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方超 《寻根》2016,(4):16-19
在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大社村北的太行山脚下,有一座修建于北魏太和三年(479年)的盘谷寺。寺前最显眼的一处石阶上,有一座八角重檐尖顶的御碑亭。亭中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碑首刻有"歌盘合契"四个大字,意思是将歌颂盘谷寺的文章合镌在这块碑上。碑文分三个部分,一为唐朝大文豪韩愈的著名散文《送李愿  相似文献   

2.
在新平县五桂山后的平甸乡牛肩头坡山丫口.现今屹立着一座高3米多、宽2米零,形壮如一座石门有台基,门内有一块整体石碑,整座“诰封碑”用尚好沙石,手工精刻而成。方形的石柱、石墙、石瓦。此碑座西朝东,端正庄重,门内可容纳两人下棋有余。碑清楚(见附图)。  相似文献   

3.
松溪发现最早的“交通法规”魏农,陈有仁最近,闽北山区松溪县在渭田乡溪尾村发现一块宋代开禧年间交通法规石碑。这是该县近年来在旧县乡交溪码头、渭田乡竹贤村发现相似两块交通碑之后,发现的第三块记载我国最早、最完整交通法规的石碑。松溪县地处闽浙赣三省交接地,...  相似文献   

4.
李文君 《寻根》2024,(1):103-109
<正>《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由国家文物局核定并公布,入选《名录》的清代碑刻共169通,其中就包括晚清金石学者吴大澂书丹的3通碑刻,分别是:第1545号,吉林省的中俄边界清勘界碑(土字碑);第1585号,河南省黄河博物馆所藏的光绪十四年“郑工合龙处”石碑;第1653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所藏的三关口筑路碑。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遵义县新舟镇沙滩村乐安江畔,耸立着一块2米多高的石碑,碎后封上堆顶,像一座小山丘,这便是清朝光绪年间两度出任驻日钦差大臣、公使黎庶昌先生的夫人赵文娟之墓。石碑上接着“浩封钦使一品黎夫人墓”等字样。不久前,在这块石碑眼前的土中,又起出了另一块埋葬了一个世纪的石碑,上面依手迹原样按刻着著名的日本才女、汉学家藤野真子撰写的娟秀而略具正激之之风的“清国饮差大臣黎公夫人赵氏墓志铭”。由这篇寄自东流的墓志铭中,我们得以知道一位中国外交官夫人与一名日本孤女结下的母女般的深情。光绪七年(1881年),刚从西…  相似文献   

6.
陈福季 《寻根》2000,(6):92-93
一九九九年,著名女作家苏雪林逝世,不少媒体称她享年一O四岁。一九九八年,苏雪林曾回到阔别六十多年的家乡安徽。《寻根》一九九九年第四期也曾刊出题为《苏雪林一O三岁回故乡》的报道。但有关工具书载.苏雪林的生年多为一八九九年。 “苏雪林(一八九九),原名苏梅,笔名绿漪、杜若、天婴、灵芬等。雪林是她的字。她原籍安徽省太平县岭下村。”(盛英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八九九)……”(马良春、李福田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九OO-).女作家,…  相似文献   

7.
高水然 《寻根》2000,(4):104-106
河南淇县有一通扯淡碑,远近闻名。这块高不过2米,宽不过1米,厚约0.3米的石块,认真说不能叫碑,叫碣比较合适。因为其顶端是半圆形的。清潘霄昂《金石例》中说:五品以上官员死后,其墓前可以用碑作纪念物;五品以下官员的墓前只能用碣作纪念物。扯淡碑,无非是民间的习惯叫法。  相似文献   

8.
“328804.9,2763415.96”,这些犹如密码一样的数字,其实是地图坐标,即赖茂村的出生地——台北县坪林乡阔濑村的豹子厨。豹子厨海拔600多米,即使交通便捷的当代,仍有很多人好奇地打听此地的风情物貌。豹子厨在人们倡导生态平衡、休闲旅游、崇尚自然的当代,的确是都市人的向往之地。豹子厨空气清新、水草丰美,不失为令人心旷神怡的一片现代净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西南海岸有一个叫波斯科诺(Porthcurno)的小镇.虽然它地处偏远的天涯海角,可却每天吸引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因为这里有一个英国乃至世界稀有的悬崖剧场.即米奈克剧场(The MinackTheatre)。米奈克在康沃尔(英郡)方言里意为岩石,由于剧场三面临海且建造在崖石和峭壁上因此得名米奈克剧场。 米奈克剧场是一个半圆形的露天剧场.由于它形状颇似希腊古剧场而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古典”剧场。该剧场的舞台为一块 100平米左右用花岗石铺就的平地和一块10平米大小突出的圆台,舞台的背景…  相似文献   

10.
韦皋《大像记》碑史迹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皋《大像记》碑史迹考略干树德韦皋是唐代德宗贞元年间的剑南西川节度使。《大像记》是他主持建成乐山大佛后所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文的省称。该碑镌刻在大佛石窟外侧右面的临江峭壁上,是一通巨形石碑。它已存在了近1200年,从巨碑的镌刻,经碑记的流传...  相似文献   

11.
刘汉忠 《寻根》2013,(1):27-28
《荔子碑》以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得名,文字是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结末的《迎享送神诗》,故又称“迎享送神诗碑”。两百多年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书写了这段文字,而在罗池庙(今柳州市柳侯祠)刻碑,则在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荔子碑》上石后,  相似文献   

12.
永福  兴堂 《滇中文化》2004,(3):29-30
位于易门县城东12公里大谷厂村后,1.5公里处的扒河上。坝高78.3米,宽197米。库区河湾曲折迤丽,峰嶂峻险奇秀,加之日出日落“金波粼粼,红霞万倾;华彩异常,“而又名”金三峡“风景区。  相似文献   

13.
赵春万 《寻根》2008,(2):137-139
读读鲁北的村名碑,你会发现这些碑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永乐年间由山东即墨迁来”,“永乐年间由寿光迁来”……这些碑文深层的意思是在向人们倾诉历史上发生在鲁北的一个重大事件——“燕王扫北”。  相似文献   

14.
被历史记载说“万峰插天,中通一线”的娄山关,处在贵州省通往西南重镇重庆市的要道上。这里是大娄山主峰的唯一关隘,海拔1440米,周围树木葱郁,东西两侧为尖山锁峙,南北是高差400米以上的峡谷。川黔公路在群山之中蜿蜒而过关口,川黔铁路则在关下穿山而过。娄山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关上除了战垒壕堑仍有迹可寻之外,还立有毛泽东手书《忆秦娥·娄山关》诗文的大理石碑、红军战斗纪念碑和当代书法家舒同题写的字径23米的“娄山关”摩崖石刻。娄山关以其雄伟险峻和历史沧桑,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展示。以它为…  相似文献   

15.
张慧卿 《寻根》2008,(5):108-112
福建漳州张氏德远堂祖祠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祠堂前所竖23根高达10米的“石龙旗杆”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多、最完好的一处石龙旗杆群。1991年3月,德远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卞孝萱 《寻根》2007,(6):106-107
清扬州府江都县(今扬州市)方尔谦(地山)、尔咸(泽山)兄弟,诗名早著,海内称为“二方”,兄为“大方”,弟为“小方”。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合校本)》云:  相似文献   

17.
渡桥袁氏     
渡桥袁氏施晓平江苏省苏州市东南十余公里处,有一个自然村叫渡桥,因该村有一座平板石桥叫大兴桥,吴语“渡”、“大”同音,故名。又称袁村。渡桥古属苏州府长洲县东吴乡,后归元和县尹山乡,今为吴县市郭巷镇六浦村所辖。村南不远即是吴淞江(上海市苏州河的上游),北...  相似文献   

18.
清朝著名朴学大师俞樾书张继诗《枫桥夜泊》石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于开元年间赴京应试落第,返经枫桥,舟船停靠一宿,触景生情所赋。诗韵钟声,脸炙人口,使寒山寺名扬中外。(枫桥夜泊)人选(唐诗三百首》,现今仍入编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科书,日本仍人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惜乎唐张继手迹未能传世。清代叶昌炽著(寒山寺志陆二(志碑》,“张继留题内翰书”;读程师益诗,知此寺旧有宋石,今所存者,唯前明文征明、唐寅两竭石为最古,但已剥蚀过半。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碑文化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碑即已出现。在广表的华夏大地上,绚丽精美的石碑数以万计,犹如莽莽的碑林,浩瀚的碑海。绵延数千年而今益见其盛的神文化,经史子共存,佛儒道齐全,融文章、诗词、史实、书法、绘画、雕刻、造型、工艺、礼仪、风俗等于一炉,内涵博大精深,影响贯及古今,是了解几千年华夏文明史必不可少的实物依据,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碑林随着各种类型的碑的日益兴旺,自宋代以来,对碑的收集、保护、研究工作日益受到重视,驰名于世的碑林应…  相似文献   

20.
魏华 《滇中文化》2006,(3):28-29
在中国“八景”之多,几乎遍布九州。倘如你从北京出发往南旅游,什么“燕京八景”、“太原八景”;“关中八景”、“洛阳八景”、“潇湘八景”、“羊城八景”等等,等等,不可胜数。这还是又八景,小一点的更多。以安徽省为例有“古庐州.八景”(合肥县)、“凤台八景”、“芜湖八景”,“铜陵八景”。“龙舒八景”(舒城县)、“岳西八景”等。这些是可从新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中找到其景点的。其实。正如《洞庭湖志》所说的“各郡县均有八景,处处皆然”,以至“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字,靡不有八景(诗)”(《寄园寄所寄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