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2.
常见有人唠叨,“最近报纸没什么看头”,意思是没新闻或少新闻。是的,报纸应该靠新闻吃饭,我非常欣赏广东人至今还将报纸称为“新闻纸”。那么是否我们社会缺少新闻,以致报上少见新闻呢?非也!一个瞬息万变、不停变动着的社会,哪能没有新闻。新闻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问题是我们的记者善不善于去抓取。去表现。这里用得上罗丹的一句名言: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晴(大意)。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要使报纸上新闻“苟日新、日日  相似文献   

3.
行行皆有为     
在中国纺织报社工作了十年,许多朋友都曾问我,行业报纸的记者能比得上综合性报纸的记者吗?这句话我明白,意思是说,作为行业报纸的记者是否同样可以产出对社会有影响的报道。 诚然,由于分工的不同,综合性报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这自然就给其记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报道条件,而这也正是行业报纸所不及的。因而,在行业报纸的记者队伍中,总有人认为自己是“小报”,与“大报”无法竟争。而以我的工作实践可以说  相似文献   

4.
詹国枢 《新闻界》2000,(4):19-20
办了多年报纸 ,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比如 ,报纸该登什么稿?有时 ,记者发来一篇稿子 ,编辑看了说 ,这稿子 ,没啥意思 ,不登了!有时 ,报纸登了一些稿子 ,记者看了说 ,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没劲!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公理”何在呢?从读者心理出发 ,想了一个比较简单因而可能也还适用的公式 ,叫做“三要两不要”标准。标准一 :要登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报纸该登什么稿?当然该登新闻稿。然而 ,我们每天抓了不少新闻 ,也登了不少新闻。为什么读者还是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呢?这还得从新闻的定义说起。什么叫…  相似文献   

5.
记得我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第一次出去采访,参加一个庆功祝捷大会,地方领导和解放军部队首长听说有记者来了,硬是把记者请上主席台。初出茅庐,受宠若惊。其实,自己被邀请上台,压根儿没有“无冕之王”争一争席位的妄想,邀请者也纯然是出于对宣传鼓动工作的重视,对党的报纸工作者的尊重。那种情景,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激奋不已,深感作一个记者肩负的责任和光荣使命。党的报纸的记者受到杜会的尊重,这是我们党的传统。社会上对于  相似文献   

6.
我们有的记者在没弄清楚文件精神之前就下笔写消息,怎能不出错?日前北京市属一些报纸误报“农民工涨工资”一事,就是一个值得总结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或许有人看了文章的题目会感到奇怪:报纸当然是编辑办的了,记者写稿,编辑编稿,然后印出来,就是报纸。怎么可能是报纸来“办”编辑呢?话是一点也不错的。从报纸的“生产流程”来说,报纸是“我”生产  相似文献   

8.
军报编辑部对于没机会走近它的人是神秘的,但是我,曾从它门前走过数次,觉得编辑们也像其它军事机关一样按部就班地上班罢了。但读罢《军事记者》“老总”值班手记专栏首期报道后,我的认识变了。我深深感到,如果我们广大读者不好好珍惜每天的报纸,不认真品读每期的杂志,真是太对不起编辑部的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劳动了!太对不起长年累月、不辞辛劳的办报人了! 《军事记者》第5期开辟的“老总”值班手记专栏是个好栏目,它使我们广大读者与报纸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使我们基层热爱《军报》的业余通讯员、小记者,尤其是没有在《军…  相似文献   

9.
或许有人看了文章的题目会感到奇怪:报纸当然是编辑办的了,记者写稿,编辑编稿,然后印出来,就是报纸。怎么可能是报纸来“办”编辑呢? 话是一点也不错的。从报纸的“生产流程”来说,报纸是“我”生产的。但是,无论是7年多的记者生涯,还是7年多副总编辑的工作中,却常常有一种被新闻赶着走、被报纸赶着走的感觉。比如说,当记者时,确实常常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发现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事物、有感人  相似文献   

10.
办了多年报纸,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   比如,报纸该登什么稿 ?   有时,记者发来一篇稿子,编辑看了说,这稿子,没啥意思,不登了 !有时,报纸登了一些稿子,记者看了说,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 ?没劲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理”何在呢 ?   从读者心理出发,想了一个比较简单因而可能也还适用的公式,叫做“三要两不要”标准。 标准一:要登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   报纸该登什么稿 ?当然该登新闻稿。然而,我们每天抓了不少新闻,也登了不少新闻。为什么读者还是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呢 ?  …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份由无能总编无能编辑无能记者办的无能报纸!”(2002.4.25《羊城晚报·焦点新闻》)它指的是《长治日报》怯于监督、观望等待、官气十足的工作作风。如此严厉批评一家地市级党报的 ,是山西省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然而 ,对这个“无能报纸”的恶谥 ,并把“无能”的帽子扣到报纸总编、编辑、记者头上 ,我以为有些过分和委屈。总之 ,就舆论监督问题来说 ,报纸之所以显得“无能” ,主因不在总编、编辑、记者无能 ,他们有太多的无奈。粗粗想来 ,我试述无奈三种 :缺乏法律强大支撑的无奈。国外的报纸敢说敢登 ,并不是总编、编辑…  相似文献   

12.
遍觅文魂天涯步张我常常有一种担心,担心报纸上今后真正的新闻会越来越少,担心报纸上的稿件是记者采访的越来越少。有时拿着报纸看看,恨明显地可以看出,不少的文章都是从“发布会”上来的。常常要求记者、编辑“深入基层”采访,可惜,“深入基层”现在好像是一个很不...  相似文献   

13.
采访本情结     
有人问我,你当记者大半辈子,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报纸上发表的大块文章吗?不是;是“本报记者”那个衔头吗?也不是。想不到我回答的竟是小小的,轻轻的,毫不起眼的采访本。新闻界的老前辈、全国著名记者穆青出差湖南株洲,失落了采访本,曾出动公安民警去侦察破案。我虽没那样珍重采访本,但我与采访本牢牢结下的情结,却已铭刻进了我的骨肉。像战士的枪弹,农民的镰刀,工人的锤头一样。我的采访本“常年四季贴我身,随时随地捏手心。”就是上餐桌,  相似文献   

14.
报刊大战在襄樊如火如茶。《襄樊晚报》在大战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报刊市场上占多大份额?卖点在哪里?读者、市民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襄樊晚报编辑部决定把全体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边卖报边征求意见。 为了让这期报纸多些卖点,各版编辑精选精编稿件,都当试验版办。1999年 11月 19日下午2:30.为了亲自品尝当“老报童”的滋味,我也和大家一样,领了20份报纸,到襄樊两城五个卖报点边巡视边叫卖。 恭听“上帝”“指点江山” 下午3点左右,我到襄城鼓楼商场门前叫卖。因没5分钱找,我只收…  相似文献   

15.
“119话务员熟悉我的声音” “一有任务就冲出去,这只是记者的职业习惯。很多报纸登我的照片,把我写得那么伟大,太抬爱我了,受之有愧。”2003年11月13日,衡阳“11·3”特大火灾事故受伤记者之一——《衡阳晚报》摄影记者李凌在衡阳市中心医院4楼病床上,谦虚地对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多次看到一段作家王朔“骂记者”的视频.这已经是多年前的事儿了,起因是:王朔在凤凰卫视录制节目间隙聊天时,对某名人(王朔一位朋友的丈夫)做了相对负面的评价,闲聊内容凤凰卫视自然没播,但坐在台下的某报记者将其记录下来发表在报纸上.之后在央视一个节目录制现场,见到该记者的王朔发飙了.十几分钟的视频中,王朔一直在“骂”,记者则不停做着解释.王朔将不经其允许把闲聊中的话登出来定性为“栓对儿”,意在通过制造矛盾扩大报纸影响.针对记者对于负面效果“我们也没想到”的解释,王朔回应“你们应该想到”.  相似文献   

17.
柴华 《军事记者》2010,(5):52-53
当体育记者已有7年,但采访温哥华冬奥会,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第一次”的采访经历,比如第一次出国采访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第一次独立采访奥运会等等。然而19天的冬奥会采访结束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却是自己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第一次“兼职”体育摄影的尝试。随着报纸迈人“读图时代”。占报纸记者较大比例的文字记者在采写稿件的同时盒起相机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18.
报纸上文字稿适当地配上摄影照片,图文并茂,可使版面显得生动活泼,读者也很喜爱这种报道形式。目前,许多报纸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是分家的。文字记者在采访中即使发现了好的摄影题材,但由于自己没搞过摄影,或者是没带相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动人的场景流逝,而遗憾不已。而我就没有这样的遗憾。我在1956年担任《扬州日报》记者时,曾兼搞过一些摄影报道。从那以后,我外出采访时,一直习惯于随身携带相机,并尝到了许多甜头。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事例:  相似文献   

19.
江翡翡 《青年记者》2007,(24):39-40
在集团进行的这次“远程报道实验”中,很荣幸能够参加并到英国采访。这次的采访与我工作三年多的采访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简单一句话,就是由原先的记者为一家报纸供稿的“一对一”关系变成记者为集团内十几家报纸、杂志、网络同时提供信息资源的“一对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农村一个亲戚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与村委会发生财产纠纷且吃了大亏,镇里早就知道但就是不给解决,要我约记者前往找茬“曝光”,帮助把事情摆平。对这一荒唐要求我自然拒绝了,但一个农民也想借助“新闻”谋取利益,不禁引发我对新闻诈骗乱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