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从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前 ,正在深入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为学校办出特色和发展学生的专长创造了条件。本次课程改革 ,中小学教师需要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更新教师角色。一、教师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 ,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教”。新课程中 ,在教学形式上 ,要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即要以“学”定“教”。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关注的重点放在向学生…  相似文献   

4.
“三维目标”是在课程改革中专家和教师共同创生出来的话语,当它迅速流行并被当成教学目标时,对新课程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困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从培养“完整的人”的角度提出来的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应该从学习“完整知识”的角度,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视为知识学习的三重层次,赋予“三维目标”新的内涵,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追求三重境界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宋彬 《宁夏教育》2003,(5):26-27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没有教学及其方式的创新,新课程的实施是不可想像的,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方式,寻求教学创新之路。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1.整合教学与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动课程,…  相似文献   

6.
历史新课程“过程”目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辉 《历史教学问题》2009,(1):97-99,46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动。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理念.尤其是课程目标理念已发生了巨大的革新。根据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被确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去从不曾提及的“过程”成了历史课程的一个新目标.这显示出新课改已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价值取向转变为“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价值新取向。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根据笔者对2000年以来的四大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那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呢?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的观察、调查、反思和研究,认为“探究教学”能够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它是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式。为加深各位教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传统的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结果而轻过程、重书本知识传授而轻学生的实践体验等传统的教学思想.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程改革中,一些专家、学者极力倡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教育理念。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实施新课改.不仅应努力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体现.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反思、总结,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改标准强调以人为本.要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知识发生过程教学即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原知识生产的原始背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目前,大学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弥漫课堂.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知识发生过程教学的内涵是:让学生追溯生物学定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历生物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让学生体验生物学实验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0.
靳云 《天津教育》2004,(6):30-3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简称“实践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并且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实施这样一门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品格的课程,能够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以改变顽固地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习性”,使师生在  相似文献   

11.
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新教学方式,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教学。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旨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方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改革传统教学策略,适应中学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一、注重科学探究实验的教学策略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课堂改革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完成应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 ,可以说 ,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目标、职能就不可能实现和存在。因此 ,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 ,把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作为实验工作重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教学过程”明确提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又强调指出:“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毫无疑问,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变革,而教学观念的变革带来的是教学过程的解构和重构。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便会流于形式。新的教学观念中,教育不再是知识的灌输、技艺的堆积、权威的压制,二十一世纪呼唤一种智慧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当前教学观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课程的改革必然带来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我们的教学将从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从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从机械的决定性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学。本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来阐述当前教学观的转变问题。1.教学方式: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体现结构性、生成性;课堂要“合情合理合法”;教学要关注师生共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孙兵华 《广西教育》2014,(17):12-12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研究者的身份围绕某一个问题,通过与他人进行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与提升能力的一种学习形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机械训练的现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波 《中学教育》2002,(9):35-36,30
课程改革正在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课程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在处于各种不同的、独特的、复杂的情景中的教与学过程中”。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保证课程改革成功的最佳时空结合点。如此一来,广大的,在教学第一线,每日承担着繁重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无论是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还是驾轻就熟的教学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