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儿童游戏观是人们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和观点。古人对儿童游戏一般是否定的,认为“勤有功,戏无益”,而且比较注重游戏的外在功利价值。这种态度和观点与我国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以及其他许多因素有关。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对传统儿童游戏观进行适当的改造,是当前学前教育界游戏实践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前教育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真正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2.
游戏活动是研究儿童的独特视角。在游戏活动被支持与提倡之处,儿童也正在被发现。中世纪时期,在基督教的神学统治下,人们形成了预成论和原罪说的儿童观,游戏被视作肉体与精神的放纵,是罪恶的存在,它使儿童沉湎其中、道德败坏,应当被禁止与约束。在实际生活中,儿童的游戏活动虽然存在,却未被从成年人世界中分化出来。儿童的玩具多取自成年人的生活,儿童常与成年人在节日、农忙中共同活动。儿童始终是隐匿的,未被真正发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与地位提高,儿童被重新认识,游戏被认为在训练身体、培养思维上有关键作用。基于此,游戏活动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儿童由此显现出来,至少在教育上儿童被发现了。文艺复兴之后直至现代,儿童游戏活动不断受到重视,在不同时期皆被教育家关注,但是在培养阅读识字能力以及建立国民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它也不断被边缘化。对儿童游戏活动的历史性探究,有助于理解儿童发现,推动对教育本质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缺位、家庭结构断层或缺失,致使亲子游戏缺失。监护人对儿童游戏价值认同的匮乏,对待儿童游戏以及与儿童游戏的互动中存在着明显的封闭性。网络游戏渗透到留守儿童的生活中,剥夺了儿童亲近自然和参与群体活动的机会。农村留守儿童游戏阙失现象亟待解决,需要重视调节父母行为,促进亲子亲合;调节监护理念,呵护童心世界;调节环境变量,赋予灵性生活。  相似文献   

4.
伽达默尔超越以往的"游戏主体论",从"游戏本体论"这个独特的视角为切入点来研究儿童游戏,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存在方式。本论文通过对伽达默尔游戏观中游戏主体、游戏意义、游戏理想参与者三个独特观点进行阐述后,认为当前我们的儿童游戏应该聚焦游戏的本体价值,关注儿童游戏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幼儿园游戏存在功利化倾向的现状,文章以美国、日本、瑞典为代表,举例说明了国外幼儿教师的游戏观.提出我国幼儿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应重视游戏本身的价值,让游戏成为儿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自身应有"游戏化"的心态和积极游戏的行为;教师在游戏中要善于唤醒儿童的体验,支持儿童的探索和创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以录像为媒介的集体访谈和多重话语分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城乡幼教工作者对游戏,特别是对幼儿园中儿童自由游戏的不同看法.研究归纳出三种看似不同但实则存在内在关联和相互转化可能的游戏观.(1)儿童自由游戏只是幼儿园中游戏的一种,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也可以被称为游戏.(2)儿童自由游戏是真正的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或游戏活动教学化)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与游戏有质的区别.(3)高水平的自由游戏是儿童游戏的最高境界,"会玩"的儿童才能在游戏中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教师的游戏观影响了儿童对游戏、自由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加达默尔认为:游戏是艺术本体论阐释的入门,是在往返重复中更新自身的活动;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游戏由游戏者和观赏者共同组成,游戏与严肃有本质的联系。这一全新的游戏观念和研究视角,对我们进行儿童游戏教育有重要意义:要求我们从本体论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儿童游戏,充分认识儿童游戏活动自身的价值,严肃对待儿童游戏,充分发挥儿童游戏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儿童的活动方式,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虽然在游戏中有个人单独的游戏、平行游戏等诸多形式,然而团体性游戏在整个游戏中还是占有很大的比重。人们在感叹传统的自然游戏群体衰落的同时,应该看到新形式的儿童游戏群体正在悄然而生,自然游戏群体的衰落并不代表游戏群体本身的衰落。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有其必然的规律,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不可抗拒的。所以,我们应该以乐观、接纳的态度来看待当代的儿童游戏群体。一、自然游戏群体衰落和新型游戏群体产生的必然性本文的游戏群体是指儿童由于活动的需要自愿结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在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如何定位自身的角色?又如何实现区域游戏提优补差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呢?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目前尚未对儿童游戏概念的界定完全达成一致认识,仅对其自主性、愉悦性、社会性、非功利性等特征取得较为一致看法。目前关于儿童游戏的虚构性特征认识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着脱节现象。根据儿童游戏行为与其所处真实情景相符合程度,儿童游戏可以在"虚构"与"真实"之间确定合适位置。可以将广义的儿童游戏定义为真实生活之外的行为,将狭义游戏定义为虚构性程度不同的行为,以有利于教育实践中充分实现不同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个西北村庄传统儿童玩耍和游戏活动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玩耍和游戏活动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山涧村,传统的儿童玩耍和游戏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具有重要的教育意蕴.玩耍和游戏是儿童自由地进行的,是儿童期的人生内容,给了儿童真正的"童年".它们促进了儿童对生产活动和家务活动的模仿与学习,帮助他们了解和学习履行成人后的角色:促进了儿童对村庄的了解和认同;有益脑健体的作用.但是,随着山涧村生产和生活的变迁,传统的儿童玩耍和游戏活动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而作为我国传统民间文化一部分的儿童民间游戏,其游戏内容既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又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是最吸引幼儿的游戏活动,所以把儿童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活动中师又该如何引导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发挥其自主性,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现在我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游戏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者不同的学术背景、观察角度、方法论等问题,迄今为止,人们对于游戏的看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试从理论基础、儿童游戏观、游戏课程设置、游戏式教学法及游戏设备五个方面比较陈鹤琴和蒙台梭利两位教育家的游戏理论,其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开拓视野,同时,也是对当下学前教育界引进外国教育模式过热,而对传统教育文化存在一定程度漠视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幼儿园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游戏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但另一方面对幼儿园实际游戏状况的各种质疑一直存在。研究者通过比较“理想的游戏”“教师理解的游戏”和“儿童经验的游戏”,发现三者存在显著差距,其原因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早期教育的功利化、教师的儿童观、游戏与教学的矛盾关系,及幼儿园游戏未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需要有关,这说明幼儿园教育改革还须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间传统游戏是幼儿及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随着社会转型,城市化的推进,致使民间传统游戏的存在和传承面临着危机:自然游戏群体减化、游戏材料异化、游戏场地窄化、游戏时间短化。基于此,民间传统游戏的弘扬需要家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并使游戏课程化、教学游戏化。  相似文献   

16.
幼儿喜欢游戏,常被人戏称为"游戏人生",确实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游戏,但是在游戏活动中,往往存在教师指导过多、幼儿被动参与的现象。我们提倡幼儿能依据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自己选择喜欢的游戏,尽享自主游戏的欢乐,这样做更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宗旨,更易于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可能有些老师对此抱怀疑态度,这么小的孩子也懂得自己选游戏?在此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每一位老师都要敢于尝试,把主动权交给幼儿,多给幼儿机会,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内容、同伴,学会与同伴交流,我们要用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错误,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位幼儿,让幼儿主权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由于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处理自己与儿童的关系时的态度也就不同,因此,教师的儿童观直接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下面,我们就正确的儿童观与游戏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正确的儿童观必须确认幼儿园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幼儿学习,而学习的主要形式又是上课,因而出现了重上课轻游戏的种种现象。如上课时间雷打不动,游戏时间可  相似文献   

18.
杨婷婷 《学子》2013,(12):33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因此,游戏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与创造力,并且可使幼儿掌握一些知识技能,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在他们的游戏中,他们喜欢制作自己的玩具和工具。老师只要观察,在做游戏的儿童的面部表情就可以注意到,他们的态度是认真和聚精会神的。显然,幼儿自身就有对学习的本能要求,并不一定需要强行将学习的要求加给他们。一、对幼儿游戏教学的理解首先,作为现代幼儿教师,必须由正确的游戏观,教师对  相似文献   

19.
让民间传统游戏回归幼儿的生活与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内在之需,也是提升幼儿发展品质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幼儿园应基于正确的游戏观,着眼于文化传承,创造性地开发和建设民间传统游戏资源。依据其发展价值的不同,可以把民间传统游戏分为运动类、语言类、益智类、表演类等类型,从而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相融合。在内容选择上,民间传统游戏应与幼儿的发展需要、游戏的文化性及其发生时序相契合。在实施途径上,应善于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区角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亲子活动等中渗透民间传统游戏。在组织形式上,应注意整合和改编游戏内容,调整和创新游戏玩法,改革和丰富游戏材料,以更好地满足幼儿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兴趣,维持幼儿的游戏热情。  相似文献   

20.
游戏对于儿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白族传统民间游戏蕴含民族文化精华,贴近白族儿童生活,且游戏资源丰富。随着现代化的加深和电子媒介的普及,白族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游戏种类减少,游戏之文化根基削弱,游戏之物理环境在逐渐地消失,游戏之文化功能减弱。为保存和发展优秀的白族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并使其服务于白族儿童的全面发展,寻找开发之对策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开发白族民间游戏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性和生活性原则,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和亲子活动是主要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