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范式。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四能"。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师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必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实践课标精神。怎么样去开发学生的潜质与能力?怎样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  相似文献   

4.
2011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和学生学习过程,而且要丰富学生自主学习资源.本文结合我们进行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二五立项课题《初中数学课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研究的实践从变"学数学"为"做数学",用信息技术让抽象内容直观,注重一题多解以及一题多变谈谈如何强化新课标下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5.
有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还有一个成语"心灵手巧",原意是"心灵+手巧",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心灵才能手巧",还可以理解成"手巧更能心灵".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脑,从生理学角度看,手指与大脑相连的神经最多,通过运动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脑,延缓脑细胞死亡时间.陶行知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或者过程主动去了解、探求的心理活动倾向。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就不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迅速而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并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劳动。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可采取哪些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谢玉香  蒋岭 《小学生》2006,(2):24-25
设一设 人有两个宝 陶行知 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相似文献   

8.
吴冠钰 《甘肃教育》2010,(13):26-2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高低的核心因素。富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刘利平 《陕西教育》2010,(7):120-1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日渐成熟.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利用游戏教学.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愉快地探索和发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陶先生有首著名的《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后来又有人将其改编成了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简简单单的一首儿歌,已经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观点:要让学生即会动手,又会动脑。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而更让我敬佩的是他的"行知"二字: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对数学概念、理论、方法等,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态度,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体验.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与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它需要智慧的双眼去发现、灵巧的双手去利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组文本资源,助推学生深入学习;巧用生成资源,助力学生彰显个性;借用生活资源,助力学生探究理解;开发习题资源,助力学生建构认知。这样能营造生活化的探究氛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探究与理解所学的知识,加速数学认知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强化剂。主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了新的教学形式——数学活动课.数学活动课作为一种新的课型,不仅能发展学生智能,培养思维能力,而且能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数学修养.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心灵,手才能巧;手巧,心更灵。但是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自己的双手,小学生还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做"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借助"手指",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6.
【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权,不长叶子不开花。会写会算又会画,修桥盖楼全靠它。【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让学生该"动"的时候"动起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深入思考,开拓创新,不仅能使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且能让学生在相互碰撞启发中达成深度学习。文章以"复式统计表"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以有效合作学习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承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听数学"到"做数学",继而"研究性学习数学",这已是目前数学教学的重要取向.笔者在高三复习课中利用几何画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应该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陶行知提出: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即大脑、眼睛、手、嘴、空间和时间.但是不可否认,在当前的某些数学课堂中,当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情感、价值、地位被无情地忽略后,学生更多体验到的数学学习的枯燥、艰涩和知识的深奥.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应做一个优秀的"导演",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