类型区内,选择4个具有植被覆盖度、土壤初始含水率、坡度等条件相似的试验小区.在选定的试验小区内,进行了不同微生物结皮覆盖程度(微生物结皮覆盖度分别为0、40%、50%及60%)下的强度为1.5 mm/min人工降雨模拟试验.通过对各场降雨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获得单场降雨试验的累积产流曲线、径流含沙曲线以及累积产沙曲线.结果表明:(1)存在微生物结皮区径流量要大于同等降雨条件下的无微生物结皮区,并且微生物结皮覆盖度越大其径流产生量越大,其中微生物结皮覆盖度为60%的试验区产流比无微生物结皮区增加了130%;(2)存在微生物结皮区的同期径流含沙量要比无微生物结皮区要小,其中微生物覆盖度为50%的试验区径流含沙量最少,且存在双峰特征;(3)存在微生物结皮区的累积产沙量要比无微生物结皮区小,其中微生物结皮覆盖度为50%的试验区累积产沙量只有同等降雨条件下无微生物结皮区的45.5%.  相似文献   

19.
骆灿  陆菊春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195-203
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对2013—2019年长江经济带3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修正引力模型得到城市间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分析法从网络化视角探索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强度处于下降趋势,等级结构特征比较明显,下游城市在空间网络中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而中上游城市处于相对劣势地位;(2)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集聚板块特征呈现板块内集聚、板块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关联;(3)城市环保、科研投入差异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的形成,城市距离、开放、创新水平差异则对其有负向影响.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在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时注重城市间的协同关系和联动效应;打破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马太效应,优化整体格局;进一步完善各城市的交通设施,推进路网规划设施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