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是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的热点问题之一.一般的证明方法有:运用均值不等式或柯西不等式;数学归纳法;放缩或裂项化成可求和(积)的数列证明和式(积式)等等.文[1]运用抽屉原理证明一些含有三个变元的不等式,文[2]介绍了一种构造不等式证明数列和式、积式的方法.阅读之后深受启发,本文对某些不等  相似文献   

2.
正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时,读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年1-2期《关于和式数列不等式a1+a2+a3+…+anC的几种证法可行性的比较研究》一文(简称文[1]).文[1]研究了和式数列不等式a1+a2+a3+…+anC的三种方法即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放缩法,其中数列{an}的前n项和的Sn解析式不可求,且an0(n∈N+),得出结论:对于和式数列不等式a1+a2+a3+…+anC,单  相似文献   

3.
由于数列不等式与正整数有关,所以数学归纳法成为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但是,有些数列不等式直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行不通,此时需对其进行放缩,以证明它的"加强不等式".下面就常见的三种类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所谓数列不等式,是指涉及数列的项或前n项和的不等式。纵观近年来的高考数列试题,可以发现,数列不等式已经成为命题的一个热点。同时,由于数列不等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欲完成数列不等式的证明,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本文对2012年高考试题中的几个涉及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在证法上作简要的概括,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放缩法对某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数列不等式  相似文献   

5.
<正>数列和式不等式证明问题是高中数学永恒的话题,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热门考点,因此怎样证明数列和式不等式是师生们非常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必备的解题技巧,证明数列和式不等式的基本策略是放缩,因此如何放缩成为能否成功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关键,下面以近几年高考题为例谈谈三类常见的分式型数列和式不等式放缩策略.1分母是一次型例1(2015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第21题第(3)问  相似文献   

6.
<正>在各级考试题中有关数列乘积的不等式a1·a2·…·an≥f(n)的证明时有出现.下面先通过一个例子介绍这类问题的三种证法,然后提供一些练习供同学们思考,以便巩固这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建立了两个数列命题,并运用于证明若干和式不等式。  相似文献   

8.
数列不等式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如2006年、2007年高考数学江西卷的22题都是有关数列不等式的问题.由于数列与正整数有关,故而数列不等式常常利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在证k到(k 1)的过程中,往往要运用强化命题结论、转化命题条件等变形技巧.  相似文献   

9.
<正>形如n∑k=1f(k)相似文献   

10.
文[1]给出了不等式——>壬(nEN且n>2)的一种证法.下面给出此不等式的一种简单证法.证明为证原不等式先证下式,综合1”,2”可知(1)式成立,从而原不等式成立.运用上面的方法,不难得到以下两个不等式:命题置若nEN且n>2,则nlthe证明1”当n一2时,左边2”当n>3时,左边一n综合1”,2呵知(2)式成立.命题2若nEN且n>2,则,;’证明时分n—2,n—3,n>4三种情况讨论,并用公式l’+2‘+…+n‘一万。‘(。+1)’’。,,l,·、。—、——4求和,证明略.一个不等式的再研究@胡斌$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2517001张辉.一…  相似文献   

11.
沈杰 《新高考》2007,(4):23-24
数列和不等式都是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近年来对数列和不等式的综合考查常被设置为高考压轴题,因为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既要考虑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又要结合数列的特点,故综合性强,难度大.本文借助几道典型的高考试题,介绍数列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一、平均值不等式法例1已知数列{xn}由下列条件确定:x1=a>0,xn 1=21xn xan,n∈N*.证明:对任意的n∈N*且n≥2,总有xn≥a.证明由x1=a>0及xn 1=21xn xan,可归纳得xn>0.从而有xn 1=21xn xan≥xn.xan=a(n∈N*),所以当n≥2时,xn≥a成立.点评由于xn xan是“和”的形式,且xn、xan…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国高考 (理科 )第 2 0题 :已知 i,m,n是正整数 ,且 1 ( 1 n) m.不等式 ( )的证明 ,标准答案提供的证法需借助 ( )的结论 ,利用二项式定理证明 ,颇有难度 .事实上无须借助 ( )的结论 ,亦可利用算术 -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给出不等式( )的一种简捷明快的证法 .并可引伸推广 ,得到一组新颖的不等式 .证明 因 n>m,所以存在正整数 k使得n=m k,从而由算术 -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知n ( 1 n) m=n ( 1 n) m1 k<( 1 n) m kn =nm m kn=nm nn =1 m,故 ( 1 m) n>( 1 n) m.推…  相似文献   

13.
杨瑞强 《数学教学》2012,(11):30-31
我们把形如sum from k=1 to n f(k)相似文献   

14.
推理与证明     
推理与证明能力是高考考查的基本能力之一,它能有机的渗透到高中课程中的各个章节。高考对推理与证明的考查主要是以不等式、立体几何、数列等为载体,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以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不等式、数列等为载体在解答题中出现。对数学归纳法的考查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是结合数列问题考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问题。本节主要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间接证明和数学归纳法等方面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5.
一类与自然数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题是高考的热点。常规证法是数学归纳法和放缩法等.但数学归纳法往往较繁;用放缩法时则盲目性较大.我们开拓另一途径.对于两个数列{an}与{bn}:(1)若ai0,bi>0时,若则有证明某些数列不等式时若能用此性质,往往可使过程简捷明快.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几道不等式竞赛题的一种证法,这些不等式为涉及和的对称不等式,形如“已知(?)g(x_i)=A,求证(?)f(x_i)≥B (或≤B)”,具体证明步骤如下:①设待定常数λ,使f(x_i)-B/n≥(或≤)λ[g(x_i)-A/n];②将f(x_i)-B/n=λ[g(x_i)-A/n]两边分解因式并约去两边的公因式,再取满足g(x_i)  相似文献   

17.
高考重视能力考查,重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命题.作为主干内容的数列部分,其前n项求和型不等式sum from k=1 to n a_k≤f(n)(或)sum from k=1 to n a_k≥f(n)因为能较好综合数列知识及不等式证明技巧,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基  相似文献   

18.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近几年来在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其证明与普通的不等式证明往往有所不同.从本质上讲,数列也是一种函数,所以,我们不妨从函数的角度去寻求这一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本文拟从函数最值的角度来尝试证明一些稍为复杂的数列不等式问题,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由正项等差数列若干项的方幂构成的不等式,叫做正项等差数列方幂不等式,数学教学讲到等差数列问题,很少联系不等式,为了沟通等差数列与不等式的联系,文[1]从等差数列三项的足数成等差数列出发,引出几个正项等差数列方幂不等式.本文再从等差数列三项的足数成等比数列出发,引出几个这样不等式.为了简便起见,以下规定数列{an}是公差为d(d≥0)的正项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的和,m,n,p,k为正整数,且n≠k.  相似文献   

20.
1.数列互补的定义及定理: 定义如果两个递增的正整数的数列{f(n)}、{g(n)}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ⅰ)这两个数列没有相同的项,即对任意的正整数m、n,有,f(n)≠g(m); (ⅱ)每一个正整数k,都必定在数列{f(n)}或{g(m)}中出现,即总可以找到正整数n或m,使得k=f(n)或k=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