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过程中,立柱隆起可能会导致内支撑系统的失稳破坏;但目前在实际工程中,立柱产生的竖向位移对基坑的影响常被忽略.影响立柱发生竖向位移和变形的因素主要有承压水头、基坑隆起、竖向荷载、温差、混凝土收缩徐变、施工误差等,其中基坑隆起与竖向荷载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文章探讨了基坑内立柱隆起的原因和机理,并分析了由竖向位移产生的附加弯矩对基坑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确定立柱容许竖向位移的方法,并结合某基坑工程立柱隆起实例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立柱隆起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
蒋麟  王雷 《华章》2011,(21)
以某基坑开挖为例,利用原有单元法,通过有限单元计算,模拟基坑的开挖、支护等对基坑边坡变形的影响效应.通过分析可见,基坑周围水平位移的大小和基坑开挖的深度及所在的位置有关,基坑边缘的竖向位移也与基坑开挖的的深度和到基坑边沿的距离有关;基坑周边的不连续拐点,将影响基坑周围位移的分布形式;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沉降效应还受地表荷载的影响,荷载越大,沉降越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内支撑排桩支护方式开挖过程对地表沉降的安全性问题,以太原某建筑基坑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 D建立基坑开挖模型,分析基坑开挖不同深度对地表沉降产生的影响,提出适合预测地表沉降的数学表达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桩长、桩径、桩间距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最佳组合形式.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地表沉降最大值为9.74 mm...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采用香港科技大学的先进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来研究和解决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创新要点:1.验证竖向钻孔开挖技术(应力释放)对建筑纠偏的有效性;2.研究隧道坍塌对其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3.研究基坑开挖对坑中既有桩基承载力的影响;4.揭示不同颗粒级配形成的土坡在水位上升和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研究方法:1.用香港科技大学全球首台离心机中的双向震动台(见图5)模拟地震荷载对土坡的影响;2.用香港科技大学全球第二台四轴机械手(见图6)模拟不停机情况下的钻孔开挖。重要结论:1.竖向钻孔开挖技术能有效地对建筑物进行纠偏;2.隧道坍塌会对其邻近既有隧道产生很大的附加弯矩,尤其是拱脚处的弯矩可增加多达228%;3.基坑开挖后坑中桩基的承载力取决于桩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粗糙的桩-土接触面在剪切过程中倾向于发生剪胀,这会增大桩周围土的水平土压力,从而使桩基承载力增加;4.当水位上升时,颗粒均匀,级配差的松散砂土坡容易发生静态液化;相反地,颗粒级配好的松散砂土坡(风化土)不太可能发生静态液化,而只是发生整体滑动破坏;5.离心机双向震动台实验显示松散的风化岩土坡在0.3g的地震加速度作用下不会发生液化,可以抵御香港地区的地震荷载(0.08g到0.11g)。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测斜仪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的工作原理、测斜管的一般安装方法及监测过程,通过工程实例,对基坑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巡视,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同时对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了解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两侧堆载变化对支护结构性状的影响规律,运用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 2D 模拟某工程基坑开挖全过程.分别计算了两侧对称堆载为0 kPa、20 kPa、40 kPa 和60 kPa 等不同条件下支护结构的位移、弯矩、剪力和内支撑轴力,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然后用最小二乘法对两道混凝土内支撑轴力进行了简易拟合.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堆载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有明显影响;在-定范围内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弯矩随着堆载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加;支撑轴力的变化趋势与内支撑位置有关,不同位置的支撑随堆载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建的福建省龙岩市红坊互通立交建设区域属于岩溶极为发育地区,桥梁桩基沉降量计算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6种桩径的桩基位移情况。经过与其它3种用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数值比较,发现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按《建筑桩基规范》计算的结果很接近,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桥梁桩基施工中,为了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牢固性达到设计方案中的相关技术、工艺和质量标准,必须对现行的技术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市政桥梁桩基施工特点及多种常遇问题的处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既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鸡西大学学报》2022,(1):98-103
为研究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合肥地区某深基坑工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该基坑进行了现场监测,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深基坑开挖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量随着距基坑边缘距离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邻近基坑地表沉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基坑长边中部断面地表沉降最大,短边中部断面次之,坑角断面最小。适当增加土体抗剪强度、地下连续墙厚度以及嵌固深度,可以有效抑制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但是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抑制地表沉降的效果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受堆载超载影响下的桩基性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面大面积堆载超载常常使地基软弱土体产生侧向变形,从而挤压邻近桩基,因而对桩基上部的构筑物不利。将桩体等效成板桩,用梁单元模拟,以一现场试验为依据,章采用平面有限元分析了堆载超载影响下的相邻桩基性状。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属于沿海软土地区,软土层对基坑工程施工影响很大。通过对连云港软土基坑常见工程事故的整理,分析了导致工程事故的因素。提出从设计、桩基施工、土方开挖和施工监测等几个方面的预防措施,以期能对连云港软土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现场监测难以预测基坑和围护结构后期变形规律。采用MIDAS/GTS NX对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寻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连墙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并对比现场监测数据验证数据模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坑的开挖,地连墙不同深度下的水平位移变化呈现出内凸的规律,开挖完成时模拟最大水平位移值约为11.6 mm,现场监测最大值约为13.9 mm,最大水平位移位于开挖面附近;改变地连墙厚度及嵌固深度后发现,地连墙厚度及嵌固深度的增大可减小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但对地连墙顶部水平位移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及类似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岩土工程师们不仅经常要评估已有桩基在侧向土体运动条件下的响应特性,而且经常要设计抗滑桩以加固不稳定不安全的边坡或阻止有可能坍滑的山体。在很多工程实例中,工程桩常常在土层侧向位移作用下工作,导致桩体弯矩和挠度过大,使相邻桩基产生水平偏位,从而引起上部码头、桥梁及工业厂房等结构功能失效或引发事故。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在这些条件下现有的各种被动桩土压力理论、试验成果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在各种影响因素作用下被动桩的变形机理与性状。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7,(3):16-22
深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坑内外压力差可能引起严重的工程事故。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采用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及摩尔库伦模型,结合某桩锚复合支护深基坑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并与不考虑耦合的基坑变形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包括锚杆轴力图、桩剪力图与弯矩图、基坑地表沉降、坑底回弹、侧向位移等。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有限元模拟条件下基坑变形形态基本一致;总的来说,流固耦合分析引起的基坑变形小于不考虑耦合分析的基坑变形,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也较小,更接近实际情况。考虑地下水流固耦合分析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对实际工程的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桩基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桩基工程的质量甚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桩基工程的质量检测在整个建筑工程的质检当中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与此同时,更是建筑施工当中施工的难度非常大的一个工作.本文将对桩基工程的检测做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深基坑开挖所造成的深基坑变形进行研究,对一定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变形进行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从而逐步建立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影响的系统研究,提出适合工程施工中深基坑开挖等对邻近建筑的变形影响的监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压旋喷钢管桩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承载力,改变地基受力性质,是桥梁桩基加固中常用的技术形式。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入,桥梁工程的数量与规模也不断扩大,本文就以某座大桥工程桩基加固实例,探讨高压旋喷钢管桩在桥梁桩基加固中的运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程施工以启发。  相似文献   

18.
以杭州某地铁车站深基坑项目为例,运用MIDAS/GTS软件模拟在不同开挖工况下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围护墙体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底部隆起的变形规律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基坑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对该地区其他类似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模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狭长深基坑的开挖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模型,重点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地表沉降的发展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狭长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值对基坑开挖深度敏感,且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表最大沉降值出现在离墙后约8 m的位置,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为0.5He~1.5He;增大地连墙厚度和嵌入深度、减小内支撑水平和竖向间距均使地表沉降值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工程实例,利用基于有限差分理论的计算程序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中临近基坑的建筑物地基沉降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到了临近建筑物地基沉降的变化规律及沉降量具体数值,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数值分析可以用于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相邻建筑物地基变形的预测分析,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