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研究缘起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在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上,并表现出对有关事物的优先注意和集中注意。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侯春凤 《考试周刊》2013,(50):140-141
<正>兴趣是人们在认识、探究事物的过程中,表达出来的对事物喜欢的倾向性,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活动。兴趣使人们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优先注意的倾向,并反映在行动上探究这一事物。学习兴趣作为学习的内在力量,不仅可以使学生渴望知识,而且能产生一种比智力因素更重要的学习动力,这种动力将促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产生一种锲而不舍的激情,直到取得成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  相似文献   

3.
新奇、有趣的事物或问题往往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记忆也特别深刻。在讲授抽象物理理论时适当添加有趣的生活元素,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抽象物理概念和定律的理解错误常表现为解题的错误,往往只抓住事物的一个方面进行思考,而无视事物的本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用变式引导学生分析,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学生,对新出现的事物往往表现出较长时间的兴奋.兴趣容易引起学生的神经冲动,因为有趣的事物总是和愉快相联的.当学生接触这类事物时,自然就得到了乐趣,从而导致学生喜欢这一事物,进而产生出探究它们的意向.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当一些新奇、有趣的现象出现时,青少年对事物的兴趣总会比成人浓些,他们也喜欢干自我觉得“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对那种操作简单、容易得到乐趣的事物,他们都明显地表现出向往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梅淑萍 《师道》2007,(4):37-38
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绝大部分是从课堂45分钟而来。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兴趣、爱好的培养,对物理规律的掌握都离不开这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开发,物理方法的传授,研究分析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能力的提高等也大都在课堂内完成。课堂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要在课堂上充分注意情感的激发,做到形象生动、和谐协调、奇异多样、幽默风  相似文献   

7.
辩证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它对事物的看法是全面的,而非片面的;是发展变化的,而非静止永恒的;是与其它事物联系的,而非孤立的。一个人如果运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成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注意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的激励,尽可能展示思维的全过程,在思维训练中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一、重视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着手,进行创新思维示范和训练  相似文献   

9.
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绚丽多姿的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很多。相比之下,物理知识让很多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如何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好的举例,能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对事物间的本质联系有完整的认识,便于理解、巩固知识。在地理学科中运用举例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李启钧 《教师》2011,(11):58-5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的过程是使人们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现象)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凡是比较,都是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学习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如何让学生获得清晰而准确的物理概念,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发展思维能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姜峰 《物理教学》2012,(7):35-37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模型的提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是在观察、实验、思考的基础上得来的。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正确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物理实验教学应注意以下十个问题。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人物理知识宝库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少的作用.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短暂的,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他们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积极性,甚至放弃学习物理.  相似文献   

17.
肖海轩 《天中学刊》1998,13(5):112-112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豆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必须精确而全面地进行观察,并善于在事物和现象中注意各种不太显著而又非常重要的属性和特征.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首先应分清主次,—一观察清楚.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往往分不清主次,把注意力放在次要的环节上,忽略了关键.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光…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特别注意的倾向。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说起写作,新课标指出:第一阶段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阶段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  相似文献   

20.
梁广荣 《新疆教育》2012,(16):83-83
初中物理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形成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更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工农业、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初中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便很快失去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对启发和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