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你正在讲课,忽然一个学生出来“捣乱”,妨碍了正常教学,此时,你是否马上把他“揪出来”呢?你找来一个学生批评教育,可他的火气比你还大,跟你犟嘴、顶牛,此时,你是否火冒三丈,大发脾气呢?你要求某个学生两三天内来向你承认错误,可他对此却置若罔闻,不理不睬,此时,你是否会加重对他的处罚呢?……作为一个班主任,特别是中学的班主任,每天都可能碰到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麻烦事”,此时此刻的你,可千万别忘了“宽容”这个词。我任中学班主任多年,深感“宽容”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方法之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场面:在大庭广众之下,当你批评已经犯了错误的学生时,学生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还和你“顶牛”。出现了这样的僵局后怎么办?有人可能要说:为了保持老师的尊严,一定要在当时把犯错误的学生“整”得服服贴贴的。我认为,学生和老师“顶牛”后,老师应该十分理智地先“假旗息鼓”。正确的做法是在事后通过疏导和启发使学生逐渐地去认识错误并主动改正错误。否则,就会导致和你“顶牛”的学生在给你“下不来台”后,“破罐子破摔”,一错再错。在本学期刚开学的一次班会上,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谈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你批评他,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跟你顶牛。这时,教师如果大动肝火不耐心启发,就会造成僵局,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收不到教育效果。一般情况下,学生不肯立即承认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怕丢面子,有的怕教师把错误写进评语中,有的怕通知家长,受到家长打骂等等。也就是说,学生犯了错误以后,有畏惧心理,徘徊  相似文献   

4.
有教师把学生赶下河的吗?我就见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责任心很强的班主任,他躲在窗外观察班上学生上课的情况,发现一个女学生在和同座的同学讲话。他火了,立即走进教室,当众批评这个学生。谁知学生一口否认,他就当场把学生带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可学生还是不认错.办公室的其他老师看到学生与老师顶牛,就纷纷前来帮助“端正态度”。学生在老师们七嘴八舌的批评、指责、排斥下,低头不吭声了,不料她突然一扭头冲出办公室,“扑通”一声跳下了河。学生跳河的事是极个别的。平心而论,没有哪个教师会有意把学生“赶下河”。教师的用心,  相似文献   

5.
常听有的教师说:“某些学生,你越批评他,他越不听,批评后他还我行我素,更有甚者,你批评他,他还有反感情绪。”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采取的一种手段,爱听表扬的话是学生的共性,而适度的批评有时又是必要的。如何把握好批评的分寸,收到  相似文献   

6.
糖衣批评     
批评可以是甜甜的,甜甜的批评就像甜甜的甘露,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因为甜甜的批评里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善意。当学生意识到这种真情善意时,他们就会欣然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感谢式”批评周一升旗仪式上,学生们都在操场上站队,晓明没戴红领巾,班长要他戴上,他却说等老师来了戴也是一样的。班长把情况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老师来到晓明跟前,摸摸他的头,笑眯眯地说:“谢谢你啊!这么尊重我,在老师来时就戴红领巾。如果今后你能牢记自己是一个少先队员,自觉地佩戴红领巾,我会更感谢你的!”这个总是不愿意戴红领巾的孩子惊讶地望着老师,飞快…  相似文献   

7.
常听有的教师说:“某些学生,你越批评他,他越不听,批评后他还我行我素,更有甚者,你批评他,他还有反感情绪。”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采取的一种手段,爱听表扬的话是学生的共性,而适度的批评有时又是必要的。如何把握好批评的分寸,收到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违纪行为或化解学生矛盾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是班主任经常采用的手段.同样是批评教育,性格温和的学生往往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错误;而那些颇有个性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甚至发生与班主任"顶牛"的现象,置班主任于尴尬境地.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应对学生的"顶牛"现象呢?下面笔者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谌涛 《教书育人》2007,(8):52-52
班级管理中学生违纪是班主任经常遇到且非常头疼的问题。寻求班级管理的良策,如何科学地处理学生的违纪问题,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值得每一位班主任认真地研究和关注。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学生:有某种违纪行为经过多次反复的批评教育,始终不能奏效。如果再对他们采取进一步严格的措施容易使他们对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极易导致“顶牛”现象的出现,使师生关系恶化。在实践中对于此类学生,我采用“免罚交易制”,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冼洁丽 《中学文科》2009,(2):131-132
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平时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你叫他往东他就偏偏往西.”“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曾听过一位家长伤心地说:“我的儿子学习很不用功,我痛骂了他一顿,他当时并没有过激的言行,谁知道他为此出走了一个星期,把我们家长急坏了,现在都不敢说他啦,我真想不通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学生,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这些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最头疼的是遇到经常迟到、早退、上网打游戏,甚至抽烟、骂人、打架、夜不归宿的学生;班主任最无奈的是遇到学习不仅不进步,反而倒退的学生。班主任面对屡犯错误的学生,面对学习无长进的学生,最常见的状态是生气,最常用的方式是批评。其实,如果班主任能平静心态,多问学生一句“为什么?”或许他们给出的答案不仅不会让你生气,反而会让你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2.
马长军 《河南教育》2005,(11):43-43
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有意无意大大小小,要跟他计较,他烦你更累。有些学生的确不好“改造”,批评教育,苦口婆心也不管用,任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不在乎。“打骂罚”只能是穷途末路,收效甚做,还可能起反作用。做了十几年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倒是值得一试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班主任应从自身做起,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所作所为,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先做到,只要这样,你说的话才有说服力,当学生有错误时你批评他,他才会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班主任,难免会遇到一些常犯错误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枯燥的说服教育收效不大,有时他们还会口服心不服。有一次,课堂上我批评了一位带头捣蛋的学生几句,他有些不太服气,嘴里竟还嘟囔着:“老师你偏心,咋光批评我不批评他们?”我问他:“是谁先扰乱了别的同学听课,主要责任在谁?”他不吱声了,这时,秋风掠过窗外的梧桐树,发出“飒飒”的声响。我灵机一动话题一转,“同学们,你们看,这窗外的梧桐树为什么会长得这么高大健壮呢?”“因为有阳光照耀它们。”“有雨  相似文献   

15.
在中等专业学校,班主任成天面对的是一大群充满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年轻人。如何将他们培养教育成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会做人的“四会”新人,用怎样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又不反感你的批评,这是值得每一位班主任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和情感如何,会起到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可缺少的方式。批评要讲究方式,把握分寸,要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和学生的心理个性“对症下药”,让学生心服口服地认识错误,切不可简单化。如果教师的情绪偏激粗暴、方法不当,或者由于学生性情孤僻冷傲、感情冲动,有时会出现学生与教师“顶牛”的现象,形成僵局。陷入僵局后,学生对教师苦口婆心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角色突变”就是指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其思想意识会有不同的侧重,由于角色的变迁,其行为表现也有质的改变。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的角色变化:班主任学生、班主任与学校、班主任与家庭。现代整合教育理念求班主任工作在这三方面达到有效的统一。一、班主任与学生———引导式的朋友“你住校的事情忘记跟我说了吧?”“不是的,因为怕你,我不敢说……”“我并未批评过你,更未碰过你,为何怕我?”“以前的班主任都非常凶,我不敢说一句话,再加上我一个不起眼的学生,他们也很少找我谈心。我以为你也是样的……”这是我与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上午第二节课,我们年级组的语文老师要集中在五(4)班听课,由于安排不过来,(1)班没有老师去上课,班主任临时布置学生自习。快下课前,(1)班教室里传来了吵闹声,原来是徐小明和汤红建两个同学吵了起来。下课后,班主任把汤红建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老师苦口婆心,汤红建却气哼哼地不服。他说:“徐小明也闹了,你为什么只批评我,不批评他?”“人家闹,可人家学习好呀!你呢?”班主任威严地提高了嗓门,将汤红建的反驳顶了回去。汤红建知道自己是个“差”  相似文献   

19.
李老师在班主任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介绍说:“担任五(1)班班主任之前,原来四(1)班主任冯老师就告诉他说:‘班上有一个最懒做作业的学生,作业+次有八次不做,老师对他进行重罚、批评。投诉其家长,都没有凑效,都拿他没有办法,一个班就是因为他一个人成绩不合格,评不上文明班……’”我接这个班教了一个星期,发现他仍然不交作业,这印证了冯老师的话。但是,也发现他很有个性,我不能再用冯老师这种“高压方法”强迫他做作业,而是以“表扬”的方法,治他的“懒病”。有一次.他又不交作业了,我不是批评他,而是耐心辅导他做作业,在分数上有所提高,给他尝到做作业的甜头,还表扬他:“某某同学很聪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做了,真聪明,如果他继续努力,成绩会提高的。从此以后我都是这样鼓励他。又有一次,我辅导他完成作业后,我又写一封信给他带回去给家长,他爸爸看完老师写来的表扬信,高兴地说:“阿强,老师在信中表扬你,说你近来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而且会做作业了,很有出息,老师佩服你。”爸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也相信你会把学业学好,不会令爸爸失望的。”当听爸爸说完这封信后,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内疚,终于大哭起来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我知错了。”  相似文献   

20.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