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湖笔的发展历史、湖笔的制作工艺、书画家和笔工与湖笔,以及湖笔文化继承与传播四个方面剖析了湖笔文化.分析了湖笔文化所具有的旅游价值:提供资源,增添客源市场,提升城市形象,提供旅游纪念品.提出了湖笔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一是要大力开发湖笔文化旅游资源,增设旅游景点;二是要实施湖笔文化与湖州其他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三是要提升国际湖笔文化节功效;四是要注重湖笔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浙江湖州号称“中国笔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笔都”的队员们在和谐的社团活动中感受湖笔文化气息,在激情的舞台上尽展湖笔和队员们的风采是我们中队社团的追求。我们走出校园,走进湖笔一条街的湖笔作坊中体验湖笔的神韵,走访镇上的制笔世家,观察笔工们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阶段开发湖笔文化校本课程,在创设适合学生的课程的同时,又能够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进行实地考察等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分析湖笔文化开发研究现状和学生现实需求,开发研究适合湖州的湖笔文化校本课程,具体展开湖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构想。  相似文献   

4.
正位于浙江湖州南浔区的善琏镇是毛笔的发源地,据史书记载,这个古朴的小镇几乎家家都有笔工,户户都出湖笔,工艺非常精湛,被誉为"湖笔之都"。让我们一起去那儿探访一下吧!善琏是江南重镇之一,风景优美,处处都能体会到悠久的湖笔文化历史。蒙公祠是笔工们为了纪念制笔始祖蒙恬所建,每逢农历三月十六日和九月十六日,各地制笔人士都会聚集到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其实早在元代就有了这种祭祀活动,如今这种民间习俗演变成了湖笔文化节,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书画家、湖笔制作艺人前来参加。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要折射出校园人的精神追求;制度文化建设要侧重于把精神文化建设制度化;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大学精神的铸造。  相似文献   

6.
湖笔文化渊源流长,湖笔、湖笔文化、中国书画一脉相通。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峻考验。本文就改变观念、强化湖笔功能、依托传统书画、强化品牌意识、发挥制笔集团优势、加强与旅游业联系和湖笔文化研究诸方面对湖笔文化弘扬与发展的策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于本科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大学文化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每个层面的文化又有“体”和“形”两个层面。本科大学精神文化的“体”是办学理念、办学方略、办学特色等内容,制度文化的“体”是体制架构、运行机制、规章制度等内容,物质文化的“体”是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内容,这三种文化的“形”是形成这三种文化的“体”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必须从上述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徽学研究的一座丰碑--评介《徽州文化全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文化”,指的是原徽州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等6县所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并具有学术价值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根植于本土“小徽州”,伸展于中华大地,尤其伸展于以江南(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太仓)和淮扬地区,以及芜湖、安庆、武汉、临清等城市为基地形成的所谓“大徽州”,由大小“徽州”互动融合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包涵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徽州文化虽然糅合了一些地方性的因素.但作为程朱理学的故乡,其保留正统文化的原典最多。发扬光大的成份亦众,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典型,所以它具有研究传统中国的范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从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角度入手,分析班级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儒家文化哲学视野中,“象”是圣人文化创制的“理想型式”,是一切文化创造的原型。在物质文化上,他们提出了“观象制器”说;在制度文化上,礼乐文化制度的发生皆取法于“象”;在精神文化领域,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以完成精神文化的创造,儒家“六经”都是“象”的意义的经典体现。  相似文献   

11.
湖笔文化的发展以湖笔的发展为基础,湖笔是与其它形式的书写工具、其它地方的毛笔相竞争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在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湖笔在传统的领域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使湖笔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繁荣下去,湖笔文化附了在湖笔制作上要不断推陈出新之外,还要开拓新的领域,成为人们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的一种体育活动,成为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湖州制笔业自晋唐发端,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繁荣。明代居室装饰的审美需求导致了书法、绘画风格的创新变革,影响了书画家对毛笔的取舍,使得羊毫毛笔应运而生,大行其道。在制笔原料本地化、制笔良工群体的形成以及制笔业商品经济的萌芽等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湖州制笔业在明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兴衰历程,从工笔人物画历史消长的纵向脉络以及各个发展阶段工笔人物画与文化语境的横向比较入手,探讨工笔人物画与所处时代文化语境的关系,找出其兴衰的文化根源,为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军队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众多饮食文化圈中相对独立、特色鲜明的子系统,具有饮食活动的时代性、饮食目标的明确性、饮食定量的统一性、饮食人群体的稳定性、饮食惯制的规范性、饮食保障的多样性、饮食参与的广泛性等特点。建设现代军队饮食文化要依据这些特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军队饮食文化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所建立的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和挑战。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既不能走复古的道路,也不能走西化从而否定传统的道路,而应当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现代只有根植于传统才有深厚的生命力,正如传统只有再生于现代之中才获得生命力一样。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方向应当是立足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汲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精髓,创造出既不属于古代又不属于西方,同时又表现出了我们时代根本精神的新的文化形态。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一复兴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新的精神家园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文化在儿童精神世界中面临"断链",作为守护儿童精神的习作教学,应当自觉消除课程建构中的"盲点",视传统文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视传统节日为重要的教学平台,开发和架构起富有民族气韵的习作课程体系,让儿童在感悟、体验、表达等习作活动中,融入到民族文化的长河,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文化在儿童精神世界中面临“断链”,作为守护儿童精神的习作教学.应当自觉消除课程建构中的“盲点”,视传统文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视传统节目为重要的教学平台,开发和架构起富有民族气韵的习作课程体系,让儿童在感悟、体验、表达等习作活动中,融入到民族文化的长河,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德国职业院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这种鲜明的特色反映在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建设中。从物质文化的层面来讲。德国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注重实用性。体现出职业特色,并融入了企业文化。从精神文化的层面来讲,它崇尚民族精神,推崇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注重技能文化。关注创新意识。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院校的经验。以校企文化对接为途径,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打造有高职特色并能凸显自身办学特点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本文从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等三个层次分别描述了中国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国城市文化的精神脉络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有时代的局限,对历史传统中精华部分的继承无疑将成为我国当代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