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拜占庭帝国是怎样灭亡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四五三年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中世纪的重大事件之一。资产阶级的史学家,把拜占庭的灭亡说成是土耳其人侵略的结果,甚至把它看作是决定拜占庭帝国命运的唯一原因,这种故意夸大外部条件的说法,显然是对历史的歪曲。事实证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主要是因  相似文献   

2.
清王朝的腐败及其危害表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这表明其统治肌体由内到外显现全面的衰败,最终决定了其灭亡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萨珊波斯帝国对拜占庭帝国的战争是早期拜占庭面临的重大外交问题。达拉斯城战役是查士丁尼积极谋划的全局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对波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其辉煌军事成就的序幕。它为拜占庭军队的西征准备了条件,也展现了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军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纵深防御战略是拜占庭历史上君主最常使用的军事战略之一,自君士坦丁一世首创,在莫里斯统治时期最终得以确立,一直影响到帝国中后期,为君主们所重视。它的推行反映了拜占庭早期君主们因时因势而行的治国策略与智慧,同时也是君主们探索帝国从早期向中期转型的重要手段。莫里斯最终确立的纵深防御战略被记载在《莫里斯的战略》中,其战例在塞奥非拉克特《历史》中具体体现,这一战略是莫里斯所施行的一系列政治与军事改革措施之一,为帝国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5.
粟特商团事件后,西突厥汗国遂与拜占庭帝国结盟,并联合拜占庭帝国对萨珊朝波斯进行了多次军事进攻.学者皆认为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的结盟是贸易联盟关系,笔者通过东西方史料论证其盟约的性质是政治联盟,并对两国结盟后的影响作一评论.  相似文献   

6.
清王朝的腐败及其危害表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这表明其统治肌体由内到外显现全面的衰败,最终决定了其灭亡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7.
查士丁尼一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进行了旷目持久的大规模的收复失地的军事活动,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导致帝国的财政状况十分窘迫。但是,他巧妙地解决了庞大的建筑资金的来源问题,有效地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拜占庭简史     
<正>[内容简介]本书包含了许多来自考古发现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更全面地涵盖了拜占庭帝国中晚期的历史。作者以拜占庭帝国政治编年史为主线,在详尽探讨传统政治内容之余,结合以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描述,还加入了拜占庭与周边地区关系的更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巴菲尔德通过对两千多年历史上游牧帝国与中原王朝之间历史关系的人类学考察,提出了一个解释游牧帝国兴盛和衰亡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分析模式。文章主要对巴菲尔德在其名著《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一书中所持的游牧帝国对中原王朝采取的边界战略和外族王朝对中原北部地区统治的周期律进行概括,并介绍巴氏观点对研究中国边疆的启发和认识局限性,中原王朝内部的崩溃与游牧帝国的掠夺无关。  相似文献   

10.
书讯     
《教书育人》2008,(1):70-71
公元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在内外交困中灭亡了。随同它一起被埋葬的,还有整个帝国制度。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如该书副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所昭  相似文献   

11.
万历十五年看似是历史上平淡的一年,但其实政治上帝国内部幅员辽阔,管理难以有效控制到地方,财政腐败,军事上北方的蛮族、南方的倭寇使得内外交困,思想上死气沉沉,看似民主萌芽的观念其实并无创新,帝国的统治已经日薄西山,统治危机正在一步步摧毁这个王朝。  相似文献   

12.
塞奥多西一世在乱世中消除蛮族军事威胁、平息内战分裂势力、维护帝国统一、深化君士坦丁一世开国的各项改革、推进以基督教尼西亚信经为核心的正统意识形态发展,成功避免了“三世纪大危机”中军阀割据局面的重现,扶大厦于不倒。他以强硬的政治手段延续和发展了帝国皇帝专制统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并进一步推进帝国基督教化、改善军事作战体系、健全行政财政制度、力争拜占庭帝国社会物质和精神统一,对帝国千年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12世纪末,科穆宁王朝末代皇帝安德罗尼库斯一世为拯救拜占庭帝国的命运,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作为僭位者的安德罗尼库斯一世试图通过改革巩固叛乱果实,获得拜占庭民众支持。他加强中央集权,铲除潜在的皇位威胁者,严惩官员贪腐,重建官僚制度,完善帝国法律制度,根除陈规陋习。但是由于在改革过程中操之过急,过分强调暴力手段,加之改革缺乏深思熟虑,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改革步骤,侵犯到早已势力坐大的军事贵族利益,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14.
阿莱克修斯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进入“复兴”时期,受到学界关注。他有针对性地推行帝国政治治理。首先强化皇权,平息贵族异己势力,并通过土地改革和财政调整措施增加皇家经济实力,依靠逐渐增强的经济实力富兵强军;其次皇帝凭借金钱和武力,大力推进“任人唯亲”的贵族等级制度,强化帝国精英阶层的团结,以稳固科穆宁王朝的统治基础;最后他加强吏治改革,全面整顿官僚系统,将各级官职与贵族等级和军功业绩挂钩,把以强化皇权为核心的整个政治治理改革落到了实处。这些帝国政治治理的措施行之有效,一度扩大整合了皇亲国戚等高级贵族社会基础,提高了中央集权,扭转了拜占庭帝国的颓势。  相似文献   

15.
公元9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在希腊地区进行了密集的移民活动。当时的编年史作家塞奥法尼斯认为,皇帝尼基弗鲁斯一世在经济上的贪婪是促成其频繁移民的原因。考虑到塞奥法尼斯敌视尼基弗鲁斯一世的立场,本文认为9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在希腊地区的移民政策有比经济原因更重要的政治原因和宗教文化原因。尼基弗鲁斯一世的希腊移民政策是在两个帝国的现实博弈下出台的稳固拜占庭西部边疆的战略举措。尼基弗鲁斯通过强力手段向希腊地区输入登记在册的拜占庭基督徒,增强了拜占庭帝国在希腊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和宗教文化影响力,实现了拜占庭帝国对希腊地区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萨法尔王朝是继塔希尔王朝之后东伊朗人在中亚建立的又一个独立的伊斯兰王朝。它具有浓厚的军事性质,建立后随即在中亚进行军事扩张,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对中亚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尚劝余博士所著《阿拉伯帝国的兴衰》一书 ,是我国学者所撰的一部颇具特色的阿拉伯帝国通史 ,在许多方面作了富于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下面仅其要者作一简略评介。首先 ,本书突破了传统的阿拉伯帝国史编写体例和写作方法 ,按照阿拉伯帝国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内在逻辑与进程 ,分上、中、下三篇 ,系统展示了阿拉伯帝国孕育与发端、崛起与兴盛、衰落与灭亡的宏伟历史画面。作者认为 ,阿拉伯帝国孕育于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半岛统一国家的建立 ,发端于四大正统哈里发的扩张和统治 ,崛起于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 ,兴盛于阿拔斯王朝前期 ,衰落于内部…  相似文献   

18.
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是中世纪东西方之间、地中海和黑海之间商路的交汇点,因此商业贸易极为活跃,来自地中海世界和东西方的商人在此进行频繁交易。活跃的商业活动带动并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使帝国政府从中得到巨大的实利,繁荣了帝国经济、增强了帝国国力。马克思曾形象地将君士坦丁堡比喻为“沟通东西方的金桥”。 (1)查士丁尼王朝时期的拜占庭金币从建国之初起,拜占庭即实行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在帝国境内流通的货币有金、银、铜币,在  相似文献   

19.
拜占庭莫里斯皇帝实行行政与军事改革,颇有成效,为早期拜占庭向中期拜占庭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项改革措施中尤以总督制改革为重,它作为军区制的先导为帝国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总督制实际上是军政权力从"分权"到"合权",是帝国根据当时特殊的形势所采取的应然举措,经由伊拉克略改良之后从边疆深入到腹地,蔚为大观。总督制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也符合罗马帝国以来行政治理传统,解决了国家的边患问题,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20.
巴尔干半岛西部地区边界争端、族裔冲突、宗教纷争频发,差异性远超同一性,原因在于该地区错失了历史整合的时机。7—11世纪,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西部建立起了有效的直接与间接统治体系,还通过推动基督教化奠基了文化影响。然而,自11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对此地区的统治逐步失效,文化影响程度极不均衡。14世纪中叶起,拜占庭国力衰落,不仅在巴尔干西部的统治崩溃,而且随着其在此地区内最大的文化载体塞尔维亚帝国覆灭,承载、延续拜占庭文化的统一体被彻底打破,也经历了文化影响方面的崩溃。拜占庭势力在巴尔干西部地区的涨落,导致地区内部拜占庭化程度不一、拜占庭斯拉夫文明传统的整体性被打破,是南部斯拉夫人族群以及这一地区历史整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