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文言中“战于长勺”、“裹以惟幕”、“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一类句子,人们惯常释作“状语后置”。《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三十八所重点中学教师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讲到“文言句式”时,也把上述现象归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并作如下解释:介词结构“于……”常放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而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因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它究竟是补语呢,还是状语呢?不少古汉语著作都认为是状语,并且认为这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曰“状语后置”。我以为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中,有那么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即介词结构对动词谓语起修饰或补充作用。《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在谈到这种现象时说:“介词结构,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做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后做补语,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现象。”介词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课本里出现好几种文言倒装句式。研究并掌握这些特殊句式,对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确有很大帮助。为此,本文简单谈一下文言状语的前置与后置问题。古代汉语的状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大都是紧接在谓语前边的。但是,有时为了突出或者顺口,常常把状语提放在主语的前边或者是谓语的后边。  相似文献   

5.
文言倒装句式是就现代汉语语序而言的,它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文言现象。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主要包括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介宾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几种类型。下面针对高考中经常涉及的几种文言倒装句进行分类详解,以期有助于广大考生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备考。主谓倒装,又被称为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的谓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感叹句中,会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例如:  相似文献   

6.
介宾结构的位置几乎在任何一本古汉语语法书中都要提及。通常是说:古汉语介宾结构,既可放在谓语的前面作状语,也可以放在谓语的后面作补语。这些话原则上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某个时期,某部著作、特别是某一具体的介词来说,未免过于笼统。对于各个介词所构成的介宾结构,其位置究竟在何处,完全有必要作具体的分析。本文在对《诗经》的全部介词作深入调查的基础之上,选取了“文言里应用最广的介词,所表示的关系也最繁多”的“于”字进行剖析,并试作一些必要的对比统计,力求从一个方面如实地反映《诗经》介宾结构位置用法的情况。同时,希望通过解剖这只麻雀,为上古汉语介宾结构位置及其后来的发展提供一份翔实的资料,以便更好地揭示汉语史的真面貌。  相似文献   

7.
试论状语后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状语后置荆贵生古今汉语的词序基本上是固定的,但由于语言习惯和表达的需要,有时也发生些变化。把谓语放在主语前的叫谓语前置,把宾语放在谓语前的叫宾语前置,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的叫定语后置①。有没有补语前置?没有。因为如果把补语放在谓语前,就成了状语。有...  相似文献   

8.
英语介词在一定条件下可后置,如:在名词性从句和限定性定语从句中介词常后置;有些不定式结构作名词修饰语或状语时,介词后置;关系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介词的位置有时后置;在带有介词的动名词短语中,当动名词短语是被动语态时,或形式上是主动的而含义是被动的,介词则后置;在it引导的强调结构中,介词常后置等。  相似文献   

9.
“补语”和“状语后置”的位置都在谓语后面,因而容易混淆。如:①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③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世家》)①句中介词结构“于长勺”补充说明“战”的地点,作补语。②句中“王”后面省了介词“于”,“王”活用作动词“称王”,“关中”作“王”的补语,补充说明称王的范围。③句中介词结构“以尉首”补充  相似文献   

10.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等词及词组介绍给谓语的词。汉语中的介词大多由动词虚化而来,但又不同于动词。介词不是谓语的中心,不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介词与其被介绍的词语组成介宾结构。介宾结构一般单独在谓语前作状语或谓语后作补语,也可以和别的词语结合,以充当句子的成分。部分介词的宾语可以省略,可以前置。  相似文献   

11.
考生答题情况分析今年湖南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所选材料,是清代湖南名人曾国藩为罗研生所撰写的《湖南文征》写的一篇序言。选材是对“地方特色”呼唤的一种回应,文体的选择也是有创新性的。笔者将阅卷中发现考生在解答这道题目时出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五点:1.不注意紧扣文言句式,搞错词义一个词一般有多个义项,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它的义项只有一个。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实词放在语境中来考查,根据上下文推断其词义。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第9题“间以婀娜之声”,实际上是一个介词结构后置的句式。后置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动词谓语。据此,可推断“…  相似文献   

12.
介词通常放在它所支配的名词或代词之前。但在实际运用中,特别是在口语中,许多介词却要放在名词或代词之后,形成介词后置结构。这类“尾巴介词”常出现在以下句型中:1.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介词可后置。例如:What will you have to pay 150 yuan for?你得付150元买什么?  相似文献   

13.
介词加上宾语构成介词短语,一般在句中充当状语、表语、后置定语和宾语补足语。作介词宾语除常见的名词和代词外,还可以用一些特殊的结构和词类,如不定式、形容词等。本文拟从高考试卷和教材课文中选用若干例句对介词宾语的特殊形式作一探讨。有学生问:“Hisheadwasstuckou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是由介宾词组省略了介词所形成。如沈括《梦溪笔谈·活版》中“以草火烧,瞬息可成”用介宾词组“以草火”作状语;“火烧令坚”由介宾词组“以火”省去介词“以”,只剩下名词“火”作状语;“用讫,再火令药熔”一句,除了名词“火”作状语外,又省略了谓语“烧烤”。再如蒲松龄《促织》中“以金笼进  相似文献   

15.
在文言文中,名词常常可以不用跟介词结合就直接单独作状语,如“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的名词“人”作“立”的状语、“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词“兄”作“事”的状语等。这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它的语法性质是怎样的呢,是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呢,还是名词固有的语法功能呢?早在1898年,中国第一部研究文言语法...  相似文献   

16.
文言倒装句,是文言特殊句式中的一种,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由于古今语言习惯的差异,学生经常混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言倒装句式与英语的一些句式是有相通之处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法律文本中作状语的介词短语“经 动词短语 后“,指出这种结构中的动词的语义在句中可以指向主语,也可以指向谓语.当动词的语义同时指向主语和谓语时,句子可能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8.
一、“以”字用法索源。“以”(),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作ued”,像把形。金文作像人用。《说文》:“以,用也。”《玉篇》:“用也,意也。”因此,它的本义是“用”和“认为”的意思,动词。在古汉语中,“以”的常见用法是作介词,使用频率高,仅次于“于”。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虚化来的。当句子中的“以”带有宾语(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并且它的后面又有谓语Z心词(主要是动词)时,它便与所带宾语组成介宾词组作谓语中心词的状语,有时用在谓语中心词后作补语。这时,它就退居为句子的次要成分,由动词虚化成了介词。“以”…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句子中,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在句中一般居于谓语中心语之前,这种情况学生易于找准。对处于特殊位置的状语(状语前置和状语后置),学生往往望而生畏,难以把握。那么,如何找准前置  相似文献   

20.
一、完全倒装将整个谓语部分放在主语之前,称为完全倒装。1.介词或介词短语作地点状语放在句首时,如果句子的主语为名词,句子要用完全倒装形式。例如:Outside the classroomstood an old m an.一位老人站在教室的外面。In a lecture hall of a university in Englandsits a p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