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一些在过去认为错误的搭配,可能经过大众的广泛"错用"而延伸出新的用法,从而成为流行用语。高量程度贬义形容词的褒义使用已经为受众所普遍接受并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严重"为例,分析其演变过程及它与"同意"等词语搭配所产生的语用效果,探讨这类词异化使用的成因和语用效果,以期对高量程度贬义形容词褒义使用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在词语搭配中,有些名词前冠以"二"后出现的贬义色彩,如:二流子、二愣子、二杆子等,通过对数词"二"共时和历时层面的观测,并结合中国"二"的传统文化内涵,探究"二"的贬义色彩真正来源。  相似文献   

3.
《史记· 纣王本纪》中词汇丰富、复杂、表现力极强,叙述中存在大量使用同一汉语词语刻画出不同人物性格特点.词语的褒贬色彩亦较为多样,不仅使用了褒贬色彩分明的词语,亦使用了寓贬义于中性词甚至褒义词后的词语.同时存在相当多的文化负载词,于是怎样选词以忠实文意并展现其超凡的语言表现力,怎样避免文化负载词带来的阅读接受障碍,则成...  相似文献   

4.
<正>人之于物多有好恶之感,因而词语中有褒贬之义,成语也不例外。但褒贬色彩并非一成不变,有些会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好恶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从成语感情色彩变化的历史看,历来由褒转贬者多,如"大放厥词""亦步亦趋" "明目张胆" "钩心斗角",原来都是褒义的。近来,一些贬义成语如,"趋之若鹜" "守株待兔" "一塌糊涂",也开始有转为中性乃至褒义的。"始作俑者"也可视为其中之一例。  相似文献   

5.
社会语义学认为,社会因素对语言单位意义的形成、变化以及语言单位的使用产生影响。俄罗斯社会的剧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语言中,语义互变现象十分活跃,其中最突出的是词的修辞色彩的变化。词语的感情评价色彩或由褒义转化为贬义,或由贬义转化为褒义.或褒贬义转为中性,或褒贬意义兼容。这种语义互变现象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心理倾向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伸出你的手     
<正>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一、用词要准确。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用带有歧义的词语。在表达中,凡属关键的地方,为避免误解,尽量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多义词。二、语意要连贯。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使文章通顺,条理清晰。三、表达要注意分寸。"分寸"主要体现在:要褒贬恰当,许多词语都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在作文时,应注意恰当选用褒义和贬义,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此外还要得体,得体就是讲话、写文章因时、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日语里,"鬼"这个字的写法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读音不同。而且有关"鬼"的词在汉语和日语里都多用其比喻义,很少使用"鬼"的本义。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认知视角对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特别是隐喻用法加以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汉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比日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多。尤其是表示"讨厌"的贬义用法多。汉语里有强烈的否定意义的用法,而日语则没有。另外,汉语"鬼"的词缀贬义用法比日语丰富得多,更有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考虑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准确地理解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从而避免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误译、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8.
ABB式重叠词是最近一段时间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类词语。从内部构成来看,它有主谓式和动宾式两种不同的类型;在语义上都带有贬义的色彩,讽刺的意味较强;在语用方面具有简洁性、概括性和模仿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造成"这一词语的词汇化,是伴随它所带宾语的多样化,抽象化以及色彩化(贬义)交叉进行的.语用频率效应促使"造成"一词带上贬义色彩,并高频率地使用在消极语境中.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词语搭配的语义分析吴潜龙语言之所以具有无穷尽的表达力,是因为它本身丰富的词汇和词语之间的搭配。这些搭配可以用来表达各种意义和概念。词语搭配为一种语言提供了形象、生动及准确的表达法,也为研究一种语言提供了大量的材料。长期以来,搭配(colocati...  相似文献   

11.
颜色词红色在英汉语言文化中含义极其丰富,有虚有实,有褒有贬。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译出红色的真正内涵,不仅需要译者有着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求译者熟悉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象征意义。试分析红色在汉英语言中的基本象征意义,探究其基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是德国语言学家赫尔曼·保罗首先提出来的,引起词语感情色彩变化的有客体世界、主体世界、语言世界三方面的原因.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丰富多彩,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有些褒义词以及中性词,逐渐演变为贬义词.二、有些贬义词以及中性词,逐渐演变为褒义词.三、有些褒义词以及贬义词缓慢成为中性词.四、有的词语正处于两种感情色彩的反复出现难以确定的阶段.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是在渐进中完成的,中间往往有一个较长的不同色彩的交叉时期.掌握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情况,才能避免词语运用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新词义的“土豪”是随着网络发展而出现的,现在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土豪”最早可以追溯到晋宋时期,早期的“土豪”是褒义色彩,随着词义引申变化,在清代逐渐发展为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而在21世纪的今天,“土豪”有“土气的富豪”或“又土又豪”的新词义。感情色彩灵活多变。这种词义的变迁。“土豪”的构词方式由原本的偏正式也可重新分析为联合式。“土豪”一词成为新词语主要是由旧词赋新义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彝语南部方言纳苏话存在大量的词重叠用法,主要有AA、AAB、ABB、ABA、AABB、ABAB、ABAC、ABCB及ABACC式等九种主要类型。作为一种超词结构,彝语南部方言纳苏话词重叠有调量作用,有时量或动量增加,程度加深,表褒义的情况,但也有更多的减量,表贬义。无论哪种情况,词重叠的灵活使用使彝语纳苏话表达更加形象生动,这可能源于彝族固有的诗意思维与诗化表达叙事传统,词重叠及其使用属于彝族诗体言语结构及其方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英语称谓词语义不对称所影射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义角度分析英语中的称谓词发现,男性称谓词和女性称谓词在语义上具有不对称性,许多女性称谓词不具有和对应的男性称谓词完全对等的涵义。男性称谓词的内涵意义通常是积极的、肯定的,大多具有中性或褒义色彩;而女性称谓词的内涵意义往往是消极的、否定的,贬义诋毁色彩比较明显,反映女性被动、附属、次要的社会地位,影射着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均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的现象。在英汉翻译中,应从词义搭配、词义的褒贬和词义的轻与重等方面正确地选择词义。  相似文献   

17.
词义确定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一词多义、一词多性、词的连用搭配、词义的褒贬、词义的引申及习语这六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词汇重叠式是词汇的一种构形形式,形式的增加导致意义的增加。词汇重叠式所附加的意义可以归纳为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前者包括意义的增加和减弱,后者包括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  相似文献   

19.
成语感情色彩的历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中有一部分成语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其附属的感情色彩义发生了变化 ,有的由褒义变成了贬义 ,有的由贬义变成了褒义 ,有的由中性义变成具有褒贬的意义。导致这些成语的感情色彩义发生变化的原因大致有 :语境的变化 ,人们观念的发展 ,社会交流的深入等。  相似文献   

20.
贬词褒用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应用甚广,它能够强化语意,浓化感情,活跃气氛,给语言增添含蓄动人的魅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贬词褒用的一些实例加以具体分析,探讨易色后的词语独特的修辞功能和艺术效果,展现其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