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浙江省玉环县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地方文化使其地名具有自己的特征。本文通过历史背景、地理特征、民风习俗、社会语言和其他地名等不同的角度透视玉环在动植物地名、水域地名、山川地名、军事地名、宗族地名、信仰地名等方面的鲜明特色,以期浓缩玉环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这些地名特征为我们昭示了玉环的区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分为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历史地名、特殊地名等。河南现有县市地名121个。这121个地名,大致有山水地名26个,方位地名13个,祈愿地名12个,历史地名50个,特殊地名20个。这一数据不仅充分说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主流,其他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补充,而且切实反映出河南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  相似文献   

3.
合肥地名主要可分为描写自然景观的描述性地名、记录人文历史的记叙性地名和寄托愿望情感的寓托性地名等三大类。地名不是单纯的区分地理实体的标志,而是地域社会发展进程的记录者。合肥的老地名包含着丰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就整体而言,合肥老地名主要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民间文化传说相关联,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藏区地名包含五种主要命名法的特点,通过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进行介绍和诠释,将之分为自然资源和地理实体颜色等特征的地名;描述地理位置、形状的地名;反映民族的崇尚心理和宗教信仰的地名;反映历史事件、军事活动等情况的地名和以部族名、人名、动植物名等命名的地名五类。  相似文献   

5.
祁强  李航 《教育技术导刊》2008,7(4):112-113
地名作为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行政管理、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资源。探讨了基础地名信息系统的设计路线和方法,实现了地名数据的采集、编辑、查询、入库及空间量算、地名定位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地球上自然实体及人类建筑物的符号。自从有文字以来,人们开始将地名记载于各种文献史料中,并在地图上标志出来。如果没有地名,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如劳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都很难进行。地名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根据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生产关系、国家机构、阶级压迫、民族交往、社会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往往通过地名反映出来。随着国家的兴亡、改朝换代、民族迁徙、语言文字及阶级等级的变化,地名也发生着变化。历史上有些地名保存了下来,可是有些地名却消失了。地名研究,尤其是历  相似文献   

7.
地名系统化和标准化是地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对区域研究、国土规划、国土资源调查等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地名和自然地名的界定、划分及构成要素等是地名系统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名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上海地名研究的理论视角及问题取向主要涉及上海地名的历史学考证、上海地名的文化渊源与文化特征分析、上海地名与城市地名规划、上海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从总体上看,上海地名研究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注重地名的历史学考察,地名的语言地理学研究有所欠缺,地名与当代城市建设研究的视角较为单一,重现象描写而缺深入解释等。今后上海地名研究的趋势走向可侧重于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及多语生态背景下的上海地名研究、符号景观理论视域下的上海地名研究、GIS等现代技术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沭阳乡镇地名来源主要有地理特征、商贸经营场所、历史人物事件及其他来源等,地名则主要蕴含了宗族观念、经济生活及历史等文化内涵。分析沭阳乡镇地名来源和文化内涵有助于认识沭阳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0.
对新疆汉语地名进行界定,并归纳出音译、音译加汉语语素、意译、汉语命名等几种命名方式,后对新疆汉语地名进行汉文化透析,指出这些地名中的主要汉文化蕴涵;证明汉族在新疆开发中的地位;昭示汉语词汇发展的复音化规律,把地名发音化趋势的产生提前到汉代,把多音节调的构形向观音节靠拢,也提到了汉代;新疆汉语地名还反映了汉瓦族的共同民族心态、民族习惯等。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的产生、形式结构和发展演变等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地名的变化相对缓慢,因而较好地传承了文化,反映出地区的地理面貌、历史发展、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经历了宗法制度为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国人血缘和宗族观念已深入人心,居住地的命名往往体现了宗族观念。本文以蓬莱市镇地名为例,分析地名的文化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一种语言符号,地名的形成又与一定的地理、历史、心理因素等相关,本文以安庆城区的地名作为考察对象,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地名的语言形式以及其文化内涵,以加强对地名命名工作的重视,促进地名命名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多元融合的潮州民系发育了潮人族群文化,形成了潮人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些文化心理大量投射在潮汕地区地名上,是地名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探析潮汕地名中体现的潮人文化心理,有助于破解潮州民系文化密码,丰富潮州地名文化研究.潮汕地区地名主要蕴含崇宗追远、尚雅弃俗、敬神乐群、感恩扬善、革旧立新等潮人族群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景定建康志》是南宋地方名志之一,除了编纂体例、著述宗旨、编纂方法等方面的优越与进步之外,志书也有着较大的地名学成就,记载有山、水、桥、路、坊、里等诸多地名,负载着丰富历史信息,更对部分地名着力考证与辨析,涉及地名用字、读音、含义、指位等诸多方面,是南京地名学史,乃至中国地名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地名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山西翼城的地名承载记录了丰富的信息。通过对翼城近900个地名的分类探讨,可以发掘出这座千年古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宗族文化、军事文化、经济文化等内涵。  相似文献   

16.
毕节方言地名词有两大语源:其一为外来汉语地名,包括两种情况,即由汉族移民异地移植的地名(如古南京地名)和按汉语命名方式命名的地名(如府、县、乡、村、铺、伍、所等通名)。其二为借词地名,即源于各少数民族语并已经通用的地名。毕节方言地名系统来源的多元化特征,也折射出其所独具的多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语地名构词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着眼地产的经济观念、希求安定丰乐的寄意、地名的人名(人格)化、地名与年号的同称等方面,主要就现代县市地名所具的人文因素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名普查工作中各地提交的数据成果标准不一,在数据库格式、数据目录、数据组织等方面不能满足国家地名数据库入库要求的问题,将数据成果分成地名属性数据,图形数据和多媒体数据三类,以安徽省全椒县为例,基于.NET设计研发一套数据处理的工具,支持地名属性数据融合、属性输出、图形输出和多媒体数据的重命名、文件组织,以及后期界线界桩的数据整理输出等功能,实现了地名普查成果数据的批量整理及快速匹配总参地名管理系统,完成成果数据的标准化进而上报国家入库.  相似文献   

19.
日本社会科教育的资深专家谷川彰英于上世纪80年代展开了一项有关地名教材的研究,并亲自带领自己的学生在中小学开展地名教学的实验,在日本_社会科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浓缩了谷川关于地名教材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成果。作者首先对地名的性质、类型及其意义作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名作为社会科(包括历史、地理、公民等领域)教材的价值和特性,以及对于学生学习所具有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最后阐述了以地名为教材的具体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20.
地名,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和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地名本身,它不仅有着文化内涵、历史意义,同时也包含了许多语言学的知识.本文着重从语言学方面入手,并结合历史文化背景,以辽宁的部分地名为例来分析地名内部的结构以及地名的整体构成,进而分析出其构成规律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