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师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几点做法真切实在:首先导入新课就让学生"动",教师不包办。其次,谈互动小组的建立,鼓励学生质疑、讨论,自主合作学习。最后,主张让学生从课内"动"到课外,让学生在实践中动口动手,充分开发语文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每点论述都有真实事例佐证。"学生动起来"是文章的主线。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课堂十分强调学生的活动,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很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安排——"要让学生动起来"。在这早已深入人心、也早已流行于课堂的理念的召唤下,如今的课堂确实是热闹了,活泼了。但"要让学生动起来",这只是口号;而"能让学生动起来",这才是实效。"真"语文,需要的是"真"活动;语文课上的活动,也需要求"真"打"假"。如今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的活动的表象背后,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冷眼旁观,需要我们冷静反思:"要让学生动起来",这只是理念;"能让学生动起来",这已是行动;而"真让学生动起来",这才是效果。  相似文献   

3.
"悦动"课堂就是指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悦"与"动",让整堂课"悦动"起来,简言之,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愉悦地动起来,使学习过程轻松愉悦,知识情感自然内化,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现象一直是文言文教学的怪圈。如何更好地克服"高耗低效"的现象是当前中学语文教改的关键。笔者认为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法,它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在语文教学中"探潜增效"的良好方法。本文从激发兴趣,使学生乐意动起来;鼓励质疑,让学生愿意动起来;指导方法,让学生快意动起来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文言文教学"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动起来"是美国课堂的一个特征,不只是教师在动,学生也在动。在某些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教室里可以随意走动,他们可以从教室的前面走到教室的后面,也可以从教室的里面走到教室的外面。学生因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任务和不同的想法而动起来。这种"动起来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的根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现代教学中,"教"不是单纯地去教给学生知识、方法,而是要教会学生"会学",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呢?通过自己对一些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及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动心、动眼、动口、动  相似文献   

7.
"动"起来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教师要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让学生的"情"动起来,用教师的机智和热情带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课堂"动"起来,让学习"活"起来,让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高效的,魅力无限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文言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几乎占整个语文教学的三分之一,因而,文言教学势必成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中学语文的难点。教师怎样打破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动起来,不再视学习文言文为畏途。一、激发兴趣,使学生动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应该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动眼、动嘴、动脑、动手,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使得课堂充满着生态生命活力.在教学中,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就要营造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互动",这里指的是安排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动起来,是"形动"还是"神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材难易度和学生差异度的结合点上,巧妙运用好"互动",让各类学生都尽可能地做到"动"在关键处,从而创新语文课堂,优化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总是把自己的主导地位体现得酣畅淋漓,还是"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这恰恰忽略了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主人、主角.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放手,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角,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真正让语文课堂的"主体"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教与学才能彰显鲜活的生命力,学生的素质才能最终得以切实提高。那种"满堂灌"式的、"师问生答"式的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教学已经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那么,怎样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本文试从让学生动起来的条件、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探讨语文课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语言能力。语文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形式,不断地探索,采用创新的组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能够出彩,别具一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可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人文素养是初中语文课的神圣使命.当下,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很多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更加讨厌语文课,他们不想读书,不会读书,更谈不上热爱读书;很多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作文等相关语文素养非但没有提高,还有下滑的趋势,学生们越来越不会说话了,越来越不想说话了……这种情况,实在令人优虑.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让初中语文课"动"起来,让学生们真正动起来,还需要多方长期不懈的努力.笔者认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让语文课"动"起来,以下三方面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中职语文教学三字诀——活、动、乐,即: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生动课程,让课堂活起来;要构建开放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要探索趣味课型,让气氛乐起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学的模式越来越多,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无论教学方式如何改变,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语文味",教师要用语文独有的美去丰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上恣意挥洒,进而使思维变得敏锐,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陶冶;让语文课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声悠扬,其味弥香。  相似文献   

17.
如何才能让物理教学取得高效?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在我看来,高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教学中拨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要实现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动得有意义,动得有深度,动得自在,物理教师需要四个意识:人文意识、学科意识、方法意识、时代与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18.
郑亚群 《四川教育》2007,(10):34-34
目前,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感悟和理解为重点的语文阅读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发挥语文课堂活动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活动要把握好三"动",即"动之有趣"、"动之有思"和"动之有度",才能提高活动的有效  相似文献   

19.
"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以持久,要让他们坚持一节课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课是很困难的。但是,若能够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效果反而会好得多。在课堂上我们该怎样让孩子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要敢于打破框框套套,冲出语文、数学等课程教学模式的限定,创造出符合音乐课教学规律、教学目标和高效、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模式来,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这种“动”,是在教师的科学方法推动、促动引导下,逐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心扉自由地接受音乐美的沐浴,提高音乐修养,培养起音乐情趣的“动”。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懂得音乐构成的基本原理,进而能更准确地理解和体会音乐的美,掌握音乐的精神愉悦方式。但是,音乐基本知识本身是枯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