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影片《怪物》是韩国年轻导演奉俊昊的第三部长片,他曾凭借其第二部作品《杀人回忆》取得的票房成绩和电影节各项大奖而名声大噪,如今他的新作《怪物》再一次刷新了韩国票房的各项纪录。  相似文献   

2.
Faction是指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电影,即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或以现实人物为原型改编的电影。2012年韩国电影观影人次继2011年首度破亿后,2013年韩国电影产业又一次取得了惊人的飞跃,总观影人数达2.1亿之多,打破了韩国电影票房史上的最高纪录。这一年,韩国影人们不仅以风格化和国际化的执导受到全世界观众的瞩目,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也以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实践精神,接连创作出票房口碑俱佳的好电影。除了进军好莱坞的金知云、朴赞郁和奉俊昊,亦有以故事情节动人情感细腻取胜的中低成本投资。而其中Faction电影表现突出,一直受到专业人士,甚至普通民众的关注。本文则以2013年十大票房中3部Faction电影为例浅谈它们相关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雪国列车》与导演奉俊昊过往作品的最大区别可能是以下几个要素:英语片、国际明星阵容、主打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4.
电影《寄生虫》由奉俊昊执导,宋康昊、李善均、赵茹珍主演.讲述了三个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因谎言相互交织、侵蚀,底层人"寄生"于上流阶层中,逐渐变异,最后走向悲剧的故事.整部电影采用了超现实主义手段——誊印法,通过舞台剧的戏剧冲突、对称的人物形象、呼应的隐喻符号进行构建.本文将从人物形象、蒙太奇、符号学的誊印方式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朱婧 《今传媒》2013,(11):102-103
岩井俊二由于其电影题材选择的持续性和具有高度识别性的个人化风格,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新锐电影作者之一。本文通过对岩井俊二及其电影作品的探讨,阐述岩井俊二成为电影作者的原因和过程,分析其作者电影的特点,并对作者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玉祥 《今传媒》2016,(1):110-111
人才培养是电影产业迅速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韩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所主导并实施的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尤其是行政措施的妥当、人才教育的改革、政策法规的完善以及民族情感等多层面的支持,使得韩国电影产业迅速成为本土市场的统治者,在世界电影的发展浪潮中独树一帜.本研究对1998年以来韩国电影产业概况进行了剖析,并以此为基础,从韩国电影人才教育的多个层面分析了韩国电影产业迅速崛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华子祺 《东南传播》2023,(7):97-100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韩国制定多项政策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将电影作为核心构成要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韩流”。本文通过梳理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具体阐述构成外部因素的韩国文化产业政策、专门性组织结构、电影产业法律法规,分析韩国电影自身的国际化叙事、文化价值传播和文化共情力等特点。通过追踪其发展规律,可以为我国电影产业的优化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题材一直是最受电影观众青睐的类型片,如意大利的黑手党故事,美国的黑帮与毒枭,以及东南亚的冷血杀手,但始终能在艺术与商业领域长期达到某种平衡的是近年的韩国电影.韩国帮派电影,在内容和类型上想方设法推陈出新,呈现了另外一种视角,往草根及人性的深处渗透,讲述当下与现实,在表现黑社会现实力度上,不减反增,叫好又叫座,题材大胆,新意十足.本文就韩国帮派电影的历史传统演变与当下创作的类型特征和作者化的表达方式,对韩国帮派电影的类型特征、创作风格与叙事策略等多维度加以考察,从而总结梳理韩国帮派电影这一类型电影在新世纪以来的演变特点,勾勒一个较为清晰的韩国帮派电影新面貌.  相似文献   

9.
"青春"是一个普遍性的时间概念。所有人都经历过青春时期,对过往的那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情感是有很多普遍共鸣的因素。"青春"叙述是超越时间与国境,不断制作影片的老题材。韩国的青春电影有着其独特的特点,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在文中主要就韩国电影三部曲进行分析,在了解韩国青春电影的同时,为国内青春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95年以来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发展历史、制度建设、融资途径、发行流通体系、大片策略、电影节等方面探析了韩国电影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就其明显的文化产业特征与文化力量进行解读,最后对2006年以来韩国电影发展乏力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 作为最能体现好莱坞样貌的民族电影代表,韩国电影近十多年来势头勇猛,使其成为了当今时代仅次于美国的真正电影强国.因此,认识和分析审美情趣上与我国较为接近的韩国主流电影倾向,对逐步产业化和渐次类型创作主流化的我国电影市场,无疑能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力于介绍《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的同时,对韩国电影振兴中的文化、体制等元素进行考量,进而反思国内电影产业的困境,探究原因,并指出中国电影业的两个障碍:生产许可证制度与资金来源的单一化,进而试图从把电影分级制度再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及学习韩国电影业开放与合作的姿态等方面,使此困境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13.
《信息系统工程》2009,(3):78-78
韩国电信部门监管机构——韩国通信委员会宣布,韩国将在2013年前建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宽带网络,届时网民只需用一两秒钟就可成功下载一部电影。  相似文献   

14.
韩国电影最高荣誉"青龙奖"不久前在汉城揭晓,今年韩国票房热门影片《实尾岛》在艺术成就的评选中大获全胜,卷走"青龙奖"最重要的三大奖项: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男配角。在韩国实现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实尾岛》,从类型上看只是一部商业动作片,但是它却成功地将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起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题材的特殊性。《实尾岛》是根据韩国历史上的真实  相似文献   

15.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5,(3):12-12
宋任穷:开国元老辞世 曼德拉:坦承独子死于艾滋 马顺苏:特大毒贩缅甸落网 李基俊:韩国副总理就任两天辞职 第13亿小公民张亦弛:符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佳琪 《今传媒》2016,(11):95-96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韩国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量的热播剧抢占人们的视线,与此同时,韩国电影无论是在产量、票房以及获奖等方面也都显示出异军突起的局势.韩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不禁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反思,由此本文通过分析韩国电视剧以及电影在叙事方面的优缺点,希望对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范炀 《新闻世界》2010,(10):150-151
爱情片作为韩国数量最多的类型片种,有着最为成熟的类型规律和商业模式。本文将以对韩国爱情片的分析为基础,着重研究韩国类型电影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勇  刘家豪 《现代传播》2024,(2):93-100
电影通过将政治信息故事化并糅合到国家叙事文本中,从而塑造着国家形象并传递其政治价值。当前韩国电影影响力攀升,中韩电影创作从叙事文本与价值立意的偏差形成了在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中韩两国都曾面临国家硬形象电影的传播困境与从单一性创作转向交融性国家叙事的转变。而韩国电影跳出以自我为中心和排他性民族主义表达框架后取得的成功,对中国电影创作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价值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菲 《东南传播》2012,(1):77-79
近年来韩国电视剧、音乐、电影在中国文化市场掀起滚滚"韩流"热浪,让中国观众记住韩国明星、电视情节的同时也逐渐了解到韩国文化。同属于儒家文化圈,我们在了解韩国文化的同时,韩国人尤其是接触过中文(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如何呢?本研究将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中韩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他们对华语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同层次的认知程度差异以及具体分析韩国留学生认知与他们学习中文的时间、在中国的居住时间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向标榜态度和独立品位的法国《电影手册》评选出了2013年的十佳电影。韩国导演洪尚秀的《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上榜。这位被誉为“韩国作者电影第一人”的导演仍然秉承着自己“我看着生活的空隙”的哲学准则。用一段极其生活流的故事,穿插起梦境、虚实、欲望与困境。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