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发掘教材人文之气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人文之气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或“作风飞气”。建安文学评论家曹丕在出:生精语文此,。所”或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宋朝文学家苏辙也说,“文者气之所形”,意思是说文章的语言文字是作者思想气质和作品情感气势的外在表现形式。文章有气,才有“风骨”,“风”即风致,是作品思想内容给予儿童充分的教育和感化作用;“骨”即骨力,是文章优美词句在儿童身上…  相似文献   

2.
《祝福》中说:我“知道他(指鲁四老爷)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对“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教材中注释说:“这是《近思录》里的话,意思是说,鬼和神是阴阳二气变化而成的。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诗词中的“意”,古人讲过很多话。如:“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刘攽《中山诗话》)。“文章以意为之主,字语为之役”(王若虚《滹南诗话》)。“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杜牧《答庄充书》)。  相似文献   

4.
<正>观之洋洋文海.或如长空挟电,或如巨澜倒海,或如山溪呜琴.或如(?)水映月.而致使者何故?曹丕用其文气之说作了解说.曹丕在《典论·论文》云:“文以气为主.气之精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其间,曹丕一言一蔽之,将文所显市风彩之因归于一个“气”字.这便是所谓“文气”.而文气所含又有个方面,一者,文中之气,即作品之气;再者,为文者之气.所谓作者之气.且作者之气.决定着作品之气.尤如一道闪电,曹丕的论说,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对为文之道作了开创性的揭示.它表明了对文学自主性的认识和高扬.突出了对创作主体的重视,表现出了对阐经载道的传统文学观念的突破,故疲示为魏晋这一文学自觉时期的标志.此后,论文言气者.以气论诗者多矣.刘勰说:“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文心雕龙体性》)方东树说:“杜公包括宇宙,含茹古今,全是元气,迥如江河之挟众流,以朝宗于海矣.”“大约飞扬 兀之气,峥嵘飞动之势,一气喷薄,真味盎然,沉郁顿挫,苍凉悲壮,随意下笔而皆具元气,读之而无不感动心脾者.杜公也.”(《昭味詹言》卷一)章学成言:“凡文不足以动人,所以动人者,气也;凡文不足以入人,所以入人者,情也.气积而文昌,  相似文献   

5.
“以意为主”是我国古代写作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庄子有言:“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庄子·天道》)他把“道”归结为“书”,把“书”归结为“语”,把“语之所贵”归结为“意。”可见早在先秦之时,就确立了意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当然,意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等于文只有意。文除了意之外,还有其他构成因素。那么,意与其他构成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对此,历来说法很多。曹丕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引自魏庆之《诗人玉屑》)他认为在“意”、“气”、  相似文献   

6.
(一) 关于比喻有柄有边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拈出“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所谓喻有两柄,指“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钱先生借斯多噶派哲人语“万物各有两柄,人手当择所执”,并合采慎到,韩非“二柄”(“威德”与“刑德”)之称,命之为“比喻之两柄”,例如钱氏所举秤喻:“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全三国文》卷五九诸葛亮《与人书》),以秤喻人之无成见私心;而“这心之正,却如秤一  相似文献   

7.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4.代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5.代物,如:“虽有槁暴,…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下简称《望》)与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以下简称《上》)是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添篇目,一诗一文,都是“干谒”(乞求仕宦)的文字,但都不露“干谒”的俗相,特别是在结构行文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从动机背景看起笔。《望》诗由“八月湖水平”的“湖水”为突破口;《上》文以“辙生好为文”,然后提出文与“气”的关系:“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以此起笔,起势突兀,立意不凡。两篇均在开头避免  相似文献   

9.
隐括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文章体裁。据苏轼《水调歌头》词序: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辞海》对“隐括”的解释是: “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现代汉语词典》对“隐括”的解释是: “(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剪裁改写。”  相似文献   

10.
严羽“气象说”评述朱东润先生在谈到南宋诗论家严羽的“诗之法”时曾说:“此中气象之说,最为不易捉摸”①也未作任何解释和说明.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我认为要准确地把握严羽的“气象说”,必须首先界定“气象”这个概念.“气”、“象”或“气象”一词都并非由严羽首创.早在先秦时代,哲学家们已看出了“气”与“象”的联系,日《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且有《管子·内业》日:“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可见,老子虽在论述“精”、“象”同“道”之关系,然却已萌发了“气”与“象”有某种联系的思想.荀子就说得更清楚了,“凡奸声感人而道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主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荀子·乐记》)那么,何谓“气”?在我国古典美学中,“气”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并且有其自身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气”,《说文解字》:“云气也.象形”.就文字学范畴讲,最早是指云气,雾气;但从中国思想史这个角度讲,最早是哲学范畴内的概念,即哲学家们所谓的万物之源.《老子》第四十二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的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之 不(未) 动词”这种结构的句子是大量存在的.高中课本就有:《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等等。这种结构的句子是怎么处理的呢?高中语文课本对前二句是这样表述的:助词“之”用在前置宾语和  相似文献   

12.
隐括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文章体裁。据苏轼《水调歌头》词序:“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辞海》对“隐括”的解释是:“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现代汉语词典》对“隐括”的解释是:“(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剪裁改写。”“隐括”有扩写、缩写两种方法,下面选取几则,供同好  相似文献   

13.
一“、焉用亡郑以陪邻”之“用”《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一句中的“用”,课本对其的注释是“用,介词,表原因”,笔者觉得这个注释有待商榷。课本对这句话是这样翻译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应该具有实际意义的“用”字在这里并没有被翻译出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用”的义项一共有6个,第5个就是“用,介词,由于,因为”。这个义项也是常见的。如: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3.广用善骑射杀…  相似文献   

14.
一字之评南宋有一位学者名叫李耆卿,著有《文章精义》一书,其中说:“《论语》气平,《孟子》气激;《庄子》气乐,《楚辞》气悲;《史记》气勇,《汉书》气怯。”对前代传世经典作品进行了非常贴切的评论。这里评论六部作品,用的是两相比较的手法:“平”与“激”相对,“乐”与“悲”相对,“勇”与“怯”相对。《文章精义》还有一条一字评,是针对唐宋八大家中的几位说的:“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这里用的是比喻的手法———以四种不同的水流来形容四种不同风格的文章。设想奇妙,评论也非常精到。现在,你能不能告诉我…  相似文献   

15.
李静 《学语文》2004,(2):41-42
“点题”这一概念,在作品分析和文章写作中被广泛的提及。什么是“点题”?按通说指的是“用扼要的话把谈话或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示出来”(《汉语大词典》)。但作为一种写作的技法,“点题”之“题”既指文章题目,也指文章题旨。所以,“点题”的方式,一种是指点文章的题目,一种是指  相似文献   

16.
“论题”,是研究议论文时,常常用到的一个概念。但是,大家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并不一致,使用起来就出现了一些混乱。如:“一篇评论文章,通常由论题、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论题,也叫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湖北日报》社编内部教材《写作知识》)“论点也叫论题,是作者对所论问题的看法或主张。”(《写作基础知识》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叫论题。”(《写作简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文章原理初探》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相似文献   

17.
一、《伐檀》中“胡取禾三百廛兮”课本解释为:“三百廛,许多捆。廛,同缠、束(量词)。”这是不确切的。《说文解字》:“廛,一亩半一家之居。”《周礼》:“夫一廛田百亩。”《毛传》:“一夫之居日廛。”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廛”为“一户  相似文献   

18.
《归去来兮辞》(下面简称《归》)是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读此诗,扑面而来的是一缕中国古代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让我们寻根到一种恬淡的隐士文化。  相似文献   

19.
李白诗《江夏行》有两句刻划卖酒姑娘的形象:“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叙述了一个面如翠色,齿巉(?)如锯的狞鬼,披上一张经过彩笔描画的人皮后,竟变成“二八姝丽”。这些“二八”或“二八年”,往往容易误解成二十八岁。其实这是算术中的乘法在古文里的活用,表示二和八相乘的积:十六(岁)。《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中秋之夜,大观园中两位著名的女诗人林黛玉和史湘云诗兴盎然,联诗作五言排律。林黛玉首先抓住一句现成的俗语,发声破题就是“三五中秋夕”。古诗《孟冬寒气至》亦云:“三五明  相似文献   

20.
“眼,目也.”(《说文解字》)“目”可释为“精要处”(《辞源》).毋庸置疑,“文眼”乃文章之精要处也.我国公元五世纪著名的文章理论家刘勰则美其曰:“秀句.”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文心雕龙,隐秀》)“秀”犹《文赋》中所云“乃一篇之警策.”清末文学家刘熙载也明确指出:“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