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仍然不足,甚至还很肤浅.本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的特点、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校根据本校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予关注.近年来,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背景 我们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丰富内容.我们学校在有计划地开展规划课题"藏族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研究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陕西省大多数小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校本课程开发.相应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机制;已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课程较少、类型单一,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主义;忽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多项能够促进陕西省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具体有:各校应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减少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逐渐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发展多类型的丰富的拓展性课程,重视探究性课程的开发;在校际之间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在相对分工的基础上,合作研发校本课程;通过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技能与课程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并且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因此,校本课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重视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在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忽视过程性和功利主义的严重倾向.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开发过程中清除功利主义倾向、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独立性",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使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有利于学习和教学.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推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学校也纷纷行动起来,可是不少学校教师对什么是校本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什么是行动研究都只是一知半解,更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及行动研究,毕竟,在我国,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行动研究都是新生事物。本文试图从这三者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阐述自己的几点看法。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行动研究的概念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即由国家教育权力机构组织专家主导开…  相似文献   

8.
开发英语课程是国家英语课程的必要补充,意义重大.身处教育一线的我们有幸参与开发校本英语课程,我们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英语校本课程的背景与内涵、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实施、英语校本课程的成果与展示、英语校本课程的成效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浅薄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伴随第八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模式、校本研究等成为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基层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概念。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最贴近,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校本课程开发了。许多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确立了研究课题,设置了许多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开发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因为客观或主观条件的制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不明确新课程的一个战略之一是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课程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给体育教师带来的挑战,体育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以及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课程理论的发展、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培养及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镇作为有名的煤炭产地,陶艺制作历史悠久,黑陶工艺为甘肃省独一份,如何利用窑街黑陶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的热情,使我们近几年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理念与模式,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对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很欠缺,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尝试性地从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对初中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弘扬民族精神,教会学生做人;开发智育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专业自主权,使教育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教师对校本课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解与困惑,而教师又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搞好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的观念、素质、能力等必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我国的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生活化”是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价值取向.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来看,大部分属于全科课程开发,也有少量的部分课程开发.本研究探讨了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取得的成绩.与此同时,科研条件差,缺乏有效的管理与合作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促进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效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性、联动性、整体性、差异性的特质.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价值取向.从职业教育发展成功范式看,校本课程开发以其最活跃的课程功能实现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实现着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并成为一种国家教育行为.未来,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将更加切入校本的原本内涵,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将更加具有个性化的特质与整体化走势,同时成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学校专业化程度的结合性载体.  相似文献   

16.
李村学区位于邢台市西南部的城乡结合部,自校本课程开发以来,我们经历了从迷茫到明晰,从明晰到形成体系,从形成体系到初创特色三个发展阶段,在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大力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健全保障机制,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前提 为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起步就走在科学、规范的道路上,在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分析课程开发内外环境的同时,我们从组织机构、责任分工、课程计划、教学要求、学习要求、课程评价、研究制度、考核制度等方面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的重建——从个案看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中小学的生动实践。但是,长期习惯听命于“上面”安排的学校、教师,一时还无法充分行使自己的课程开发自主权。如何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是什么关系?校本课程是名校的专利吗?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什么?在与校长、教师的接触中,我们听到了种种关于校本课程的疑问。为此,本刊将逐步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和刊发有关文章,同时也欢迎广大学校和教师提供经验、参加讨论。让我们一起走进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我国社会发展的态势及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性质决定了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为目的的一门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具有多样化创造性、生活化开放性、社会化时代性和情感化探究性.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遵循学校教师自由和自律原则,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已成为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渠道,是校长实施课程领导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从存在形态上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纵观我区校本课程开发历程,我们形成了活动即课程,学科即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应该说校本显性课程得到了有效的开发与实施。但从校本课程内涵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校本课程的设置.我校作为广州市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样本学校,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两年来开发和实施了"健康人生"、"艺术人生"、"社交礼仪"、"情系珠江"和必修中附设等校本课程.下面谈谈我校较为成熟的"健康人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