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老屋     
老屋还是那座老屋.门还是那扇门.一如从前…… 老屋卖掉一年多了.为了收拾还未拿走的东西.母亲又要回去一次。于是,我也跟着去了。  相似文献   

2.
老屋情深     
我搬离老屋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可我还时时惦记着它。十多年前,我和妻子与父母一起生活在老屋拥挤的空间中。因经济的略微宽裕,在自己的故乡购买了一栋新房。就这样,我和妻子搬出了老屋,而父母却依旧留居,坚守在老屋。去年父亲过世了,母亲也于四年前惠了脑血栓,因不能自理而搬出了老屋,  相似文献   

3.
母亲招呼我和她一起到老屋里去搬些冬储的大白菜。我闷闷不乐地放下书本,跟在母亲身后向老屋走去。母亲打开老屋的门,门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老屋很黑,没有灯光,我努力地睁着眼睛,眼前仍是一片黑暗。母亲利索地  相似文献   

4.
老屋     
关于这件事,父亲和母亲还曾争论过。实际上老屋到底建造于哪年,现在看已没有太多意义。老屋已被卖掉了。回想昔日的光景,千丝万缕的萦索,有千般的留恋,父亲尤是如此。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莫过于在老屋过年。大哥、二哥千里迢  相似文献   

5.
母亲招呼我和她一起到老屋里去搬些冬储大白菜。我听了,闷闷不乐放下书本,站起身,跟在母亲身后向老屋走去。  相似文献   

6.
正奶奶离开后,老屋就不再有炊烟缭绕了。第一年我高考,备考紧张,一家人心照不宣地放弃回老屋过年。第二年是堂弟。第三年"大事"都处理完了,拖了再拖,时间没能留住奶奶。母亲说:"娘没了,家就没了。"听了,心里莫名地忧伤。起初,我不信,犟着脾气往老屋跑。奶奶生病后,老屋就空了。屋还在,家具一样没有搬动,只是人走了,再见已经面目全非。青藤无声地爬满土墙,累累青苔把岁月留痕,蛛网绕着屋檐下的燕窝转圈,我在老屋门槛外伫立,不敢踏入一步,怕踩到那层厚厚的封尘,惊醒沉睡的旧梦。  相似文献   

7.
生命至亲的离去,在我的心上狠狠地砍了一刀,这一刀将我眼中的世界一分为二:母亲在世的时光是一半世界,母亲离去的世界已经是完完全全的另一半了。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老屋要拆迁了,那个我曾生活了十九年的老院要拆迁了,我那记忆中逼仄的老街和古朴的老城都要在地球上消失了。老屋的交割手续已了,但母亲迟迟不想搬家,一天天地拖延着,为此找了许多借口:天气、时辰、吉日、人手……其中的原因谁也明白:母亲是留恋这个住了五十年的老屋、老院、老街。  相似文献   

9.
正角度五:巧选告别时刻,抒发离别情思老屋的那扇木门一直锁着。在我离去的那一刻,门轴转动的吱咛声、门锁摁下的咔哒声一直尾随着我。我回了回头,老屋在那里蹲着,那条剪掉了半截尾巴的黑狗在屋檐下蹲着。它们各怀心事,一声不吭。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我的脚步却无法轻松。我在院子里逗留了很久。墙角竖立的铁锨曾经被我爱不释手,我在无事可干的时候把  相似文献   

10.
躺在低矮潮湿的工棚里,看着这些书,我仿佛看到了眼前的光明越来越亮,似乎照亮了我的整个心胸。母亲招呼我和她一起到老屋里搬一些冬储的大白菜。我听了,闷闷不乐地放下书本,跟在母亲身后向老屋走去。  相似文献   

11.
吉祥的燕子     
我家搬进新房的那年春天,房檐下来了一对燕子。那是清明过后的一个周末,我从镇上的中学回来拿一周的饭食,刚走进院子,就听见优美的呢喃声,抬眼看见一对燕子站在阳台的晾衣绳上亲昵的交谈。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过路的“客人”在此歇脚呢!母亲说:“这是我们老家的那对燕子,看我们搬家了,也跟着搬来住了!”我朝着母亲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窗户上面的房檐下,燕子已用细腻的灰泥垒了一道浅浅的房基了,但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我家老屋檐下的那一对儿。母亲说;“肯定是!不信你到老屋去看看那对燕子还有吧?”我去了老屋,果然不见了多年一直在老屋檐下居住…  相似文献   

12.
爱的地铁站     
是在过年前读到《晚霞》的,当时正好得知母亲不回来过年了。心里空虚了好一阵子,脑海里反复萦绕的是母亲那句话:“为了生活。”母亲上车前,我紧紧拽住母亲的手,对她的离去依依不舍。安琦打电话来,说:“去我家过年吧!”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人,不用为生活所迫;但有更多的人,要为生活奔波。我告诉安琦:“我不想来。”有热热的  相似文献   

13.
老屋     
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情笃深厚、意也浓浓。鲁迅接母亲到城里居住,搬家离开故乡的那一刻,鲁迅先生写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渐渐地远离了我。"那景、那情,可以入梦。故乡我家的老屋让我难以忘却,那里,逝去的往事令我不能释怀,住在老屋的温馨,是真正意义上的家的感觉。老屋是六十年代初期砖瓦厂的废弃厂房,原  相似文献   

14.
我的母亲     
正母亲生前没有摄影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形液和定影液,把我的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15.
老屋     
老屋随着童年记忆的模糊一起老了,最后凋零在记忆中的是一片碎瓦,一块碎砖,枯败的树枝,等待我将它一一捡拾。老屋也曾住过爷爷奶奶,但我出生时爷爷早已去世了,父亲迎娶母亲时老屋便成了他们的新房。红砖为瓦,土坯为墙,红瓦为宇,木格为窗,虽然墙角有了裂缝,但母亲依然欢天喜地,她也终于有了新房。灶台和土炕在农村都是通着的,每每到了冬天,我总是抢在炕头的位置,将褥子掀开,便露出泛黄的报纸、土砌的暖炕。伸手一摸,正热乎着呢。  相似文献   

16.
中秋小记     
刘青瑶讲述第一个故事:中秋前夕,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晨,我还赖在床上隔窗听风雨时,奶奶急急地来到床前:"瑶瑶,莫睡了,快起来,你家老屋进水了!"我们连忙赶到老屋前。爸妈常年在外务工,我在外地读中学,每次放假回来待不了两天便走。因受不住自家老屋的潮湿与孤单,我回家时,往往睡在隔壁爷爷奶奶家。自家的老屋就这么荒废着。老屋的房子是砖瓦构造,并且夹杂着几墩泥墙。屋旁有一棵虬  相似文献   

17.
家乡老屋的后院里曾有一棵很高大的桂树,是母亲在我出生不久后栽种的。母亲称之为菩提树。那时我身体瘦弱,经常生病,高烧不退。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好,生病的时候很少住院。每次发烧,母亲都会用一条沾湿了  相似文献   

18.
老屋     
孙云广 《山东教育》2011,(7):110-110
老屋是永恒思念。我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而后,出走或是终老。但无论离开多远.离去多久,老屋都会一直清晰在我们的凝望里,鲜活在我们的思绪里……本期选编了一组,老师们回忆老屋的文字,以蹬读者——不为怀旧,只为珍惜今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别了,老屋     
月色朦胧。沿着一条一米多宽的小路走去,从老柳树的树缝里我看见了我家的老屋,两旁的树丛里依旧响着老鼠的叽叽吱吱声,不时还会有小虫来亲吻你的脸颊,晚风吹动着路旁的小草,发出丝丝的响声。可是,素来畏惧黑暗的我,今晚却没有一点怕的感觉,回到老屋身边,就像子女回到母亲的怀抱,有一种异常亲切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我高考落榜,只得灰溜溜地背着铺盖卷,从市里的重点中学回到乡下的老家。走进家门的时候,我和父亲打了个照面,他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面无表情地扛着锄头下地劳动去了。老屋是土坯房,阴暗而且潮湿。母亲倚在病床上,头发凌乱,脸色蜡黄,我禁不住心里一酸。听到我的脚步声,母亲吃力地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问道:“孩子,考得还不错吧?”我心里一紧,不知是为了安慰病中的母亲,还是虚荣心在作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