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知常先生云山集五卷(元)姬志真撰元泰定二年(1325)李怀素刻本章钰跋。存三卷(卷三至五)。框高23.4厘米,宽16.5厘米。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姬志真(1193—1268),本名翼,字辅之,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人。其先雍  相似文献   

2.
1.第一部李白诗注本一般认为,南宋杨齐贤的《集注李白诗》二十五卷是最早的李白诗注本。如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跋》称:"李诗全集之有评,自沧浪严氏始也。……其有注,自子见杨氏始。"注云:"子见名齐贤,永州宁远人。古舂陵城在其地,故称舂陵杨齐贤云。宋庆元五年进士,两应  相似文献   

3.
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四 卷外集十卷遗文三卷(唐)韩愈撰(宋)文谠注王俦补注韩文公志三卷宋刻本(卷十二至十八配另一无注宋刻本)。框高21.6厘米,宽15.4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津县南)人。唐德宗贞元八年(792)擢进士第。幼孤,由嫂抚养。及长,博通六经百家之学。工诗文,自成一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人物。喜奖掖后进,经其指点者,  相似文献   

4.
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二十五卷(宋)苏轼撰题(宋)王十朋纂集刘辰翁批点东坡纪年录一卷(宋)傅藻撰元建安熊氏刻本。傅增湘跋。框高20.7厘米,宽13.2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注文小字双  相似文献   

5.
王重民先生《伯希和劫经录》著录伯3597卷云:"诗集。第一首题《白侍郎蒲桃架诗》,馀均无题及撰人,但末两首考知为自居易《柘枝妓》(乾符四年灵图寺僧写本)。"今考原卷共抄诗九首,卷首为一书札,残。后空约四行位置始抄诗。九首诗中有白居易《夜归》、《柘枝妓》二诗,又有《白侍郎蒲桃架诗》,今人也多认作白居易的作品。卷末有抄写者"乾符四年二月二十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王道成点校的《午亭文编》,2017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书刊之一。《午亭文编》50卷,凡诗20卷、杂著4卷、经解4卷、奏疏等各体文20卷、《杜律诗话》2卷,为清代名臣陈廷敬撰,收入《四库全书》。陈廷敬(1639—1712),字子瑞,号说岩,晚号午亭,谥文贞,清代泽州(今山西阳城市)人。初名黄敬,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历仕顺康两朝50  相似文献   

7.
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宋)楼昉撰元刻本框高15.3厘米,宽9.8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单边。有缺叶,明、清人抄配较多。楼昉字旸叔,号迂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少从吕祖谦学,与弟昞俱以文名。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从事郎,迁宗正簿,有直谅声。后以  相似文献   

8.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古类书最大的一部,编辑的时间距今最近,资料内容最丰富,下限最迟,加以分类极细,查检方便,因此迄今仍被国内外广大科学研究工作者日常使用着。《古今图书集成》曾有过四次印本:第一次印本,系在雍正五年(1727),内府用铜活字排版印成《古今图书集成》,正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共计一万零四十卷,共五千零二十册(正书五千册,目录二十册),装五百二十二函(正书五百二十函,目录二函)。版匡高20.6厘米,宽13.6厘米,每半页九行,行二十字,白  相似文献   

9.
晚清文人鲁一同(1805-1863),字通甫,亦称通父,幼居安东(今江苏涟水),后迁山阳(今江苏淮安)。擅长诗文创作。其诗文集包括《通甫类稿》四卷、《通甫类稿续编》:二卷、《通甫诗存》四卷、《通甫诗存之馀》二卷及《通甫类稿补编》二卷等,本文即对各书的成书、流传及版本情况试作一些考察梳理。  相似文献   

10.
《陈岩野先生集》十卷,卷前三卷,每半页九行,行二十字,永历四年(一六五○年)刻本也,顺德陈邦彦撰,邦彦与陈子壮、张家玉为吾粤明季三忠之一,《明史》有传.目录:文四卷、诗四卷,《易疏》二卷,后署"不孝男恭尹编次,海丰叶维阳许山、番禺陶璜若子校刻."凡三行,次叶有恭尹撰跋."卷前一:恭尹撰《先府君岩野陈公行状》、薛始亨撰《陈岩野先生传》、屈大均《顺德起义给事陈公传》,注云:'载《四明成仁录》'"卷前二:"《永历二年八月请恤疏》、《永历三年三月请加恩  相似文献   

11.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雅学考》一卷。光绪十七年镜珠斋汇刻本。(清)胡元玉撰。元玉,字子瑞。湖南长沙人。著有《春秋名字解诂》《汉音钩沉》《郑许字义异同评》,多已著录。"(冯汝玠撰,中华书局,1993年,页1021)同书,《驳春秋名字解诂》提要云:"元玉,字子瑞。湘潭人。"(杨钟羲撰,页794)  相似文献   

12.
国家图书馆藏《五服图解》一卷,元龚端礼撰。此书框高24.9厘米,宽19.2厘米。每半叶十四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原题"元泰定元年(1324)杭州路儒学刻本"。然据相关资料表明,将此书定为泰定元年刻本多有不妥。本文即根据此书中所收录的刻书题跋及有关史料,对此书版刻年代重新考证,恭请方家学者批评指正。龚端礼,字仁夫,元嘉兴(今属浙江)人。龚氏本是宋儒绅之胄,家学渊源深厚。其先祖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敦颐。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三《杂事·龚颐正续集古录》云~①,  相似文献   

13.
《烛湖集》十二卷,宋孙应时撰。应时(1154—1206)字季和,号烛湖居士,馀姚(今浙江)人。淳熙二年进士,为黄岩尉,入蜀制幕,后知常熟县。著有《烛湖集》,久佚,今所存亦为大典本。《四库提要》曰:"据应时诗中自序,盖尝应刘克庄之求,手编其稿为五十卷。集末有其侄祖祐跋,称……以十卷付梓……是十卷为祖祐所编,非其旧本也。"按馆臣所称孙应时诗,见《烛湖集》卷一九,为七律,诗题甚长,曰《闽宪克庄以故旧托文公五世孙明  相似文献   

14.
元好问诗传世的版本有两大系统,一是二十卷本,以弘治十一年(1498年)四月李瀚刊本为祖本,二是四十卷本,以弘治十一年(1498年)闰十一月李瀚刊本为祖本.二本之间的异文互有短长,而二十卷本收诗多出入十余首.整理元好问诗,应以二十卷本为底本.今人所编校《元好问全集》,底本选择不当,漏校、妄删的缺失也不少.  相似文献   

15.
河岳英灵集二卷 (唐)殷瑶辑宋刻本清莫友芝校。框高十六·九厘米,宽十二·八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殷瑶,生卒年不详,润州曲阿(今属江苏丹阳)人。其所选《河岳英灵集》自序落款称"丹阳进士殷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著录《河岳英灵集》二卷,亦称"唐进士殷瑶撰"。其实他确曾业进士,但未及第。其馀仕履行实不详。《新唐书·艺文志四》提到"殷瑶汇次其诗,为《丹阳集》者。"同卷总集类又著录"殷瑶《丹阳集》一卷,又《河岳英灵集》二卷"。晚唐诗人吴融有《过丹阳》诗一首,其中"藻鉴难逢耻后生"一句下,自注"殷文学于此集《英灵》",因知殷瑶做过文学之官。唐东宫官崇文馆有文学三人,为正六品下,职在"分知经籍,侍奉文章"。此为东宫亲近,殷瑶不可能担任此职。另外,王府官,西都、北都、东都、都督府也都各有文学之官。各州则仅上等州设文学一人,  相似文献   

16.
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唐)白居易撰宋刻本(卷三十二至三十三配明影宋抄本)。框高22.1厘米,宽15.3厘米。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二至二十九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人,郡望太原。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擢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元和(806—820)时,历迁翰林学士、  相似文献   

17.
山鬼 《出版史料》2005,(2):13-13
南宋学者吕祖谦,婺州(治今浙江金华) 人,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 《宋史》有传。吕氏一生著述颇丰,《宋史·艺文志》载有其《书说》三十五卷,《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左氏博议》二十卷等。而《辞海》(1999年版)“吕祖谦”条目所列书名,与之有异,谨录其文如下:“……著有《东莱集》、《吕氏家塾读书记》、《东莱左传博议》等。”  相似文献   

18.
一、《事文类聚》中章简公为元绛而非章得象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下文简称《事文类聚》)前集卷九有十二处引章简公端午帖子词.章简公指元绛.元绛(1009-1084),字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知台、福、郓诸州及开封府,又为广东、两浙、河北转运使,召为翰林学士,官至参知政事.晚年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以太子少保致仕.神宗元丰七年卒,年七十六,谥章简.《宋史》卷三四三有传.有《玉堂集》二十卷③,已佚.  相似文献   

19.
《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是南宋人魏齐贤、叶棻编纂的一部宋人总集。此书南宋初版时为一百卷,刊行后一时纸贵,于是叶棻将其增补至一百五十卷。明清时有多种抄本流传于世。是书主要选录宋代世用之文,保存了大量宋代的文献资料,它对于宋代文献的辑佚、校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典释文》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南宋初杭州地区刻宋元递修本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陆德明名元朗,字德明,因以字行,故原名渐晦,德明显行。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约生于南朝粱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550),卒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享年八十岁。《旧唐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