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 “个性化邮票”这个新鲜事成了邮票发行部门和使用者的亮点。但如何理解“个性化”和“邮票”之间的关系,有值得商榷之处。按称谓,“个性化”应在“邮票”之中,此命名是贴切的。但纵观各国(地区)  相似文献   

2.
“花开富贵”个性化专用邮票于2004年7月31日首发。该邮票为“祝福”系列之一,全套1枚,面值80分,邮票规格,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五福临门》个性化邮票。北京地区带有“福”字的邮戳也正好有五把。 9月16日,我在北京建国门邮局买了几版“福”字邮票,驱车很远,来到东五环外的定福庄附近邮局。营业员说:“这是东园路邮政所,没有定福庄邮政所”。她  相似文献   

4.
据日本《邮趣》今年8月份“个性化邮票最新情报”栏目报导,日本邮政公社最近为我国女子十二乐坊访日演出发行个性化邮票纪念邮折。该邮折内含邮票版张2枚(共有邮票2枚)。邮折内页印有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照片。个性化邮票上印演出剧照及12位演员的照片。另据报导,这套邮折仅印1000套限量版,只在公演会场出售,售价为7000日圆。这是日本为中国演出团体发行的首套个性化邮票。我国女子十二乐坊成立于  相似文献   

5.
郑启五 《中国集邮》2001,(12):13-13
最早好像是在某邮展评审员的一篇海外专稿中见识了所谓的“个性化邮品”,澳大利亚在邮票旁边的边纸上印上了消费的尊容。以后世界各国就遍地开花了。总觉得这是在传统邮政日子难过的情况下,作为吸引人们关注的一种生财之道。老邮迷大多是不感兴趣的,甚至大摇其头。新邮迷则有不少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头脑里没有老感觉和旧框框。其实,这也并非老外的首创,我们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企业金卡”就有不少“企业家”的头像.应该也算是“个性化”之流的萌芽。但利用公款把自己印上邮品,总有点假公济私的味道。我是企业金卡的收藏,但有人像的一律谢绝。  相似文献   

6.
据多家媒体报道,2005 年11月2日,美国纽约什里夫邮品馆成交一笔天价邮票交易。一枚“Z-暗纹”邮票在交易中换得一联“倒置的珍妮”邮票。从而以300万美元身价当之无愧地成为迄今世界上最昂贵的单枚邮票。两周前,格罗斯以 297万美元价格购得四枚“倒置的珍妮”航空邮票。格罗斯又用这联“倒置的珍妮”,从松德曼手中换得“Z-暗纹”。格罗斯如今拥有了“一套美国19世纪邮票全集”, 这“连华盛顿的史密森氏国家邮政博物馆也做不到”。  相似文献   

7.
1980年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发行,开创了我国“小版张印刷”邮票的先河。在《集邮》杂志1997年第9期的新邮预报中,《黄山》、《天坛》两套邮票均注明“为小版张印刷”。同是小版张印刷,《黄山》是小版张,《天坛》却是一般小型邮局全张。这说明,“小版张”一定是“小版张印刷”邮票,但“小版张印刷”邮票却不一定是“小版张”。本就是对这种“小版张印刷”邮票进行探讨分类。  相似文献   

8.
最近购得一枚桥梁邮票(图1),邮商译为“美国”64纳曼斯大桥”,查阅相关资料,美国悬索桥根本无“纳曼斯大桥”。又查《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美洲卷),原来正是这本书把这枚美国邮票上的大桥译为“弗拉扎诺——纳曼斯桥”。美国邮票上的原文为“VERRAZANO-NARROWS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邮票?《中国集邮大词典》(修订版)第449页相关词条说得一清二楚,是“国家(地区)邮政主管发行的,供传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通常只有3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邮票发行机构的标志,面值或相当邮资效应的标志,相应的图案。”根据这一定义,邮票的个性化服务与“个性化邮票”不着边际。(1)邮票是邮资凭证,而个性化服务只是一种商业活动中的经营服务方式,是一种营销行为。两者一个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一个属于某种理念,两者不能扯到一起。  相似文献   

10.
徐洪 《收藏》2006,(8):75-77
由于是过来人,我对“文革”邮票(图1)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噩梦醒来,百废徐兴之时,就主攻“文革”邮票的收信和研究。现将收集“文革”邮票的几点体会写与同好们交流。  相似文献   

11.
希腊体育邮票中有不少是取材于“瓶画”的。最典型的一套,是1964年“纪念第18届东京奥运会”邮票。这套邮票共7种,其中5种均为“瓶画”,即“赛跑者”、“跳远者”、“拳击者”、“掷铁  相似文献   

12.
立方 《上海集邮》2008,(9):36-37
习惯使用网易邮箱的邮友都会注意到,网易邮箱最近为了配合其10周年庆推出了“电子邮票”活动,每发送一封邮件随机可以得到一枚所谓的“电子邮票”,它并非传统意义的邮资凭证,根本不是真正的邮票,而是一种邮票样式的电子图,有图案、有虚拟的面值,没有铭记,取而代之的是网易各类业务的logo。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邮票学”是近几年来集邮界相对“集邮学”提出的,以邮票研究为主体是从社会学范畴对邮票的选题、设计、评审、印制、发行、使用、价格、收藏等各方面内容,以及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科学等领域之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专门学问。有人认为,有了“集邮学”,不必再另设“邮票学”,也不必再对“邮票学”进行研究了。其实这是这是对“邮票学”的性质、意义、任务不了解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邮政”这一邮票铭记,对于喜爱收集中国邮票的集邮爱好者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然而也许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票发行历史上,最初的三套纪念邮票都是以“中华人民邮政”为铭记的。这一现象,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国邮政尚  相似文献   

15.
《塔尔寺》邮票占了我国邮票印刷的一个“第一”——胶印调频网技术。用这种技术印制的邮票层次丰富,色彩细腻,清晰度高。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2007,(2):2-3
为宣传我国邮政个性化邮票服务新业务,满足社会对个性化邮票服务业务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上海特点的集邮活动健康发展,由上海市集邮总公司、上海市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的“我最喜爱的个性化邮票”展览及有奖评选活动于2007年1月9日—2月24日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中庭举行。据悉,本次展览开国内个性化邮票展览之先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现在,在新邮票发行时,往往邮票的原地以及相关地要举行邮票首发仪式,但在一些邮票首发式上,揭幕后见到的是“邮票”,还是“邮票图稿”?还要打个问号。下面把从网络上获得的一些…邮票图稿’首发式”图片,在此“晒一晒”,希望能引起邮票首发式主办方及集邮爱好者的关注,以避免再出现名不副实的邮票首发式。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22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制作了一种本册,每本售价70元。其规格为290mm×210mm。在这个本册中,各印有一枚与邮票或小型张同样规格、相同版别和刷色的真票,本册中有4枚面值都是80分的邮票和6元面值的小型张。由于本册中邮票边饰图很大。有人将这种邮票称为“大邮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大”邮票是对应“小”邮票而言的。  相似文献   

19.
继本年度2月14日发行“星座”系列邮票的首套“风象星座”3枚外矩内椭圆形邮票后,又于第二季度的4月20日发行“星座——土象星座”邮票一套3枚,沿袭首套风格,编号为特423。  相似文献   

20.
小本票《许仙与白娘子》出来后,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说,小本票本来是为了方便使用,现在,4页邮票,8页插图,邮票总面值5.2元,售价8元,小本票溢价2.8元,这究竟是在卖邮票,还是在卖连环图画呢?一说,世界已发生巨变,不应死抱住小本票的老框框,人们乐意收藏新鲜商品(夸张一点,叫它“邮票连环画”也无不可),周瑜打黄盖嘛,轮得上旁边的人心疼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