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特征,为我国OA出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期刊官网和DOAJ数据库收集期刊的OA模式、文章处理费、主办单位等信息,并收集被InCites数据库索引的OA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的OA特征。【结果】英文期刊主要借助国际出版平台开展OA出版,中文期刊主要通过自建网站实行OA。整体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OA水平较高,文章处理费设定合理;办刊机构以高校、学会和科研机构为主。指标分析结果显示:钻石OA期刊和金色OA期刊指标排名更高;它们的载文量较低,但载文量增势比混合OA期刊更明显。混合OA期刊的OA文章占比普遍较低,但该占比呈上升趋势。【结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对于OA的接受程度较高,其OA程度远超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水平。我国OA出版正在向好向上发展,自然科学领域优质期刊已经开始主动融入开放科学浪潮。英文期刊OA程度较优,中文期刊OA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青铜OA期刊的可见度有待提高,应完善数据库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开放科学发展需要从“借船出海”转变为“造船出海”。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全面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的背景下,探索科技期刊提升学术服务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提升卓越期刊的学术服务能力,使其为科技创新及学术交流提供多元化的支撑。【方法】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为例,采用方法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对提升学术服务能力的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并积极开展实践。【结果】根据不同的期刊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实施新举措,使得期刊学术服务的深度及广度不断延伸,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结论】培养卓越的学术服务能力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建设的重要内容。采用有效的方法可以使期刊学术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所提出的方法及办刊实践可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国际及国内科技期刊COVID-19高影响力论文进行分析对比,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信息搜集、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等手段,对国际科技期刊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我国科技期刊COVID-19高影响力论文特征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对比差异,作出总结和思考。【结果】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为代表的我国科技期刊在COVID-19报道中有许多优秀表现,但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相比,在学术影响力、栏目多样性、国际科技及大众媒体影响力、医学领域优质稿源竞争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结论】我国优秀科技期刊应对标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断补齐短板,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微信视频号的开设和运营情况,提出科技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策略。【方法】 以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280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利用清博大数据提取相关微信视频号2021年的传播指数展开分析。【结果】 截至2021年,280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中,共有67种期刊开设了微信视频号,占23.93%。其中,6.07%的期刊微信视频号由期刊编辑部开设,17.86%的微信视频号由主办单位开设。另有76.07%的期刊未开设微信视频号。已开设的期刊微信视频号存在用户定位模糊、运营水平较差、与用户的交互程度不够等问题,传播能力普遍不足。【结论】 科技期刊要明确微信视频号的目标定位,开展有效运营,强化与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的连接,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的期刊在项目实施前后的发文质量变化,同时与同领域国际知名期刊进行比较,以期从稿源角度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借鉴和方向。【方法】通过查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22种期刊在项目实施前(2018—2019年)和项目实施后(2020—2021年)2个时间段内的发文规模、发文类型、国际论文比、稿源国数量、论文影响力等指标,并与同领域国际知名期刊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助力下,我国领军期刊在发文规模、论文影响力方面稳步提升,国际论文比相较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前有所下降。半数期刊栏目类型比较单一,在内容延伸方面有进步空间。和同领域国际知名期刊相比,我国期刊在发文的质和量方面仍存在差距。【结论】我国科技期刊的稿源建设既需要科技评价体系、期刊扶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期刊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卓越农业期刊和农业领域高起点新刊的发展现状,探索我国农业期刊发展趋势,提出对我国农业期刊发展的启示,为我国农业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19种农业期刊、2019—2023年入选“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农业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卓越农业期刊优先建设的农业领域学科分布、期刊国内影响力、期刊国际影响力和农业领域高起点新刊的基本特征4个方面分析我国卓越农业期刊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对我国农业期刊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及展望。【结果】与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农业期刊相比,教育部主管的农业高校所办期刊实力相对较弱,存在“强学科与弱期刊”现象,入选“卓越计划”的农业期刊数量较少。我国农业高校近年已在优势学科中全面布局,高起点新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通过挖掘交叉学科的空白领域,创办一批强劲新刊以逐步实现农业期刊与学科协同发展。【结论】我国农业领域虽然入选“卓越计划”的期刊数量较少,但优势学科明显,期刊发展动力十足,势头强劲,呈显著上升趋势。我国卓越农业期刊优先发展,将带动普通农业期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科技期刊防范假冒网站的关键性建设措施,为我国科技期刊防范假冒网站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信息检索法对202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综合评价排名前100的中国科技期刊的15个防范技术指标进行调研,通过SPSS软件构建统计模型,对防范假冒网站技术建设与假冒网站数量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同时对相关结果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的调研结果进行比对。通过问卷调查法调研部分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应对假冒网站侵害的措施。【结果】百度搜索引擎排位优化与假冒网站的数量减少高度相关;期刊官网提供过刊全文下载、RSS订阅,微信公众号上显示官网网址与假冒网站数量减少存在一定相关。【结论】科技期刊可通过优化搜索引擎排名、优化新媒体平台导引、扩增官网网址的可获取渠道、提升期刊官网服务内容仿冒难度、升级打击假冒网站的措施、推动行业管理部门和国家立法机构加大打击假冒网站全产业链的力度等方式防范假冒网站的侵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我国科技期刊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和“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政策支持和配套经费资助下近10年来的阶段性建设成效,为加快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根据JCR期刊影响因子,筛选2018—2020年进入JCR学科排名前列(学科国际排名前10%、前5%,以及在JCR Q1区学科排名前5)的中国优秀科技期刊,利用期刊网页等公共渠道获取期刊的基本信息(主办单位、受资助情况等),追踪期刊在2018—2020年的JCR多维度指标,综合分析期刊发展情况。【结果】2018—2020年共有51种JCR学科排名前列的中国优秀科技期刊,被SCIE收录在JCR的38个小类学科与12个大类学科中。拥有优势学科的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学会是中国优秀科技期刊的办刊主力军。“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较“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中国优秀科技期刊的资助定位更为精准。2018—2020年,在51种中国优秀科技期刊中,7成以上年次能维持在JCR学科排名国际前10%。【结论】中国科技期刊强刊建设成效明显,国际影响力提升较快。2019年,被SCIE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有6.5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新创英文期刊的办刊策略,为创办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网络渠道梳理2021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资助期刊(以下简称“高起点新刊”)的基本信息和运营情况,总结其共性办刊模式和个性发展举措。【结果】以高起点新刊为具体案例,总结归纳新创英文期刊在精准定位、精细分工、精诚合作、精心策划、精密布局、精巧运营等方面的办刊经验及举措。【结论】新创英文期刊要充分发挥内部优势和把握发展机遇,采取适合的办刊策略,加快影响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IPB)通过对标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探索追赶、超越发展的对策与举措,为我国加快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数据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利用VOSviewer软件构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通过与植物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JXB)对标,分析JIPB与JXB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包括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国际论文比、期刊引文指标、作者分布、学科辐射范围、年发文量和顶尖论文方面的情况。【结果】JIPB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资助以来,通过采取由国内外一线权威科学家深度参与办刊、发表具有原始创新性的重大成果、建立专业的期刊管理体系、提供高效优质的出版服务等一系列举措,追赶并部分超越JXB,建设成效显著。【结论】JIPB在“卓越计划”的资助下,以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为标杆,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其国际化发展策略以及办刊实践是建设卓越期刊的有益尝试,探索出一条我国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卓越之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现状,提出融媒体传播策略。【方法】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为样本,调研期刊融媒体建设现状,抽样调研期刊新媒体发布内容和目标读者,从不同期刊类型角度分析融媒体建设情况和传播效果,总结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果】80%以上的样本期刊已开展融媒体建设,但传播渠道少,传播形式单一,粉丝黏性较差。有趣易懂的科普内容在新媒体上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结论】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具有潜力,期刊可利用学科特点打造优质内容,基于多种媒体格式建立多渠道融媒体传播模式,吸引读者转发、评论、点赞以进行多链条裂变传播,培养复合型数字编辑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享实践经验、总结建设难点,以期助力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方法】对国内平台建设现状进行调研,总结不足;分享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时的思考;讨论数字出版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难点。【结果】依托“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科技期刊数字化传播国际平台服务项目,清华大学出版社初步开发完成的平台实现了全流程一体化、传播国际化、多种模式快速出版,及面向期刊的知识服务等功能。【结论】通过解决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中国一定能够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出版与传播平台,助力科技期刊发展,服务国家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非学术栏目的设置与稿件组织,并提出可能的发展思路和举措。【方法】以《自然》《科学》、国内主要综合性英文科技期刊,以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部分期刊为调研对象,对各期刊的非学术栏目设置、文章形式、文章来源、发文量等进行梳理与分析,并进行中外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自然》《科学》的非学术栏目设置非常丰富。相比之下,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非学术栏目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栏目设置相对简单,发文量、影响力都有所欠缺。【结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非学术栏目建设面临体系设计不完整、文章内容不丰富、编辑和作者人才短缺等困境,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系统的规划管理,才能取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2):1240-1246
【目的】 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和2017年SCI新收录的中国英文科技期刊为例,探讨科技期刊网站使用的语篇自我评介策略。【方法】 在语料库工具辅助下运用体裁分析方法,对抽样期刊的网站自我评介文本中出现的功能语步进行标注,并就功能语步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结果】 抽样期刊已整体具备了较强的期刊品牌推介意识。自我评介语篇中信息维度上的推介策略使用较多,而关系维度上的推介策略使用较少;期刊概念化形象建构较多,而特色话语建构较少。【结论】 在英文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推广中,应重视刊物自我评介体裁的构成要素,丰富内容维度,关注用户需求,提升内容质量,构建具有高辨识度的期刊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三周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科技期刊2035年迈入“世界第一方阵”目标的具体任务进行重新审视和预判,以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动态调整推进思路。【方法】采用国内外科技期刊、科技论文、科技期刊评价成果的系统性发展数据对科技期刊“世界第一方阵”国家(或地区)在高水平科技期刊数量与质量层面的入围标准进行界定,在深入总结现有基础和优势的同时,对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与“世界第一方阵”国家(或地区)的现实差距进行逐一梳理和剖析,并对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和推进思路进行研判和设计。【结果】必须继续加强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创办和培育力度、持续加大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建设强度、快速推进国内外科技期刊论文等质同效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引导,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办好一流科技期刊的责任制度和贡献激励机制、创新发展编辑人才队伍培养与激励管理思路、深入实践灵活多样的期刊出版市场资本运作模式、稳步推进期刊出版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改革,为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速增效。【结论】虽然当前阶段目标任务艰巨,但迈入“世界第一方阵”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三周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科技期刊2035年迈入“世界第一方阵”目标的具体任务进行重新审视和预判,以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动态调整推进思路。【方法】采用国内外科技期刊、科技论文、科技期刊评价成果的系统性发展数据对科技期刊“世界第一方阵”国家(或地区)在高水平科技期刊数量与质量层面的入围标准进行界定,在深入总结现有基础和优势的同时,对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与“世界第一方阵”国家(或地区)的现实差距进行逐一梳理和剖析,并对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和推进思路进行研判和设计。【结果】必须继续加强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创办和培育力度、持续加大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建设强度、快速推进国内外科技期刊论文等质同效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引导,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办好一流科技期刊的责任制度和贡献激励机制、创新发展编辑人才队伍培养与激励管理思路、深入实践灵活多样的期刊出版市场资本运作模式、稳步推进期刊出版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改革,为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速增效。【结论】虽然当前阶段目标任务艰巨,但迈入“世界第一方阵”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评价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态势,为促进和提高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江苏省2012—2016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期刊数量以及排名,调研上述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情况。【结果】 近年来江苏省入选“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的期刊数量不增反减,并且部分入选期刊的排名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建议江苏省科技期刊借鉴优秀期刊办刊经验,约组高水平论文、扩大传播渠道、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加入国际开放获取平台、举办国际会议,通过提高国际显示度,进一步推动江苏省中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国内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提升其学术影响力并推动中国科技期刊能力建设。【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应用软件对中国知网中以“科技期刊”为关键词的高被引文献的发表时间、期刊来源、作者和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国内科技期刊研究的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2005—2007年和2011—2014年两个时间段,《编辑学报》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是主要刊载期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为主要研究机构,研究者主要关注期刊编辑、变革与转型、影响力提升与评价体系等议题。【结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实践为主要导向,重点探寻期刊的影响力提升和发展路径。未来研究应加强学术合作和理论探索,以问题意识为驱动,持续关注技术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国科协等7部门于2019年起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其中有科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科出版”)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子项目”,成为全国5家集群化试点项目单位之一。有科出版拥有遍布全国、覆盖全行业、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大型有色金属期刊集群。目前,有色金属行业科技期刊集群共有68种期刊,包括15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旗舰期刊和53种优质行业代表性期刊。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下,有色金属期刊集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推动了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在打造高品质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传播平台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建设中国品牌的世界一流刊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探究其成功经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对有科出版钱九红董事长进行了专访,就“有色金属期刊集群”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质量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出版传播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国科协等7部门于2019年起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其中有科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科出版”)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子项目”,成为全国5家集群化试点项目单位之一。有科出版拥有遍布全国、覆盖全行业、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大型有色金属期刊集群。目前,有色金属行业科技期刊集群共有68种期刊,包括15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旗舰期刊和53种优质行业代表性期刊。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下,有色金属期刊集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推动了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在打造高品质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传播平台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建设中国品牌的世界一流刊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探究其成功经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对有科出版钱九红董事长进行了专访,就“有色金属期刊集群”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质量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出版传播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