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讯结构二、基础知识要点(一)四个概念1.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1库仑是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量。2.电流强度(Ⅰ)(1)电流强度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2)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3)定义公式:(4)单位:1安培=1库仓/秒1安培=1000毫安=106微安(5)测量:用安培表测量电流强度。使用安培表的方法:①把安培表申联在要测的电路上,②使电流从安培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③要选择适当的量程、被测电路的电流强度不能超过安培表的最大测量范围。④绝对不允许…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几个概念1.电量(Q)中荷的多少、单位是:库仑。天然最小单位:电子电量。1库仑是个电子带的电量。2.电流强度(I)(1)表示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2)定义:1秒钟内通过身体横截面的电最叫电流强度。(3)公式(2)单位:1安培=1库仑/秒1安培=1000毫安=10微安(5)测量:用安培表。使用安培表测电流强度时应注意:①串联在待州电路广。②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安培表.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去培炎的电流强度、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④绝对不允许个经过用电器而将安培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3.…  相似文献   

3.
第六章浮力教学目标的描述 1、浮力 A、识记 (1) 默写浮力的定义。 (2) 确认浮力单位是牛顿。 (3) 知道用弹簧秤测量浮力的方法。 (4) 标明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5) 说明浮力产生原因。 B、了解 (1) 将浮力概念引伸到气体中。 (2) 会根据浮力产生原因,推断浮力方向。 (3) 会推断浮在液面,浸入液体,物体都受到浮力。 C、应用 (1) 能使用弹簧秤测出浸入液体中物体的浮力。 (2) 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和压力定义,找出没入液体中正方体各表面所受压力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测量教学目标的描述1.长度测量和单位:A.识记:(1)描述测量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及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2)说明长度测量的意思,写出长度单位的定义,能描述国际单位制的意思。(3)确认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写出“米”的符号。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预习1.安培表是测量___的仪器,其符号是___。2.使用安培表时应注意:(1)安培表必须与待测电路___;(2)使电流从___流进去培表,从___流出来;(3)测量的电流强度值不要超过安培表的___;(4)绝不允许不经过_而将安培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5)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3.图6-1是安培表的表盘,当选用“ ”和“3”两接线控时,量程是_,每一大格表示_,每一小格表示。当选用“+”和“O.6”两接线往时,量程是_海一大格表示_海一小格表示___。表盘指针指示的读数是___。4.预先估计待测的电流强度,选接安培表适…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4,(3):10-11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1、识记A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2、表达应用D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  相似文献   

7.
安培表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好量程:在接入电路之前,先估计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0.6安,应选用0-O.6安:若在0.6安和3安之间,应选用0-3安量程的安培表:若大于3安,应选用量程大于3安的安培表。总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必须小于安培表的量程,否则将会烧毁安培表。如果不能估计,应先接在大量程安培表上试触后再根据读数选择量程。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概念常偏重于背诵(默写)概念的定义,以为能背就算学懂了,这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对概念的“识记”,远远没有达到对概念本质属性的“了解”。以“互为余角”这个概念为例.尽管学生能默写出定义,却常常看到∠A ∠B=90°不能立即作出∠A与∠B互为余角的结论,不能迅速地  相似文献   

9.
电容这个概念并不难学。普通物理书上对孤立导体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分别定义为: C=q/U C=q/(U_A-U_B)严格地说,构成电容器的A、B两导体应满足这样的条件,即A带 q电荷,另一个B应带-q电荷。用电力线来说明,即要求从A发出的电力线能全部终止在B上。图1所示的A、B两导体组成了理想的电容器。对于电容的涵义,普通物理书上认为它等于电压每升高一个单位时需要的电量(某些书上把它称为“容电”的本领),或由电容器的储能公式W_e=CU~2/2得出电容C是电容器储能本领大小的标志,这些论述无疑都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除“容电”、“储能”外,电容还反映了两导体间的静电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一、测量E和r的四中常见电路及其方法 1.如图1(A)用伏特表、安培表、滑线变阻器各一个,以待测E、r为对象,安培表接在伏特表外(以下简称外接法). 2.如图1(B)用伏特表、安培表、滑线变阻器各一个,以待测E、r为对象,安培表接在伏特表内(以下简称内接法). 3.如图1(C)只用一个伏特表和两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4.如图1(D)只用一个安培表和两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这四种电路设计都能测出E和r,但(C) (D)图所示两种方法只能得到一组E和r,不利于减小偶然误差.而(A) (B)图所示两种方法可测多组数据,然后,剔除偶然误差大的数据.用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或用函数图线综合处理减小偶然误差,得到合理结论.因而外接法和内接法(即图1前两种电路所示方法)才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所优先考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物理量x与x对时间的变化率△x/△t(1)物理量x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的量称为物理量.如:位移s、速度v、加速度a、力F、动量p、电量Q、电流强度I、磁通量Φ、感应电动势E等.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高中生物新教材“遗传和变异”一章(第六章)中部分内容列出的教学目的是:1.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B:识记)。2.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A:知道)。3.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B:识记)。4.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识记)。5.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识记)。  相似文献   

13.
欧姆定律既是初中物理“电流定律”一章的重点知识,也是整个电学的重点。传统的初中物理课本在讲授欧姆定律之前,先讲授电流强度、电压的初步概念、单位,初步学会怎样使用安培表和伏特表.接着将电阻概念、单位、电阻定律、变阻器等基础知识集中讲授.在学生理解电流强度、电压、电阻三个物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这三个  相似文献   

14.
测验时间——1个半小时 A部分 说明:下列每一组问题是由五个“字母标题”和标题后面接着一些数字,短语或句子组成的。解答时对每一个数字、短语或句子来说,可以选择一个与问题密切有关的字母标题作为答案——注写在问题的后面。在每一组问题中,一个字母标题可以使用一次或一次以上,或所有的标题都不用。 问题1——3: (A)主要是范德华尔力 (B)主要是氢键 (a)离子键(D)金属键(E)形成网状固体的共价键 上面哪一种键型能最好地描述下列每一个固体的键型? 1.SiC 2.A1 3.KH 问题4——6: (A)Cl (B)Br(C)Na(D)舢(E)C1。 4.有最低的第一电离…  相似文献   

15.
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2·1 相交线、对顶角识记:1.能背出"对顶角"的定义.2.能背出"对顶角相等"这条性质.了解:1.能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辨明容易和对顶角混淆的角.简单应用:1.能以式子表示"对顶角相等"的理由.2.能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来解简单的应用问题.2·2 垂线识记:1.能根据图形指出一直线的垂线、垂足、斜线、斜足,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和斜线段.2.能正确使用垂直符号"⊥".3.能迅速讲出垂线的两条性质(唯一性、最短性).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语文科涉及到高考语文第1题的有关条款有:①语音——“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正确认读”(能力层级:A、识记);②汉字一一“书写正确”(能力层级:A、识记);③词语——“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音义”(能力层级:B、理解)。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7,(Z4)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2007年《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1)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的识记;(2)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的识记;(3)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和识记。具体阐释如下:(1)中国重要作家及代表作包括中国古代、现当  相似文献   

18.
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中考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比较多,复习时同学们常常犯愁。善于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进行系统复习,往往能取到增强记忆,加深理解,提高能力的效果。一、五个基本物理量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功和电功率是电学中的五个基本物理量,许多物理知识都跟它们相关,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也经常用到它们。五个基本物理量可列表比较如下:物理量名称符号定义(或物理意义)计算公式测量仪器(或方法)单位电流强度I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表示电流的大小(或强弱)电流表安(A)…  相似文献   

19.
一、识记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是:时间单位:秒(s)、质量单位:千克(kg)、长度单位:米(m)、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t)、绝对温度单位:开尔文(K)、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和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记住这七个基本单位,可以轻松解答一些识记性的题目.  相似文献   

20.
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绝缘导体 B放在施感电荷 A附近 ,由于静电感应 ,B的近端将带上与施感电荷电性相反的电荷 ,而远端则带上与施感电荷电性相同的电荷 ,如图 1( a) ( b) .本文着重讨论感应电荷的电量与施感电荷电量的数量关系 .图 11 感应电量 q′≯施感电荷电量 q设施感电荷 A带正电 ,电量为 q,在静电平衡时 ,感应电量为 q′.在图 2中 ,给出了电场线的分布图 .终止于 B的左端 (近端 )的电场线其发源地有三种可能 :1A上的正电荷 ,2 B右端的正感应电荷 ,3无限远 .下面先用反证法排除 2和 3 .图 2假定终止于 B右端的某电场线 (如图 2中的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