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浩 《英语广场》2023,(7):133-136
高校外语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出发,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翻译课程教学要求,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本土优势资源,突出地域文化特点,使本土文化资源成为中国文化课程的补充,实现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对中国文化翻译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合课程基本要求、教学目标与人才能力培养要求,探索豫中本土文化在该课程中的融合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教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地域文化教学具有可利用资源丰富、便于组织和实施、教学成本低、易于把握的特点,完善地域文化教学体系建设,如教学方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可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效的文化支撑,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可以增强留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感悟,为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齐鲁文化,试从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策略创新和注意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相关探析。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因材施教、提升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优质素材.文章在走访了解"漳州古聚落"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科本质特征,对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流程与方式进行研究,促成"漳州地域文化"转化为"地理课程资源",使地域文化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构建高效且有特色的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4.
河南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形式丰富多样.在河南高校地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中,目前还存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等问题.强化地域文化教育,需要将地域文化教育科学地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通过师资培训等引导教师积极、有效地开发地域文化课程资源,需要创新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课程资源中,地域文化资源被思政课教师广泛关注和应用。地域文化资源是思政课课程资源的一朵奇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地域文化资源运用于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魅力思政课。  相似文献   

6.
对外汉语教学中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并呈现出多元特征。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对外辐射面非常广,是传播地域文化的主阵地。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层面还是从国际文化交流的角度看,都要充分重视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从文化教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另一方面要结合留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开设综合文化体验课、民俗文化课及有关黑龙江文化交流史的课程,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韩山师范学院座落在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潮汕区域,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有必要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课程的教学中结合岭南地域思想文化的讲授,以加强课程间的融合与互动、增加学生对地域思想文化的认知为目标,进行课程资源、师资资源、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调整改变.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中文的文化教学中开展地域文化教学,有利于在突出办学特色、丰富文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留学生专业了解留学所在地的文化,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文章基于哈金森和沃特斯(Hutchinson&Waters)需求分析框架,结合地域文化相关理论和前人对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对云南两所高校的179名本科留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云南地域文化特色和学习者需求,参考相关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体例,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等四个部分,设计编写了云南地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以期为云南高校开设地域文化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开发、整合当地教育教学文化资源,有利于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将吴文化融入现代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引导学生涵养儒雅气质,提升文化品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社会文化资源与校本资源有机融合,也有助于构建开放有活力的高中语文课堂.文章基于目前吴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从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学生素养、构建语文课程三方面深入探讨吴文化课程资源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价值和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地域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以其多种表达方式和深层次地域内涵为特征,其中客家文化近年来备受教育专家的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因地制宜,开掘客家文化,并融入到教学中,那么必然会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11.
结合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经验和成果,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弥补综合实践资源不足,同时积极开拓网络实践教学课程和路径,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开发和建设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地域文化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的角度,认识陇右文化独特的课程资源价值,寻求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地域文化资源没有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应有的重视,这一宝贵资源如能实现校本课程化,将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语文教学提供宝贵资源,加快特色化学校建设。地域文化资源要实现校本课程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在课外活动中了解本地文化;在阅读教学中链接本地资源;在作文训练中利用本地素材;在口语训练中创设本地情境;在主题活动中利用本地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需要再次对教材进行开发与利用。地域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并将其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是落实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已从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努力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教育教学生活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九江是个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都异常丰厚的地域。九江学院是九江地区唯一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学院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艺术文化资源以补充教学课程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一是如何把本土文化溶汇到美术课程资源中,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教材体系,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真正发挥教育的宣扬、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功能;二是如何促使文化和教育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达到"以优秀文化武装教育、以先进教育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本土文化资源融进教学,对于民族艺术的传承保护、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地方学校和教师形成特色教学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认识地域文化是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突出课程特色,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湘西土家族和苗族聚集地区保留特有的民族地域特色,土家苗寨学生受本民族文化影响深远。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地理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问题一直处于探索中,近年来本人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在如何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尤其是在民族文化对地理教学的影响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开发和利用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地方课程资源也显得愈来愈重要。泥咕咕根植于中原文化的沃土之中,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工艺,为我们展现了豫北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征。本文将以《非遗民艺——泥咕咕》校本课程为例,从开发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方面介绍“文化传承”引领下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资源是衍生于各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基于此,主要针对地域文化资源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基础进行分析;并分别从旅游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及地方饮食文化资源等方面,探讨各类地域文化资源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实践运用;最后提出了改进大学语文中地域文化资源应用质量的策略,以期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地理课程重要组成之一的地域文化,能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民创造的文化类型,鉴赏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人文品质。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各种地域文化资源,有利于满足不同学校和教师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