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邝红军 《师道》2011,(5):56-56
缘起:教育是“长善救失”和“长智救愚”的工作。因为爱教育,更爱思考教育,又想把这种爱和思考记录下来,因此有了“教育在线”这个独立博客。设置的主要栏目有“教育哲学”“教育政经”“‘教育智能”“教育研究”和“教育评论”,意在“培养聪明的好人”。  相似文献   

2.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专业写作,让自己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事实上就是他的教育史。"李镇西老师也曾说过:"对教育的爱与执着大家都是一样的;如果说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仅仅是对这份爱与执着多了一点思考并用笔将其记录下来。"教育写作可以让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知名的教育专家,教育写作可以坚定  相似文献   

3.
由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王国芳老师著、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社主编黄建炜先生作序的《做个爱思考的教师》一书,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做个爱思考的教师》分"教学散谈""教科探微""高考品读""学海导航"和"解题探讨"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均精选王国芳老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研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文章对得克萨斯州于2010年更新的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进行简要介绍,以了解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得州中学职业生涯教育共有五门课程:初中部分有"探索职业""职业入口"两门课程;高中部分有"职业准备1""职业准备2""问题和解决"三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指标,以此指导得州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本书系《汉译世界教育经典丛书》之一,是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反映了苏氏教育思想的精华。由"教育真谛百宝箱""教师爱生工具箱""教师育人工具箱""教师发展工具箱""校长工作工具箱""学生发展工具箱"、"家长教育工具箱"七个部分组成。语言文字简洁明快,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哲理深刻,系统体现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教师表达教育爱的种种方式中,哪些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爱呢?为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秦来芳 《学子》2014,(5):25-2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和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它对保护幼  相似文献   

8.
"美好教育"的提出合乎政治逻辑不言而喻,但我们还需追寻它的历史根源。近代浙江经亨颐主持的"人格教育派"触及教育的本质,旨在培养人格完整的人,追求的就是"美好教育"。"人格教育派"的核心人物是经亨颐,主要成员有夏丏尊、丰子恺、杨贤江、朱自清、朱光潜、匡互生、刘熏宇、刘叔琴等,其思想体系由"纯正教育""人格教育""爱的教育"三个层次构成。  相似文献   

9.
"三爱"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今时代对于"学习""劳动"和"爱国"的新的诠释,与当前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三爱"教育是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应结合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教师作为教育行为的执行者,自古就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兼爱""、尚同""、爱无差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一直是每个时代的教师追求的理想目标并传承至今。现实生活中,教育公平理念已经被教师广泛认同,在全社会都在追求公平的大环境中,教师内心对于公平的追求更加强烈、执着。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客观存在着教师教育公平理念与行为背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18):195-196
"爱"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爱就是教育的源头活水,用教师的爱去唤醒学生的爱,用教师的心去培养学生的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相反,教育如果没有了爱,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总结了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近几年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将对学生的爱具体化为"宽容""民主""鼓励"与"批评"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打拼,"留守儿童"群体也随之呈现在大众视野。说到留守儿童,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孤僻""冷暴力""缺爱"等负面词汇,所以妥善处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工作是目前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1,(36):10-19
<正>2011年,给教育引来无数"口水"的事件令人痛心更令人思考"不堪回首"的教育事件焦点提示:稍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10个指头有长短,山中树儿有高低。生态自然之规律尚无法改变,教育学生时,想通过一些"激进""拔苗""速成"等方式来提升他们,既不符合教育之规律,也不符合教育之生态。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这为陶行知先生的人文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文章着重探讨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育为公""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以教人者教己"三大方面人文教育思想的渊源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只有双方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文章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及时联系,用爱感化家长""有效家访,用心沟通家长""适时鼓励,用真打动家长"三个方面,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我崇尚"素质教育"、崇尚以人为本、崇尚陶公。"不知陶行知,就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作为教育家,陶先生著述丰厚,言论精妙。数十年来,我在初中生物教育过程中默默地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把心用上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孜孜不倦地谱写了"爱满天下"和"生活即教育"理论。作为老师你得忍得住贫穷和寂寞。所以我思考着"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  相似文献   

17.
责任意识教育是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编写的《责任》教材,充分反映了美国中小学责任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该教材以"什么是责任""承担责任有什么利弊""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如何作选择""谁应该承担责任"这四个问题作为四个教学单元的主题,不做深入的理论阐述,而是从具体的案例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各种责任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2014,(4):F0002-F0002
正本书作者马克斯·范梅南教授以其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经验,从"现象学教育学"的角度,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刻的和有益的思考。他在本书中提出的新型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机智""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教育的情绪""教育生活的体验""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验",等等,引起了教育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并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对以责任和使命为基础的"pedagogy"一词还很陌生的北美掀起了一股"教育学热"。  相似文献   

19.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和等价交换,而是付出和给予,是自我牺牲。"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家艾德勒说:"凡是没有艺术介入的地方,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因此,教育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学会巧妙地利用教育艺术。一、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人在情感方面有爱和被爱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