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是由对吴晗所编《海瑞罢官》的错误批判描开序幕的。 1959年4月,在中央上海会议总结“大跃进”教训时,许多同志都提出了要讲真话的主张。毛泽东同志便讲了明朝官员海瑞“直言敢谏”的故事,并号召人们学习这种精神。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明史专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于6月写了《海瑞骂皇帝》一文,9月写了《论海瑞》一文,1960年又写成了京剧《海瑞罢官》。但自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直言批评“大跃讲的”错误后,政治气氛已逐渐变化,毛泽  相似文献   

2.
关于《海瑞罢官》的批判是建国后的一场重要历史事件,这场批判运动演变成为一场政治批判运动,最终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海瑞罢官》的创作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源于毛泽东提倡刚正不阿的海瑞精神,在当时全国各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海瑞热"。为响应领袖的号召,紧跟当时社会潮流,明史专家吴晗对海瑞进行集中研究,开始创作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师大历史系师生,在去年12月分别举行了关于《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会,现将以上三校讨论情况综合报导于下: (一)怎样评价《海瑞罢官》? 河北大学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完全同意姚文元同志的观点,认为《论海瑞》和《海瑞罢官》抹煞阶级斗争、极力美化封建统治阶级、宣扬阶级调和论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混淆了剥削和反剥削的阶级界线。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论海瑞》和《海瑞罢官》揭露了封建官府的黑暗统治,使人们  相似文献   

4.
有关海瑞的著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海瑞在世时期,然直至20世纪上半叶,国内有关海瑞的研究仍缓慢地进行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海瑞精神的提倡以及《海瑞罢官》相关辩论的展开,海瑞研究虽束缚于政治的镣铐下,仍得以迅速发展。80年代之后,学科的综合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宽等,使得海瑞研究逐步走向纵化、深化,无论在数量,抑或质量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总体阅读思考】本文选自《明史》,以史实作为素材,内容十分翔实。因此,阅读本文,要注意重内容之理解。要求明确:①文章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海瑞的?②这些事例表现了海瑞什么样的思想品格?③文章是以什么作为写作的线索的?此外,读历史人物传记,还要学会中肯地评价人物。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政治生活中曾引起波澜的人物,(文革十年动乱,首先就是从“四人帮”批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起的。)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对海瑞来个重新认识,并且不是泛泛地认识,而是要联系现实生活、现实政治来认识这一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当然,历史人物也必然会有历史的局限性,评价海瑞,既要肯定其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也要指出他的局限性。读史与评史结合起来,方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二册《海瑞传》对“休休有容”作注曰:“乐而有节的样子。”这个注释是不确切的。这段文字是写海瑞对当时的两位朝臣徐阶和齐康的评价,持论公允,为人称许。“休休有容”是用来评价徐阶的。查《古代汉语成语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85年10月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前,江青勾结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密谋策划,围剿《海瑞罢官》,他们炮制的反动黑文《评新编历史刷<海瑞罢官>》,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在上海发表。这是“四人帮”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现代文字狱的第一个严重步骤。当时《人民日报》在转载姚文元的文章时,加了一个经过周总理审定的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的按语,这个按语完全符合毛主席“百家争鸣”的方针,江青对此恼羞成怒,发动了对《海瑞罢官》更大规模的围  相似文献   

8.
海瑞断案     
编者推荐:标题为"海瑞断案",而首句为"海瑞罢官"——深化了其后故事的含义。海瑞罢官,遂携子孙游览大川名山。一日,至泗洪,  相似文献   

9.
据《海刚峰先生文集》记载,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海瑞受泉州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影响,以一篇《治黎策》的文章中了乡举。这篇策论中提供了解决海南岛黎族问题的一些建议。当时的主考官为泉州府晋江池店村埕头人林宗和,后为海瑞的老师,海瑞曾为他的老师池店林氏祠堂题匾。匾额匾面红底金凸字,左上署“嘉靖乙亥春月”,中书“林氏祠堂”四个大字,右下落款“海瑞书”,并有一印章。  相似文献   

10.
自五十年代以来,学术界研究海瑞的论文涉及了他的政治思想、社会思想、哲学思想和经济思想,但海瑞的法理学思想至今尚未有人作专门的探讨。我们知道,海瑞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不畏权势,“不怕死,不要钱,真是铮铮一汉子”(明·何良峻《四友斋丛说》序),研究海瑞的法理学思想,有助于海瑞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8—9期刊发的刘兴桥老师《(胡同文化)的“文化”究竟作何解》(以下简称“刘文”)一文对“文化”一词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刘老师能看到“众人未见之处”,敢于质疑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刘老师认为,《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含义不同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是关于1949年以来中共党史的权威著作.本书也是中学历史教师讲解中共党史的必备参考书之一。该书下册第530页,记录了1959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他(指毛泽东)赞扬海瑞批评嘉靖皇帝的勇气,海瑞写给皇帝的那份信,那么尖锐,非常不客气。海瑞比包文正公不知高明多少”。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2004,(12):8-9
自2002年天津市被确定为教育部“十五”重点项目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纲要》行动计划”)试点省市,天津幼师附属幼儿园被确定为全国贯彻《纲要》试点园之一以后,我们提出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扎实实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以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努力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 ,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 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讲话》精神 ,特别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此 ,教育部于 2 0 0 1年 7月 2 6日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并把贯彻《讲话》精神 ,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  相似文献   

15.
刘锦蓉 《教育导刊》2004,(20):32-3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颁行,为我们描绘了幼儿教育的理想蓝图,也对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专业化”要求。根据《纲要》精神,幼儿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重要的是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对幼儿园管理者来说,这不仅仅是落实《纲要》精神的行政工作,更是对如何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思考。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前军  吴畅 《物理教师》2004,25(4):3-15
1高中新教材的修订思想 目前高中教材使用较多的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以下称作“新教材”),它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规定,遵照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按照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相似文献   

17.
【阅读导引】  吴晗 (1909- 1969),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市副市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就把吴晗同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诬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在全国进行批判,致使吴晗受尽迫害,蒙冤而死。吴晗同志勤于治学,学识渊博,著作颇丰。与邓拓、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辟了《三家村札记》专栏。吴晗先生写了许多介绍古人读书治学、做事做人以及有关生活知识经验的杂文。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文学史上笔记小品的传统,杂文写得新鲜活泼,别开生面,深受读者的欢迎。在我国现代杂文史上是…  相似文献   

18.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其“平生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故世称他为刚峰先生。一般认为海瑞属回族,广东琼山人,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主阶级的改革家和实干家。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1564年1月)出任江西兴国知县,因政绩卓著,于嘉靖四十三年十月(1564年11月)破格提为户部主事。海瑞在兴国任职期间,致力改革,使兴国百废俱兴。  相似文献   

19.
邓拓的《燕山夜话》及其同仁的《三家村札记》,连同吴晗的历史剧《海瑞罢官》,应该从政治及纯学术两个层面或向度予以客观剖视。实质上是作为官员的邓拓,与普通正直的知识分子在人文情怀上具有相通的命脉;他们将“五四”以来所形成和流传的科学民主的现代观念,以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感时忧国的道德自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精神,使其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20.
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言。海瑞忠诚刚直、不避权势,勤俭自奉、两袖清风在诬陷排挤、几经颠踣中度过一生。《海瑞传》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史笔,摭其与主题有关的事实,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不加臧否;但另一方面却从海瑞的所作所为,从奸佞邪恶者对他的百般陷害,从人民对他的由衷爱戴等错综复杂的情节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他的形象。因此,可以说反衬、烘托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本文共分两大部分。从开头至“十五年,卒宫”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主体,写的是海瑞的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