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在适合的条件下,能迅速地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改变思维方向,不能多角度全面地看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有益的思维定势,化解不合理的思维定势,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所带来的困扰,我们选取了南宁市示范性中学和非示范性中学初三学生进行测试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在初中生数学解题过程中,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普遍存在,学生的思维定势是由学生自身和教师等因素产生的,学生普遍受到了知识性、技能性、策略性三大思维定势影响.在掌握数学思维能力和克服思维定势寻求新解方面,示范性中学的学生较优于非示范性中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下学生的作文表达的应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作文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立意定势、选材定势、结构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把原本表现为学生独立操作的有个性的文章变成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因此,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常规,跳出思维定势,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乐意写,自觉自愿写,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再现笔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书写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种种思维定势,由于受思维定势影响,有的学生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往往是“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用已有的片面的经验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和问题,对物理规律与物理要领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同时也有的学生对物理的概念与规律往往是死记硬背、似懂非懂,片面地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囿于自己的思维定势,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认识,缺乏从本质上作科学的分析,形成不良的思维定势,对问题略加变化时,不会随机应变,不会分析,造成错误。常见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公式变化少、题目类型少等原因很容易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一种思维局限化环境下的产物,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思维定势往往也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在强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基本知识和运用基本技能,重视基本问题的定势,以及一般的解题思维模式和定势的同时,更应有意识地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教会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辩证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思维与想象     
1.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为克服思维定势,在语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特别是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激励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对朱自清先生散《荷塘月色》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的认识。通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是学生在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学生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思考问题所表现出的思维倾向,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思维定势能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方式恰当地运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中去,用于学习和理解新的物理知识,解决新的物理问题.消极的思维定势则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方式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中去,不善于变换思考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陈粉 《科学教育》2008,(6):23-24
思维定势对解决同类问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有时也会妨碍对新问题的具体分析,甚至产生错误结论,起到消极的作用。消极的思维定势能束缚人的思维,是影响创造力的枷锁。本文分析了思维定势的成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阐述了破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举措,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相当长的时期,从小学到中学,甚而至于大学,不少师生囿于思维定势,困于顺向求同思维,作文教学收效甚微,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我常有意开启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看问题,以此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是习惯性的思维.对定势思维,我们承认其消极的一面,但也不能忽视其积极的一面,比如我们常说的“经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我们往往推崇发散思维,而否定定势思维.其实,我们将发散思维与定势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事实上,人正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以适应新的环境的,经验的积累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人们不断地用新经验去否定或修正老经验,以获得更为完善的新经验.这种“经验”实际上就是定势思维.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金花 《中学理科》2006,(11):82-82
思维定势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用思维定势解决问题,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导致解题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不够,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错误的判断.在高三生物复习中,习题练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题海战”成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机械的“思维定势”悄悄地左右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维定势就成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3.
消极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僵化、封闭、凌乱,严重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克服消极思维定势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同样条件下的不同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正向思维受阻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敏税的观察能力和联想类比的思维习惯;课堂提问时要启发多向思维及转换方位,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等多种途径,有效克服消极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4.
张晓平 《考试周刊》2011,(93):58-59
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和内容在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学生需要不断努力地更新数学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适应拓展加深了的新的数学教学内容。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高中学生在初中数学内容和知识的思维定势影响下,常常在课堂上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到实际做题的时候,就会按照初中那种刻板的定势思维模式进行逻辑推理,思维受定势思维  相似文献   

15.
思维定势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分析和解决同类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对形同质异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比较辨析,就容易导致错误的结果,这就是受到思维定势消极作用的影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同时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赵恒孜 《物理教师》2000,21(9):8-10
思维定势是人们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克服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1 思维定势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1思维定势使学生深刻认识概念和规律 定势思维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在物理教学中,被师通过引导、观察、分析,让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使其思维活动向现象的本质定向,从而达到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概念和规律为中心的物理知识,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定势.学生在掌握新概念、新…  相似文献   

17.
消极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僵化、封闭、凌乱,严重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克服消极思维定势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同样条件下的不同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正向思维受阻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联想类比的思维习惯;课堂提问时要启发多向思维及转换方位,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等多种途径,有效克服消极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时常会出现固化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问题情境,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同中求异,突破思维定势;基于认知规律,预防思维定势,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力。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人的思维活动也有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感知新事物、认识新问题时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某种固定的思路去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既定心理倾向.由于思维定势本身是选择活动方向的一种思维倾向,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解决物理实际问题时,往往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套用在新问题上,常常跳不出旧的"框架模式",使思维误入歧途,陷入僵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徐卫娟 《双语学习》2007,(9M):102-102,103
人的思维往往会将类似的问题推理到他所熟悉的知识上去,依靠一些习惯和经验来分析解决问题,也就进入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思维的圈子。这样的思维定势,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扼杀学生的解题思路,妨碍学生去发现新的东西。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从另一角度去比一比、变一变,引一引,想一想。这样既能克服因思维定势给解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